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扶贫模式比较研究
——基于昭通市2011至2015年五年的减贫实效分析

2019-02-20 12:32王晓兵王孔燕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王 勇, 王晓兵, 王孔燕

(昭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昭通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集少数民族散杂居区、革命老区、高寒山区于一体的高原贫困“内陆”大市,全市共有133.67万贫困人口,85个贫困乡镇、825个贫困村,是云南省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战场。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国家政策等多种原因叠加,昭通还处在贫困状态。2011年至2015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3.52亿元,累计减贫80.6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7.5%下降到25.71%,减贫101.95万人[1]。

一、昭通扶贫开发现状与脱贫缓慢原因分析

昭通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少数民族散杂居现象突出、贫困程度深、面广、难度大,贫困的类型复杂交错,贫困的任务重。经过30多年的扶贫,昭通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创造了特有的“昭通模式”,但在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92.17万贫困人口脱贫,昭通扶贫任务仍艰巨繁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薄弱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失衡

农业生产条件差,山地居多,有效耕地资源少;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的广泛利用和农田灌溉日益尖锐的矛盾和农村三大比例失衡,产业内部结构不优成为矛盾主要方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滞后的农村城镇化,乡镇企业的缺少和不发达以及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的限制,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文化素质的整体偏低大大限制了自身的向前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增加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本。

(二)脱贫任务艰巨,脱贫难度大

昭通是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为一体,10个贫困县就有3个革命老区县。根据此次摸底调查动态管理数据,全市还有113.37万贫困人口,约占全省贫困人口1/4,占全市农村常住人口的21.5%,是经济实力最弱、人民生活最贫困、基础设施最差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按照到2020年脱贫摘帽的目标,年均脱贫30万人以上、日均脱贫1000人以上,且剩下的贫困人口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绝大多数都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边远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成本高、难度大。

(三)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昭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敏感脆弱,土地石漠化程度达15%,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45%,全市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平地不到3%,山区半山区占96.4%,海拔2 000米以上地区占总国土面积的30%,25度以上坡耕地占35.6%,中低产田地占比较高多达60%。

(四)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较为滞后

产业基础薄弱单一,仅有电力生产供应业、种植业、畜牧业、烟草制品业4个产业,对GDP贡献率超过5%,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精深加工,信息渠道不宽,市场竞争力弱,支持和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管理机制、具体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企业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带动增收效应不强。

(五)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制约贫困地区发展

全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存在结构不优、发展不均、衔接不畅、质量不高等问题,全市耕地有效灌溉保证率仅为28.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提质增效任务繁重;全市825个贫困村,还有52个村未通硬化路、29个村未通网络宽带、51个村未通自来水、362个村需建标准化村卫生室;贫困人口住危房的有12.37万户,且大多不通公路,建设成本极高。

(六)财政供需矛盾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全市财政收入低,对上依赖程度高,收支矛盾突出,维持“三保”工资(保工资、保机构运转、保重点民生)后,市、县区财政投入脱贫攻坚的资金有限,各县区普遍存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方案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资金统筹整合的深度不够、统筹整合使用效益不高、效果不明显。

二、昭通市扶贫开发模式的理论效率和实践效果分析

(一)整村与整乡推进模式

整村(乡)推进是指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所采取的一项关键举措;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范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的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其特点有:一是推动了扶贫开发从完全依靠财政投入向财政投入和社会帮扶并举转变;二是从着力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向更加注重产业开发转变;三是从分散式的扶贫向集中、连片开发转变;四是从单项工作向全面推进转变;五是从主要以扶贫部门为主向全社会帮扶转变;六是从物质扶贫向精神扶贫转变;七是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转变。

2011年—2015年,全市在11个县区23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项目覆盖180个行政村29.45万贫困人口,规划总投资多达34.82亿元,着力实施片区开发、整体推进、民房安居、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等工程,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3.52亿元,完成24个乡、279个行政村、2 453个自然村整体推进和19个民族乡、10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0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26.9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72万户7.76万人,有效解决80.6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2]。2011年—2015年,全市实施2 632个村整村推进(行政村整村推进279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17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2 174个),整合投入扶持资金7亿元,实施项目10 576个。实施23个乡镇连片开发项目,整合资金28.47亿元,覆盖197个村。完成投资18.73亿元,占总投资的96%[3]。通过扶贫不难看出此种模式的优势:(1)高效的资金整合利用,集中力量解决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人才资源匮乏瓶颈;(2)激发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贫困村为对象,进一步整合资源,重点解决贫困村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反贫困对象瞄准,以贫困村乡为项目实施单位,对象精准。当然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劣势:(1)整村(乡)推进以政府为主,存在着受贫对象与扶贫主体目标不一致,政府关注社会效率和政治效率,容易偏离反贫困目标。(2)政府决策稍有偏颇,扶贫的效果就会失去该有的效率,资金大整合,政府大投入,项目大集中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分批实施会导致农民在扶贫过程中的攀比效应和成本价的无形增加。

