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丽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批判了封建礼教的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在《祝福》中,祥林嫂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教师可将“鲁镇”作为切入点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鲁镇是祥林嫂生存的特定环境,但并不是唯一环境,祥林嫂的悲惨故事也不全发生在鲁镇,与她有过矛盾、冲突的人也不全在鲁镇。那么,作者为何要安排祥林嫂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死去呢?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逐步探究祥林嫂死亡的原因。
围绕“鲁镇”这一地点,教师可以重新整理小说的内容,并设计以下思考题:
这些问题不仅指向人物、情节,还指向环境、艺术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于祥林嫂为何来鲁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故事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们都知道,创作小说需要遵循事理逻辑。“鲁镇”是作者讲故事时最先提到的地点。祥林嫂的故事也由此拉开帷幕。祥林嫂为何来鲁镇?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探寻小说的事理逻辑的过程。
祥林嫂去过鲁镇两次。第一次是卫老婆子这个线索人物将祥林嫂带到了鲁镇,第二次是祥林嫂自己回到了鲁镇。从事理逻辑来看,鲁镇是祥林嫂心目中最合适的去处,是她的谋生之所,寄予着她求生的希望。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祥林嫂为何不去‘张镇’‘李镇’,唯独去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帮工?”学生站在祥林嫂的角度思考问题,按照事理逻辑来分析,就会发现:祥林嫂是抱着“求安”“求稳”的目的才选择到“鲁镇”的。
教师再次提问:“那么,在祥林嫂原先的认知里,鲁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能给她带来安全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有的学生发现,鲁镇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在理学的统摄下,弥漫着浓厚的封建迷信气息。20世纪初兴起的思想革命风暴并没有影响到鲁镇。可以说,鲁镇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礼教秩序”有着类似于“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作用,鲁镇留存着相对完整的封建等级观念,鲁镇的人严格遵守着旧的伦理秩序。祥林嫂从婆家逃走,是为了躲避被卖“嫁二夫”。在祥林嫂的眼中,鲁镇就是一处有着稳定秩序的生存之所,可以让自己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来到鲁镇后,她“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见,这里是她向往的地方。而且,在祥林嫂看来,鲁四老爷出自“念书人家”,是封建礼教秩序的维护者,在他的地盘上,她感到安心。
有的学生发现,小说中还写了祥林嫂“抗婚”的细节。对于祥林嫂的行为,鲁镇人是这样评价的:“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可见,在当时人的眼中,“念书人家”是一个更利于守“礼法”的场所,在“念书人家”做事的人一定是踏实懂礼的人。这给祥林嫂带来了一种“安全感”。于是,祥林嫂在两次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选择了留在鲁镇,都选择了呆在鲁四老爷家,也就说得通了。
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祥林嫂认知的局限性,发现她走向死亡的部分原因。
在探究祥林嫂在鲁镇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究该小说的叙事特征,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的学生发现,祥林嫂的处境和生活状态与“祝福”有着密切的联系。“祝福”是鲁镇所特有的风俗,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小说中,祥林嫂为祭祖、祀神作了许多准备工作,展现了“勤劳能干”的一面;后来被命令不需插手与“祝福”有关的事情,展现了她“备受冷遇”的处境。小说中对“祝福”的几次描写都从侧面展现了祥林嫂当时的处境。一开始,她“彻夜的煮福礼”;后来,遇到三次祭祖、祀神的仪式,都被鲁家人视为异类;最后,她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去。在这五次祭祖、祀神的情节里,祥林嫂的容貌和眼神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五次“祝福”的场面越来越热闹,而祥林嫂的脸色却越来越糟糕,目光越来越呆滞。悲喜相衬,使读者鲜明地感知了喜者之荒唐、悲者之痛苦。可以说,在鲁镇,祥林嫂最终没有得到那份“安全感”。
对于祥林嫂这样一个命运悲苦的女性,鲁镇人为什么没有给予她“安全感”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鲁镇的人非常冷漠。”这一答案看似有理,实则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对此,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这样做:从文本中找出能证明鲁镇人“不那么冷漠”的细节。
有的学生发现,四婶和卫老婆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漠。祥林嫂第二次进鲁家时讲起自己的“阿毛”,四婶“眼圈有些红了”,她留下了祥林嫂,卫老婆子也“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鲁镇里的其他人在初听阿毛的故事的时候,也都“敛起笑容”“改换了鄙薄的神气”,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性中善的一面。
有的学生发现,让祥林嫂捐门槛的“柳妈”其实也一直在为祥林嫂“出了主意”,只不过她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无法真正帮到祥林嫂。
此时,教师可适时点拨:鲁镇的人在不经意间也会流露出善意,而他们的冷漠则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里形成的。当时,整个中国正激荡着民主革命的潮流,在时代的风雨中,鲁镇却是一个封闭的角落。鲁镇的人遵守封建等级秩序,但又不自觉地背离理学“去人欲”的要求,渴望上天众神赐以幸福。鲁镇里的人既对祥林嫂流露出同情,又忍不住冷漠以对……这些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因子都在鲁镇这一复杂的环境中浮动,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及命运产生微妙的影响。从这点来看,鲁镇里的人都被困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
关于祥林嫂离开鲁镇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留白”。在《祝福》中,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祥林嫂的“二婚”生活,只是通过“卫老婆子”的介绍,让读者大致了解了她嫁进深山后的生活状况。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在贺家墺的生活可能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何不详写这段生活?
在卫老婆子的眼中,祥林嫂是“交了好运”了。根据这一说法,学生可以大胆地想象祥林嫂在贺家墺的生活场景:祥林嫂离开鲁镇这一封闭又复杂的环境,到了贺家墺这样一个相对偏僻的山村,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的这段幸福时光是如此的短暂,最终还成为了耻辱的印记。在鲁镇人看来,祥林嫂的这段生活是“不合算”的,是“白撞了一下”的结果。他们不愿意了解祥林嫂的那段幸福时光,比起这个,他们更愿意听“阿毛的故事”,听祥林嫂说一说“那时怎么竟肯了”,以此来刺激他们麻木的神经。作者不写祥林嫂在贺家墺的生活,是因为他是站在鲁镇人(旁观者)的角度叙述故事的,这样更能突出鲁镇人的麻木与无情。
相似的情节还有“我”问及“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有个短工说“还不是穷死的”。显然,祥林嫂并不是因为“穷”才死的。短工短短的一句话就暴露了鲁镇人的麻木和愚昧。祥林嫂死了,但与她生活在同一阶层的人却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甚至连自己在无形中成为了帮凶也不知道。
可以说,鲁镇代表着困境,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病态社会的一个缩影。
总之,教师带领学生思考以上问题,目的在于引导他们深入地阅读小说,培养其思维能力,让他们将经典课文读“新”读“深”,从而获得丰富而独特的阅读体验。
(作者單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