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目前社会中各国都在努力向区域外国家分享自己的区域内部文化,旨在将区域文化传播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我国在这个文化交流的大潮流之中,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全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不同于古老的丝绸之路,而是一种新型的概念,包括空间概念、经济发展概念以及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概念[1]。众所周知,区域文化始终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名片,同时认识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了解他的文化习俗。“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想让以我国为中心的附近几十个国家实行互联互通,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产生大融合,让几十亿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自古都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社会与地域发展都将决定孕育出不同的区域文化。
国家的区域文化固然重要,是这个国家的标签和特色,但是如果没法走出去和走进去到其他国家的视野之中也就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特别是我国这种有着五千多年文化的超级大国,区域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也纳入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因素指标,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如何实现文化的互联互通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能够使一个国家的文化向外国传播,进一步让国家区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大大提高区域文化的影响力水平。文化传播力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传播文化的综合能力,包括传播途径、传播主体、传播外部环境以及传播内容这四个方面组成。我国境内区域文化目前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基本上都是通过报纸、新闻、微信公众号、图书馆书籍以及各种市、省博物馆这些途径,和国外许多国家在途径媒介上实力差不多。而在文化传播主体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文化传播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但是很多人缺乏传播中国传统区域文化的意识,也没有较好的理解自己的传统区域文化可以带来的优势。同时国内的区域文化传播外部环境不理想,一些乐于传播国内优秀区域文化的主体得不到国内群众的认可与支持,而那些占有区域文化传播途径、传播手段以及传播资源的公司没有尽到传播当地区域文化的义务,使得区域文化传播不能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传播途径、传播主体和传播外部环境都在为传播内容做铺垫,可是现在传播内容上往往会出现内容过于死板、难以理解的状况,虽然传播主体大而多样,但是人们更喜欢接受自己喜爱的事物,因此只有将传播内容做好、做精与做得有意义才会让更多大众接触这些传播的区域文化,也就使得区域文化传播到更广的外部区域,接着才能够推动文化向更多地方进行传播。
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一直都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软实力,得到国内的一致认可。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说,一般是通过报纸、新闻和互联网和其他国家相联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涉及到翻译的步骤[2]。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活动,在区域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协同发展,接着要把原国内文化语言中包含的内容完美地译注成其他国家语言,让别国人民能够更好理解。所有的文化传播途径都是需要通过翻译来完成,了解更多文化更需要高质量的翻译成果作为基础。因此这种对外传播文化涉及到跨地区以及跨文化传播间的语言交流,就需要翻译来跨越语言的障碍。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只有让翻译内容更加精确、质量更加优质才能够合理准确的表达出中国优秀区域文化。想要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能被其他国家读者和观者所了解,翻译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五千年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却没有为其他国家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太大的贡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文化的传播力水平不足以及影响力更不上美国和其他欧洲强国。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依靠文学方面的外译来抢占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国家最近一些年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在文化外译传播方面支持国家文化向外传播,例如很多企业文博会和最近举办的世界城市文化论坛都是国内传播文化的新颖方式。