姚 丽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作者抱持深刻的同情,这是一个作者刻意描绘的悲剧人物,努力想要生活好,却一直无法实现。《祝福》中鲁迅在静静地叙述一个故事,从再次看到祥林嫂开始,听说祥林嫂的死,回忆她短暂而苦难的一生,“我”一直是不动声色地参与在这个故事里。
在《祝福》中,“我”听说了一个老实本分的好女人的悲剧,即主人公祥林嫂。丈夫死后,祥林嫂老实本分,不会“寡妇门前”惹是非,帮家里烧饭、砍柴,却被同村的中人——打着为婆婆出谋划策的幌子的中间人看上并倒卖了个好价钱。
祥林嫂有过抗争,她得知婆婆和中人的龌龊勾当后,逃跑,来到陌生的镇子,靠自己辛勤的付出在鲁四老爷家获得了一定认可——鲁四奶奶很满意,这一年冬天祝福的时候竟然连短工都不用请,往日里及后来可是请了短工依然忙不过来。祥林嫂的神情也轻松了,嘴角多了一丝笑纹。然而,好景不长,她被找到,被理直气壮地讨了回去,连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是被捆上船运走的时候都发出无奈和理所应当的叹息:“可恶。然而……”言外之意,祥林嫂在鲁镇被强行抓走实在是可恶的行径,一点儿也不顾及鲁四在镇上的门脸,然而祥林嫂毕竟是属于她婆婆的私产,逃出来毕竟是不行的,她婆婆上门来抓人,哪怕手段恶劣了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被抓回去后的祥林嫂连原先祥林的家都回不去了,直接被塞上花轿,抬到了贺家墺,推搡着赶上准备好的婚礼现场。如此灭绝人性,实在是可恶可恨。祥林嫂继续反抗,她一头撞在了拜堂的几案上,晕了过去,然而,就算晕了,还是被拜了堂。连见过世面的礼乐师傅都不敢多说什么。老实巴交的贺老六再仁慈也抵不住传宗接代、娶妻生子的要求,就这样不忍着和祥林嫂过起了日子。
婚后的生活安宁幸福,一年左右祥林嫂就生了儿子,人也长开了笑颜。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因为贺老六是借的高利贷来娶亲,所以,祥林嫂婚后还得要帮衬着还账——用自己的辛苦所得去还自己的丈夫买自己的钱。真是可悲可叹。贺老六是拼了命在还债的,在身体受寒的情况下拉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阿毛也因为父亲病重,母亲无暇顾及而出了意外,被狼叼走。儿子没了,丈夫死了,唯一可以依靠的是房子。然而族伯贺家大哥伙同高利贷者打起了坏主意,说是拿房子抵债。于是夫死子亡的祥林嫂在失魂落魄之下又失去了唯一所剩的房子。
祥林嫂又一次一无所有来到了鲁镇。在鲁镇,因着鲁四奶奶对祥林嫂往日的好印象和今日用人之费,她被留了下来。然而再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不一样了:她受到了丧夫失子的苦痛,她尚未从痛苦中走出来。她期待别人的认同,于是她在自以为熟悉的鲁镇诉说着她的悲惨遭遇。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别人是冷漠的,只愿听新鲜故事,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她改嫁了,虽然是被逼的,但是她确乎是“二婚头”了,鲁四夫妇知道,和她一起工作的柳妈、阿香也知道。然而,她不知道。当她终于要从丧子丧夫的苦痛中站立、保护自己的尊严的时候,她被告知,原来在鲁镇,二婚头是要受着地狱的苦痛和折磨的。她习得了新鲜的东西,但是这个新鲜的东西却令她付出了将近一年的工钱,到庙里捐门槛,这是她的又一次抗争。
捐了门槛照理是可以消除罪孽了,可是鲁四夫妇不认同,依然是祝福的时候不被允许碰礼器和祭品。她困惑了:到底人有没有灵魂呢?