(二)易地扶贫搬迁模式

易地扶贫模式。易地搬迁,它是将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人口集中搬迁安置到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改善了经济结构,扩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是解决自然条件、生存生活条件恶劣区域群众贫困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和措施。”[4]2011年以来,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 540万元,共转移安置贫困群众19 050人,配套建设基本农田、人畜饮水管道、池塘窖、沼池等设施,硬化村组道路53.495千米,新建村组公路5条1.81千米,改建37条93.3千米;开展科技培训254期30 870人次,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26.9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72万户7.76万人,实施产业项目219个,解决和巩固80.6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下降率为66.4%[3]。优势:(1)从源头上解决丧失生存条件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逐步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2)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3)异地开拓了迁入居民的视野,提高了人口素质,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劣势:(1)搬迁后土地调整难度大,已经获得土地的人口不愿意拿出土地分配给迁入的贫困户;(2)部分特困群体不愿意搬迁,很多的贫困搬迁户没有自筹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和生活,不敢搬迁;(3)搬迁后续能力不足,搬迁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无法适应和融入当地生活,致使返贫现象更加突出,社会矛盾频发。

(三)产业扶贫开发模式

产业扶贫模式是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紧扣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中心环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引导特色种养基地与企业链条紧密对接,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是促进产业投资收益与贫困地区发展的双赢策略,是在新时期为投资者寻找发展机遇,为贫困者寻找致富道路,为社会寻找均衡安定的全赢政策”[5]。2011年以来,累计实施了221个产业扶贫项目,项目覆盖126个乡镇302个行政村,总投资30 578万元。项目扶持范围涵盖蚕桑、天麻、核桃、花椒等种植业,牛、羊、猪、家禽等养殖业项目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培训。产业扶贫的优势:(1)让落后地区跑出“加速度”,让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2)可以巩固扶贫成果;(3)可以解决生产发展问题;(4)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主要问题,投入资金的有限和短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困难,制约着贫困农户增收能力的提高;一是产业统一规划不足,小、散、弱且面面俱到,难以形成现代农业,无法开展规模化经营,带动群众增收能力不强;二是农村龙头产业的稀缺和脆弱,缺乏专业化合作社组织的带动引领,经营管理相对落后,即使有相对大的企业也缺乏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项目可持续性发展较差,可支撑资源少,后续管理不科学等问题。

(四)小额信贷扶贫模式

小额信贷给贫困地区种养殖业和农特产品加工带来资金活水,推动了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同时培育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增强了农民自我积累、自我造血能力。但该模式处在尴尬境遇,介于地方行政意愿与银行市场选择意愿、银行投放和农资需求之间,面临着农户经济底子薄和贷款门槛高等多重矛盾,存在着超贷、套贷、非贫贷、改变资金用途等复杂问题。

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信贷贴息资金14 980万元,其中,11 365万元为到户贷款贴息资金,3 615万元为项目贷款贴息资金,31.77亿元为引导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存进了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加快了脱贫步伐[3]。目前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存在着贷款金额标准不一,各个乡镇的最高贷款额度不一样,与此同时面对高压还贷的压力,无形之中给贫困人民增加了负担,加之小额信贷模式在具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农民要贷款得交1万元的押金作为担保情况,大大地制约了贫困农民的发展。

(五)特殊困难区域扶贫开发模式

特殊困难区域扶贫开发模式是针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通过重点扶持,给予特殊的扶贫开发政策,加快地区发展和脱贫的一种模式,经过实践探索了以下几种:兴边富民工程,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扶贫开发、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昭通市作为连片特困区,积极推进了安居工程和实施镇彝威革命老区建设项目,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生存环境,积极支持革命老区开发旅游,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以来,投入资金21 648万元实施扶贫安居工程,全市共解决了21 648户贫困群众居住困难问题,使受益农户真正得到了实惠,相当于每户都增加了几千元的固定资产。项目覆盖的农户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破旧危房和茅草房的历史,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安居工程扶贫模式,是针对居住条件极差的特困农户住房进行改造,对贫困农村的产业发展、人居饮水、农田水利、沼气等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从整体上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但该模式存在资金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困难、补贴标准过低等问题,同时贫困地区本身财政的困难和建房群众自身财力的有限,难以满足建设的资金总额需求,导致安居工程开工难、建设慢、后期发展难以为继等问题频现。