作为经典方式的图书传播自身优秀文化,国内也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表现在外来的图书比出口的图书多好几倍,显示出我国急切需要文化外译来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同时通过“走出去”向国外传播国内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所谓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传播活动,其本质目的是传播[3]。之所以说是跨文化的活动,就表明翻译是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翻译同时需要让别国人民理解国内文化是有一定难度的。其次翻译还是跨语言的传播活动,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对于事物、语气的描写有差异,因此翻译如何更好的让译文更好的被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想让其他国家人民大众了解我国文化就需要看得懂并且理解翻译内容,这就需要接纳中国文化而不是单纯的了解。据统计,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往往对中国文化不太理解与认同。不同区域文化的发展优势是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要想在国际文化营销市场中占得主动权,全范围、全方位地走进国际舞台的中央,就应主动地研究当前国际市场文化需求特点,充分发挥各种对外传播主体媒介作用,使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不同领域,例如国际经贸合作方面、体育比赛方面以及国内民间交流方面;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人民大众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内容产品,让文化产品为当地所用。通过文化交流之间互相参与,使得区域文化向健康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1.区域文化译者不受重视且水平不足
国内区域文化传播需要翻译来完成,翻译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翻译译者的水平来体现[4]。但是目前对待中国区域文化传播主体的翻译者这个身份认识不够,体现在引进来的大部分外国书籍和文章都是中文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潜意识里不会重视译者而是关注报道的内容。同时走出去的文章与其他区域文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翻译作为一种目的性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行为,翻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由于翻译的过程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意义,主体承担的身份和角色是中华文化传播的关键性因素。可是区域文化译者身份不够受重视,确实给区域文化的外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更有甚者,那些身份有保障的区域文化译者自身的水平有限,而且很久没有更新自己对外国文化的了解,知识很陈旧,自然翻译的内容就难以理解,质量也缺乏保障。翻译的质量会严重影响区域文化的传播效果,这也是区域文化能否走向世界的衡量因素,这些都考验着翻译者的能力水平。目前区域文化外译主要包括文学翻译、商贸过程翻译、会议谈判翻译、导游翻译等。中国国内地理区域范围十分广袤,不同区域之间形成的人文和历史传统各不一样,这表明将会涉及很多极具地方色彩内容的翻译,语言问题加上资源和译者上的匮乏导致很多外译质量水平不够。杂乱无章的网站宣传设计,以及翻译中的语法、单词、句型、时态以及各种中式英语、文化差异引起的译名混乱都严重影响着区域文化对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译者在深入理解当地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调查外国人民大众的语言习惯,再配着合适的翻译策略方法,高水平、高质量的进行翻译,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区域文化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很局限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区域文化就是他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各个国家以及不同城市的第一印象[5]。但是目前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主打同一品牌历史文化,让人是非难辨,最终导致大家对这些城市的喜爱程度大大下降。同时现在也有不少城市由于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很差,因此城市区域文化传播内容局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作为安徽省省会的合肥市,最近总是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关于房价过高的信息特别多,认为合肥的房价名过其实。这使很多人忽略了合肥市的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地位,同时还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以及国家重要的科研方面的重大贡献,这直接误导了合肥市地理的重要作用和商业文化价值。同样作为河南省省会的郑州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众所周知,郑州市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公路、铁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理应得到国家与人民的足够认识,但是最近对于河南省的负面新闻和媒体负面宣传过多,各种鱼龙混杂的消息让郑州市处于风口浪尖,变成不能让别人理解的脏乱差城市代表,这都是区域文化传播过于局限导致的问题。区域文化传播内容过于局限还会导致区域文化传播不到位的问题,这其中比较值得重视的是旅游胜地青岛市和山东省会济南市,在中国国内关于山东青岛市的文化宣传旅游介绍比较多,广告中也有很多以青岛命名的物品,相反对于山东省省会的济南市却没有得到很多关注度,当地的文化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这潜移默化地使一部分人民群众认为青岛市是山东省的省会,产生一些奇怪的误解。区域文化的局限传播对国外人民也会有同样的诱导作用和误导作用,比如来华的外国人主要喜欢去北京、上海、南京以及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留学和旅游,因为这些城市对外的传播度比较高,新闻上隔三差五会进行文化、娱乐、经济方面的报道,而通常不怎么选择吉林、太原这样的国内城市,因为当地优秀的区域文化没被媒体发掘报道和引导,这就是区域文化相对局限带来的误导案例。因此城市的对外传播在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应该现结合现实,注重传播介绍内容的全面和均衡。
