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情境创设 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019-02-21 07:34:47赵华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设化学情境

赵华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初级中学 226300)

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在情境中获取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一堂课的质量如何首先就要看情境创设的水平.笔者认为,初中化学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情境创设展开优化.

一、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期望的课堂?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必须最切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深度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坚决摒弃单一化的说教,要积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来吸引学生,进而让学生有效融入到课堂之中.

对初中生而言,他们天生好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可以采用话剧演绎、角色扮演等途径来设计情境,让学生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有关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对学生来讲,这是相当抽象的存在,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并结合教材进行理解.当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认识和理解之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表演结束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分享表演的感受,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处理才能让学生从情境中获得提升,而不是单纯地为好玩而表演.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项知识时,都要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上,主动对新学内容进行重构,并联系个人理解来赋予知识新的含义.为了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关背景知识,教师要深度研究学生生活与化学相关的场景,并积极从学生的生活中收集素材,创设情境,以此来拉近学生生活与化学学习之间的距离.富有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学习的真正含义,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能强化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和动机,学生也将更加深度地感受到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关联.这样的教学也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和学生研究“合成纤维”时,教师联系生活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前两天,卖场搞促销,老师贪便宜,就买了两件低价销售的衣服,穿上去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感到很不舒服,特别容易出汗,感觉还不如之前的衣服.今天老师就把这个衣服的面料带过来,大家帮忙分析一下,为什么穿了之后很不舒服呢?这个情境源于生活,学生也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都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展示出最佳的探索状态.

三、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增强探索的韵味

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能展示学科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切认识到化学学科是理论和实验完美的融合体,而实验不仅是建构化学理论的基础,更是化学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对学生来讲,实验还是培养他们探究能力和相关意识的基本通道.

比如在指导学生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如果将教学局限于理论的分析,那么学生的认识是很难获得进步的,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离不开实验.教师可以分别将三块手帕浸泡在三种浓度不同的酒精中,由此创设关于燃烧的探究情境,安排学生围绕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燃烧的基本条件,为了强化学生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纸杯烧水的实验,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纸杯没有被烧坏,学生在原因探索的过程中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收集相应的资料,自主设计一定的实验,并由此引领学生展开分析和探索,进而提升自己的认识.

没有实验的探究肯定不是完整的探究,教师巧妙地整合实验资源,并由此来创设情境,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展开探索的兴趣,并最终促成化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创设与社会发展衔接的情境,塑造与时俱进的意识

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化学学科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社会热点新闻中选取素材,或是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等方面搜集证据,由此来创设情境,这样的课堂可以更好地实现与社会的对接,这样的处理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发现化学学习的意义所在,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地位提供参考.

化学在农业生产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引导学生研究“化学肥料”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前一段时间老师在咱们教室中摆上了两盆月季花,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盆花有什么差别?学生认真观察:一株色泽鲜艳、枝叶繁茂,另一株却黯淡无光、濒临枯萎.学生开始思考:好像当时拿进教室时,两盆花没什么差别,为什么几天之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呢?学生纷纷猜想:是种子的问题、还是生长环境的问题等等.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并开始研究植物生长过程与化学之间的关系.

五、创设贴近课堂内容的情境,强化目标意识

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有关情境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很忌讳一点就是教师为了营造一种表面化的热闹氛围而随意创设各类情境,这样也必然会导致课堂无比空洞,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浮于表面.教师在设计课堂情境时,必须要深度研究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堂所要探究的主题来创设情境,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探索目标,他们的认识结构也将由此而更加稳固.

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溶液的酸碱性时,教师结合演示实验来创设情境,将1 mL的食醋进行稀释后,提出问题:“没有稀释过的食醋和已经稀释过的食醋在酸性强弱上有差别吗?”学生纷纷说道:“有的.”教师追问:“怎样检测呢?”学生有的说用酚酞溶液,有的说用石蕊试纸,教师顺势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索,最后发现用上述手段所得出的颜色几乎一样,无法进行区分,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看来我们已有的方法还无法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探索的任务.”探究由此而展开.

总之,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紧密联系教学的实际需要,巧妙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创设化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护患情境会话
奇妙的化学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