2011年至2013年共有3个县区被纳入“雨露计划”试点县,2014年又增加两个县试点。4年来,共下达我市5个试点县区“雨露计划”指标23 936人,补助资金2 426.5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3 789人完成学业[3]。

(六)农村社会保障扶贫模式

农村社会保障扶贫模式主要包括赈灾、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又包括五保户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等。赈灾救助是对于遭受自然灾害的灾民及贫困人口的临时性救助。这种救助方式对于处于受灾的贫困居民而言是雪中送炭,可以解决贫困居民暂时的困难,可也无法做到长期保障。五保户供养是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从物质上进行帮助,以及生活给予照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物质上给予帮助,让其维持基本生活。救助方式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覆盖面窄、一人持有多个低保等诸多问题。

(七)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模式

针对贫困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业务培训,是提高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增加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缺乏,且无能力支付再就业培训费,就需要政府来扶贫,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

三、昭通市2011至2015年五年的减贫实效

(一)行业扶贫成效明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并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环保建设成效明显

市委、市政府明确各部门职责,要求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行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大力开展路、水、电、农田建设,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新改扩建农村公路5 978.3公里,实现乡镇通油路目标,702个行政村通硬化路。在贫困乡实施了11件中型和9件小(一)型水库建设,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6万件,解决了159.7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耕地有效灌溉率达29.66%,比“十一五”时期提高了9.25个百分点。改造农村电网户表37.7万户,改造率达83%,农村无电人口通电问题全面解决。建成高稳产农田280.09万亩[6]。二是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加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校安工程建设、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改善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贴等政策全面实施,群众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了85个贫困乡镇卫生院、525个贫困村卫生室项目,新农合参合率达97.54%。推进贫困村广播电视建设,不断提高覆盖率。三是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加大力度“保基本”、“托底线”,强化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社会优抚等基本民生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达62.07万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5%以上。四是素质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深入推进“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百千万新型农民培养工程”,采取分层分类、订单定向、委托培训、联合培训等方式,加大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五是生态环保建设成效明显。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平方公里、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和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2 615个;加快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倡导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二)社会扶贫蓬勃发展,挂钩帮扶成效显著,社会帮扶合力已经形成并正在产生巨大的脱贫效应

一是挂钩扶贫成效显著。全市1 219家单位46 912名干部职工帮扶贫困农户442 8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75 038户1 133 719人,脱贫户167 840户702 656人),实现了贫困农户均有人包户;共派出3 476名干部职工,组建1 05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派驻到1 053个行政村,其中825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实现领导干部全参与、帮扶困难群众全覆盖[7]。各级各部门直接投入16 954万元,捐物折资4 097万元,建立帮困基金2 201万元,协调引进95 686万元,在挂钩村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培育以养殖为主经济项目,增强了发展动力,谋取了民生实惠,破解了发展难题。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扶贫工作落实,效果明显。二是扶贫日活动扎实开展。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日”系列活动,提出开展“八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考察、召开一次会议、表彰一批先进、下发一个文件、走访一批贫困户、发起一次倡议、成立一个基金会、集中进行一系列扶贫报道,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扶贫日”活动,社会各界认识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队伍中,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践行友善的美德,凝聚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三是“百企帮百村”行动不断深入。从2015年到2020年,动员市内外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行村企共建,共建期为6年,通过投资兴业、招工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捐资助贫、教育培训、村企共建等方式,进一步改变贫困村的贫穷面貌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不脱贫、不脱钩。目前,全市已有92家企业结对帮扶9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

(三)“挂包帮、转走访”深入开展,工作队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帮扶成效越来越明显,各帮扶责任到位,实现全市贫困村全覆盖

一是全面部署推进。2015年8月29日,召开了“全市扶贫开发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暨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会议”。8月30日,印发了《关于建立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昭办通〔2015〕36号),对工作机制、方法、任务、时间节点等进行了全面部署。9月15日印发了《昭通市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操作手册》(昭办通〔2015〕37号),对工作流程、任务要求做了详细讲解,指导挂转工作正常有序开展。10月12日印发了《关于调整充实昭通市“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联席会议组成人员的通知》(昭办通〔2015〕41号)文件,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市“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办公室力量。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市级领导班子挂点联系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一制度九办法”,明确各级考核内容和对象,指标设置到县、乡、村、户,考核定性定量,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干部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二是组建驻村工作队。目前,共组建了驻村扶贫工作队958支(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825支),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下派队员2 468名。从2016年起,将在市直部门选派85名处级干部担任乡镇扶贫工作队长,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专门负责挂钩乡镇的扶贫攻坚工作。三是各级单位挂包到村。全市1 314个单位53 505名干部职工挂钩825个贫困村,帮扶贫困农户375 281户;选派6 367名队员(其中第一书记933名),组建934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全市825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7]。四是遍访工作全面完成。所有参与遍访的各级单位均已完成了遍访任务,目前正在收集、整理、录入数据。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我市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成立了联席会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扎实抓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四、创新和完善昭通市扶贫开发模式的建议