3.传统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
区域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不是短期实践就可以做到的,往往需要长期努力和大家共同奋斗才能取得成效。但是现在区域文化对外传播主要是通过政府自身的努力来进行宣传,而那些民间区域文化力量却没有拧成一股绳,还处于星星之火的初级阶段。但是缺少政府扶持的民间力量还不足以承担传播区域文化的重任。甚至在某些地区,当地的政府部门的文化传播意识本身就不足,对国外人民大众的审美口味和接受方式了解很少,缺乏对国际的认知观点,因此区域文化传播的主动性太差,光是影视作品、广播、电视、报刊、Internet、解说、书籍、国际展览及学术交流会议有效传播手段和资源整合都不够充分,更不用说独立开展国外媒体文化传播平台这种更高级的区域文化传播手段。以东三省中的黑龙江为例,作为早期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巨头,虽然这些年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近些年国外对当地传统区域文化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对于黑龙江的关注只有通过央视新闻和黑龙江本地的报刊来进行传播,而这些新闻和报刊的视野往往局限于某一部分文化内容,而忽略其他的区域文化发展,例如最近当地的重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报道较多,而很少涉及到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关于“一带一路”的交流报道也是寥寥无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传统区域文化目前对外传播力度还很有限。
4.没有确定的目标人民大众
区域文化对外传播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主要在于外国文化和国内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外国人民不理解我国的区域文化[6]。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前,我国的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就缺乏明确的目标人民大众。区域文化主要的受众群体主要就是来华旅游、来华留学、来华经商和来华定居的外国人民,他们为了生活需要了解当地的区域文化,但都局限于部分文化的了解。获取本地对外传播资料也仅限于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或者集中在旅游景点处,而在外国人相对集中的地方院校、外资企业、外商住宅区等并没有针对性的覆盖。 相反那些生活在国外的外国群众由于语言不通往往不会刻意了解我国国内的发展和相关区域文化,也对中国产品缺乏需求,这都导致区域文化目标人民大众的不确定性。因此区域文化也会减少对外宣传的力度,这反过来又会错失很多对于有意来华旅游或者投资的外国人。
1.提高区域文化译者的重视程度以及翻译水平
区域文化需要通过翻译让外国人民所认识,而这些翻译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翻译译者的水平来体现。目前中国国内社会对待中国区域文化传播主体的翻译者这个身份认识不够,体现在大部分读者潜意识里不会重视译者而是关注报道的内容[7]。国内媒体应该给予区域文化译者足够的重视,同时就能够让国内外人民群众了解翻译者的身份存在和承担的重要角色,翻译作为一种目的性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行为,翻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由于翻译的过程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意义,主体承担的身份和角色是中华文化传播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翻译要想变得更好就必须重视广大翻译者的社会地位。于此同时,翻译者的业务水平也需要不断加强,目前看来,翻译者由于受不到重视,大多都选择离开翻译行业,特别是除英语之外的小语种更是缺乏足够的翻译者,剩余的翻译者不能及时学习先进的翻译知识,了解的外国文化都很老旧,新型的语法句型基本上都不能理解,这些都导致区域文化翻译文章的质量很低,对此需要从学校培养翻译人才,使原有的翻译者学习新的外国文化知识,开展英语和小语种的相关翻译培训,提高翻译者的翻译业务水平。
2.扩大文化外译内容
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区域文化,单独介绍时往往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即不同的区域存在相似的区域文化,这会使人难以辨别,甚至使不同群众有了反感心理[8]。历史文化是国家和城市给人民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团体或者是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就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历史文化,用历史作为城市和区域的切入点,同时伴随着介绍优秀的人文特色、地理环境与教育资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城市的优秀区域文化。以泰山区域文化为例,主要分为诗词文化和泰山文化,诗词文化指关于描写泰山的诗歌词赋等,相关的诗词众多,语句优美,让旅客认识到泰山的五岳之首的形象。同时泰山文化主要是指泰山所处的位置山东省泰安市及其周边的文化人文特色。更有甚者,可以介绍讨论山东省的区域饮食文化和以孔子儒家文化发源地的教育文化。区域文化的对外传播必须要扩大一个国家的文化外译内容,单单从一个角度出发往往不能让人们深入了解此区域文化,甚至得不到良好的区域文化传播效果。只有扩大区域文化外译的内容量,才会消除误解与歧义。