《祝福》借“我”——一个与小镇有着联系、却独立于小镇之外的知识分子的眼,让读者看到了祥林嫂的悲剧。
这时候,“我”出现在了小镇。“我”是一个什么人? 一个“识字的”从鲁镇出去、在大世界见识过许多新鲜事物、可能有着新的见解的文化人。所以,祥林嫂拦住了“我”,希望从“我”这里能够获得继续活在这冷漠世间的一点可能的支持。“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 ”
然而“我”是一个矛盾的人,“我”的前言后语与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有着相矛盾之处的。
“我”本是对于魂灵的有无毫不介意的,可是“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因为揣摩不透祥林嫂到底是希望有还是无,于是作了违心的回答 “也许有罢”;对于有无地狱的进一步提问,亦是“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作品《祝福》中“我”的支支吾吾,祥林嫂没能接收到;“我”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困顿无比靠乞讨为生想要被认可并想摆脱魂灵折磨的祥林嫂也没能体会到。至于“死掉的一家人”,是否都能见面的问题,“我”已然完全变成一个 “愚人”,胆怯地想要推翻先前的话“实在,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对于祥林嫂的问题“魂灵”的有无要以“考试”的状态去应对,然而又以“说不清”自以为撇清了自己的关系。并且不愿意再留下片刻,迈开步便走,匆匆逃跑。虽则逃跑,却有负疚感,于偶尔的瞬间开始揣测和担心自己的回答之于祥林嫂会否造成不好的影响。然而,事情确乎发生了——祥林嫂死了,死在了祝福之夜。“我”心有不忍,尚且想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形,却被短工冷漠打断“怎么死的?穷死的呗……”所有想要出口的话也随鲁镇的人的冷漠对待而吞咽腹中。
看过一篇相关文章,解释《祝福》之“我”拥有着悖对人格。论文作者查考了《祝福》的写作年月,将相关年月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之挂钩,从现实中的“我”探寻《祝福》中艺术之“我”的悖对人格,指出了“我”是回归者与漂泊者的悖对人格,是直面者与逃避者的悖对人格的呈现,指出了一种全新的认知。
鲁迅先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的自我情感、价值认同是比较明显的,对于“我”身上存在的善是有挖掘的,同时对于“我”的恶也是有所揭露的。
作品的“我”见到饱受生活折磨的祥林嫂之前预设“她来讨钱”,明显是处于一种衣锦还乡的飘飘然的;然而对于祥林嫂问出了很有礼貌且符合理解的话语时,“我”却诧异了,讶异于一个乞丐竟然问出如此深刻的问题;被问到“魂灵”问题时,“我”竟然“悚然”“踌躇”“吞吞吐吐”并终于落得用“说不清”来为自己脱罪。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透漏出自我矛盾的。尤其是出自《彷徨》的《祝福》,鲁迅先生诚实得可怕。《药》是他的呐喊,《祝福》是他对非人间的悲剧的静静叙述。作者似乎不在作品之中,却又以“我”的眼冷静地观看着这世界。“我”是谁?“我”该做什么?《祝福》中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却已经有了隐约的含义。
《祝福》的“我”不是鲁迅,却是鲁迅用来呈现这篇小说的一个叙述者。
“我”在《祝福》中处于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我”是返乡的知识分子,受过新思想影响,与鲁镇拉开了一定距离。“我”和封建势力的代表大骂新党的四叔谈话总不投机,只有这样的人能“看”出祥林嫂的悲剧所在。《祝福》中的知识分子“我”与《孔乙己》中的酒店小伙计“我”在叙述地位相同。
作品之外的鲁迅彷徨着:《故乡》 中的闰土、九斤老太、祥林嫂无一不体现着。甚至于现实中他由匕首投枪的写作转而为“回到古代”的抄写魏晋之书,甚至转而研究佛经,“沉入于国民之中”:1914年前后八个半月,他购买了佛教书籍约136 种236册,几乎每天阅读一册。鲁迅先生1913年6月回故乡看望母亲住了33 天,1916年12月回乡为母亲祝寿住了28 天,1919年12月回乡搬物品住了20 天。所谓“人穷则返本”,折射出鲁迅先生行走异乡的失意与彷徨。(《鲁迅年谱》)
那么到底有没有希望呢?
作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形成会支配其对作品结构、作品主题及艺术形象的理解与处理。
吕纬甫、范爱农、孔乙己……一个又一个醉酒的颓废人形象跃然纸上,差点令人担心这些朋友会不会将“我”带入一种虚妄的快乐中去。然而蛛丝马迹却证明了鲁迅先生的积极。《风筝》中“我”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了吗? 没有,“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还不如不躲。在《在酒楼上》中吕纬甫被平庸吞噬,惯会说“无聊”“模模糊糊”“随随便便”,帮母亲迁葬早夭的弟弟,教学生“子曰诗云”,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
他的作品中时不时地存在着灵魂的叩问。《祝福》中,“祥林嫂无意中扮演了一个‘灵魂审问者’的角色,‘我’则成了一个‘犯人’,招供出了灵魂深处的浅薄与软弱。”《一件小事》中皮袍下藏着的小的“我”,还有《故乡》中那个对自己幼时好友无能为力的少年。《头发的故事》中以人物独白的方式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愤激。
先生的《自题小像》更是一条明证:“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先生的作品于现时代社会有无意义? 越细读其文本,越走近其作品,笔者都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满怀着悲悯情怀注视着那时的非人间,以期通过自己的几声呐喊和一些斗争而获取新的力量的注入。鲁迅先生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他“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祝福》结尾祥林嫂还是悲惨地死了,死在了祝福之夜。人人团圆的祝福夜,无家可归的祥林嫂死了,满是对灵魂入地狱、被抢夺而撕裂的恐惧。《祝福》出自《彷徨》,“彷徨”有犹豫不决之意。然书的扉页,却有作者的题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解《彷徨》的钥匙,当在于此二句了。路是远的,而前面又看不见路;依稀有路时,却看不见光。想挣扎着走出一条路来,却是遍体鳞伤,毫无结果,只能是“荷戟独彷徨”了。
鲁迅受着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有着“超我”的英雄情怀:在《过客》中,塑造了老翁、孩子和过客的形象。“过客”厌憎曾经历过的世界,“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即使脚破了也不愿意回头。老翁也曾尝试过,却退回了自己的舒适区。过客虽然感觉自己“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却坚持着,甚至受到了孩子的鼓舞,想去看看坟上的野蔷薇及其他,甚至走到坟之外,去看看无人知道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就是蜕变成超人所要承受的痛苦,开拓者的痛苦,表明着过客还没有摆脱人性的脆弱成为真正的超人。
《祝福》所折射出知识分子对人世的悲悯情怀,是可以通过细读、对话以及知人论世的方式发掘出来的。鲁迅先生所表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担当之意也应当给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以学习。语文教师也应当在具体文本中加强人文教育,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