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解题技巧分析

2019-02-20 11:13:2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语句题目

徐 凯

(浙江省象山县殷夫中学 31570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初中教育的教学要求逐渐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属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性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主要能力,是推动学生长远发展的重点素质能力.对此,探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解题技巧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处于快速改革阶段,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主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育中对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知也在不断地深入化,这也充分发挥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核心素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本身具备核心素养活跃、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特征,教师应当充分应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教材当中大多数的学习内容都是与生活相关,这一类内容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引导学生习惯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将生活经验化为学习工具.丰富核心素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独特的学习风格,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目的.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解题技巧教学策略

1.启发学生表达思维,奠定能力基础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与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不断地尝试,为学生提供可以表达的内容,从而促使其逐渐掌握表达的技巧与方法.在教学中,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围绕课堂提问作为训练的基础依据,并以思维训练作为主题,实现预定好思维的方向,尤其是思维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等,预先沟通好知识的联系枢纽,并充分应用教材进行问题质疑,从而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

例如,在《代数式》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有意识地安排文字语句翻译成为代数式的训练题目,但是对于法则实行翻译的例题与训练题目并不多,对于这一情况,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的达标思维,可以将运算法则逐一采用符号的方式进行翻译.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以应用符号表达,可以采取下列三种训练方式:1.若a>b,b>0,则a+b=|a|+|b|.若a<0,b<0,则a+b=-(|a|+|b|).2.若a>0,b<0,|a|>|b|,则a+b=|a|-|b|.若a<0,b>0,|a|>|b|,则a+b=-(|a|-|b|).若a>0,b<0(或b>0,a<0),|a|=|b|,则a+b=0.3.a+0=a或0+a=a.借助这一些运算法则的翻译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实现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从而实现解题技巧的持续提升.

2.强化理解教学,突出解题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对于问题当中某一个符号的理解不清晰,导致无法及时解决问题或解错题.例如,在教学“-(-1/2)-2+|-1/3|”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明确题目,将整个算式当做是一个符号语言的表达,以此实现题目的解决,按照语句的含义需求获得最终的结果.想要弄清楚语句的含义,便需要先解释语句当中的相关词语,如“-(-1/2)=1/2,|-1/3|=1/3”,这样的算式可以直接转换成为“1/2+(-2)+1/3”,进而获得其中语句的要求结果.再例如,在方程“-[-(-|2x-1|)]+3x-5=3”解题过程中,语句中的关键词应当为“[-(-|2x-1|)]”.因为这一词相对比较复杂,所以解释应当分步骤进行教学,一方面按照相反数的意义获得“-|2x-1|”,之后按照绝对值进行解释获得“-|2x-1|=-(2x-1),x≥1/2或2x-1,x<1/2”,之后便可以顺利解题.对于这一种教学方式,其优势在于解题过程中学生对于符号、数字意识更加突出,同时对于难点可以实现更加自然的分解,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突出问题,培养解题思路

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借助问题实现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探讨以及交流互动当中,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推动作用,借助问题引发思考,促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达到解题技巧的持续提升.

例如,在“已知点P(x,y)是圆(x-3)2+(y-4)2=1上的一个点,求y/x的最值”.对于这一题目,学生可以借助参数方程或直接应用圆点性质的方式解题,但是解题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同时解题时的易错率比较高.对此,便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解题,让学生通过问题形成应用其他方式创新解题的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k=y/x,让题目转变为求直线y=kx的斜率范围问题,然后再引出解决题目问题.学生也可以按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妥善性的思考,通过极差、平均数等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实际的案例对不同数据、平均数的偏差等进行分析并最终获得答案,在这一思考探讨的过程中便是借助问题实现递进性的推导,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问题的解决而不断地进步,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持续性提升.

综上所述,伴随着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手,以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在初中数学教育中需要对于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与学习能力培养作用的突出,高度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采取多种趣味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强化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以及应用训练,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稳定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语句题目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重点:语句衔接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54
精彩语句
解析几何中的解题技巧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