3.增加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力度
区域文化对外传播的最大问题就是传播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区域文化传播不到目标区域,国家和社会应该认识到区域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不是短期的实践就可以做到广泛传播,区域文化往往需要国家长期努力和社会中大家共同奋斗才能取得良好成效。目前看来区域文化对外传播主要是单纯通过政府自身的努力来进行宣传,宣传的强度和力度就不够,因此国家应该结合社会中不同力量进行区域文化的宣传,特别是目前很多民间区域文化力量是国内主要的文化传播手段,但是没有和国家区域文化传播战略拧成一股绳,为了增加区域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首先就需要让人民政府与国内区域文化民间力量相互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够承担目前传播区域文化的重任。除此之外,国内的个别政府部门的区域文化传播意识本身就不足,对国外人民大众的审美口味和接受方式知之甚少,尤其是缺乏对国际的认知观点,因此区域文化传播的主动性就会变得特别差,对此国家和政府应该提高自身的区域文化传播意识,做出满足国外人民审美口味的文化作品,从影视作品、电视、报刊再到Internet、解说、书籍、国际展览以及学术交流会议中都应该多元化的满足国外的需求,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行交流。在充分整合有效传播手段和不同区域文化资源基础上,独立开展国外媒体文化传播平台这种更加高级的区域文化传播方式,将区域文化的主动权交给外国人民大众,让他们有更多参与感与获得感,这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力度。
4.确定区域文化的目标人民大众
区域文化对外传播作为国家一项十分有难度的任务,主要难点在于国外文化和国内文化之间深刻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所导致的外国人民不理解我国的区域文化现象[9]。这种情况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前特别明显,总而言之就是我国的区域文化对外传播时期缺乏明确的目标人民大众。目前来看区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的受众群体分别就是来华旅游、留学、经商和定居的外国人民群众,他们为了生活需要了解当地的区域文化,但都局限于部分区域文化的了解。获取本地对外传播资料也仅限于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或者集中在旅游景点处,而在外国人相对集中的地方院校、外资企业、外商住宅区等并没有针对性的覆盖。对此应该在外国人集中的地方院校、外贸企业、外商住宅区以及旅游景点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宣传,接着对于那些生活在国外的外国群众,他们对于我国国内语言不通往往不会刻意了解我国国内的发展和相关区域文化的问题,国内译者需要通过翻译将文化转成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文字,了解他们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区域文化目标外国人民大众的确定性。通过区域文化增加对外宣传的力度,培养有意来华旅游或者投资的外国人。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讲好中国特色的区域文化故事,体现语言作为文化要素的最核心地位,搭建多渠道、宽领域、跨国界的全方位对话传播格局模式,实现有效传播和最大传播的联动效应。让文化走出去,实现国家与民族之间深入交流发展。
世界上各国经济社会都在不断发展,每个国家想要更好地发展自身就需要让不同区域文化之间进一步碰撞与融合发展。特别是我国在目前阶段特别重视区域文化对外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这充分表明目前国家旨在下大气力将中华区域文化向外地传播同时吸收外国文化,实现各国文化与经济的互利共赢发展。目前国内都在努力向区域外国家分享自己的区域内部文化,旨在将区域文化传播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我国在这个文化交流的大潮流之中,提出的新型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一种新型的概念,包括空间概念、经济发展概念和很多文化交流概念。区域文化始终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名片,同时认识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了解他的文化习俗。“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想让以我国为中心的附近几十个国家实行互联互通,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产生大融合,让几十亿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目前我国区域文化的传播遭遇了很多问题,例如区域文化译者不受重视且水平不足、传播内容很局限、传统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和没有确定的目标人民大众等,这些问题使得区域文化不能有效的被别国认识与了解,因此只有合理优化区域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才能使得区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让区域文化被别的国家所熟悉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区域文化的交流将会变得更加紧密,我国及邻国不论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会有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