当前,昭通市的扶贫开发模式更多的倾向于生产性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具有局限性,如:社会保障扶贫因具体实际操作而未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政策制定具有普遍性缺乏特殊性,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仍然严重;扶贫的主体积极性不够,更多的关心给多少钱,缺乏创造性和自身能力未被激发;部分贫困人口“等靠要”心理普遍存在,完全寄希望于政府解决所有问题;贫困人口身份认可和遭到排斥和歧视等问题依然存在;因灾致贫问题仍然突出等问题。昭通市现存贫困地区都存在着种种人文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因素,是扶贫工作的攻坚克难点。目前已经采用的扶贫开发模式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总体上看,扶贫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仍需加强。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公平性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最实在,最受益的基础性工作,调查中发现,无论哪一种扶贫模式都有可能存在着被操作的可能性,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贫困群体,在与相关地方的村级领导交流中发现一个共同点,将资金用于改善交通条件,发展村级文化事业等加强公共性质的事项更能得到贫困群众的欢迎。当然,政府在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财政状况,不能盲目投资,在升级改善公路设施、农田水利,电力的过程中加强监管,主动作为,提高办事效率。

(二)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构建“五+X”共赢格局

扶贫事业既是政府的惠民事业,也是全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做好扶贫工作需要汇聚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政府不断的投入大收益慢的公共基础设施等企业不愿意或无力承担的扶贫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事业单位帮助贫困地区融入国内市场,并获得收益。扶贫事业是一个整体,扶贫的效益应该是贫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党建,生态等同步发展并取得共赢。昭通市未来的扶贫工作,仍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扶持,政府继续在农田水利、交通环卫,卫生医疗等方面进行完善,并通过政府引导社会继续在科技、市场等反面进行帮扶,才能完成艰巨繁重的扶贫任务。

(三)树牢生态优先理念,适度开发农业

昭通市大部分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由于客观的条件不允许,地势的不平坦,且适合农业耕种的土地本身就很有限,所以很多地方是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种植小规模的产业的,在资金和技术限制的情况下,规模农业和工业的开发将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且生态修复成本高、难度大,使得贫困农民处在极为尴尬的境遇,再次陷入经济和生态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农业是基础,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度贫困地区是不适宜发展大规模农业的。

(四)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扶贫模式

扶贫开发模式各具特色,模式本身没有孰优孰劣的差异,只有适合不适合,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推动贫困农村发展,在现实条件下只是对某些区域不适宜问题,目前对于模式的比较没有标准,故评价扶贫开发模式的优劣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评价的结果也就失去了可比性。诚然,每一种扶贫开发模式在表现优势的同时必然也会呈现出自身的劣势和不足,都不可能适应所有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于是,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扶贫开发模式,并充分发挥当地的地方特色,是当前昭通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坚持错位发展,实现模式优势互补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力度,高度重视的不断深入开展,新的扶贫模式在不断的被创造出来,然而对于某一个地区或者区域无法只选择单一的扶贫模式来实施,某一种扶贫模式也可能有效的覆盖扶贫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要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多种扶贫模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生效,同频共振,优势互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推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六)推进教育扶贫,斩断贫根,重塑理念,增强内生动力

治贫必先治愚,教育就是治愚的一剂“良方”。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以教育为基础的扶贫工作,旨在提高贫困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教育扶贫要突破传统扶贫中直接给予贫困户物质和金钱造成的依赖心理,要从小抓起,提升边缘化地区的教师待遇,提供较好的学校校舍和良好的师资力量,提升人力的资本,同时要重塑价值理念,唤醒贫困群体自立自强、不等不靠的意识,强化贫困群体技能培训,但切忌凭主观臆断进行的那些不符合农民需求,不适宜当地发展的技能培训。

五、结语

目前正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除了采用已经形成的扶贫开发模式外,还应该根据脱贫攻坚战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必须要有新的策略。无论是选择已有的扶贫开发模式还是创新新的扶贫模式,都应该以调动贫困户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积极发展符合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作为主要渠道,扶贫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大力的投入资金到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中来,构建“政府、社会、企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开发共赢机制,紧跟时代最强音,唱响社会主旋律。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