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菲菲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上海 200070)
入户抢劫作为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全感的多发易发刑事案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的重点。尽管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法)分别在2000年、2005年及2016年先后三次出台有关“入户抢劫”的相关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但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入户”的界定依旧颇受争议,难达共识,有时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和刑法的保障功能。
案例一:2013年12月29日,被告人顾某、雍某经预谋,以嫖娼为名联系被害人李某并获知其住址。20时许,顾某、雍某结伙至李某的住处,诱骗李某开门后进入室内,对李某实施捂嘴、捆绑双手等暴力行为,并以喷雾剂喷瞎双眼相威胁,逼迫李某交出全部现金。在李某的哀求下,雍某将部分现金还给李某,共计劫得3000余元现金及价值1635.4元的苹果牌ipad mini型平板电脑一台。顾某在雍某先行离开后,又从雍某还给李某的现金中劫取600元。2013年12月30日,被告人顾某、雍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均如实供述了上述主要犯罪事实。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两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入户抢劫”。一审宣判后,顾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两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一般抢劫而非“入户抢劫”,并依法作出了改判。
案例二:被告人金某某从网上获知化名“小玉”的卖淫女周某的信息后,遂萌生借嫖宿之机抢劫钱财之意。2009年3月8日20时许,金某某携带封箱带、布条进入周某家中嫖宿,至3月10日9时许,金某某趁周某裸睡之机,手扼周颈部,将丝袜塞入周某嘴中,再用封箱带封住其嘴,用布条反绑其双手,并殴打周某身体,要其交出财物。后金某某从室内床垫处劫得人民币500元、信用卡1张及价值人民币3330元的笔记本电脑1台。一审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金某某的行为构成“入户抢劫”。一审宣判后,金某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上述两起案件的事实十分类似:被害人均是卖淫女,被告人均是在入户之前产生劫财动机,并以嫖娼为名平和地进入到被害人住处,入户后均实施暴力胁迫行为劫取到了财物。但是,如此情节相似的两起案件,判决结果却截然相反,其争议焦点就在于“入户抢劫”的认定上。
汉语词典将“户”定义为住户、人家。可见,通常来讲,“户”是指人们长期且固定的家庭生活场所,是“家”,是“住宅”,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信赖感,它强调一种家庭关系和封闭空间。但刑法意义上的“户”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承载着对户内居住人的人身、安宁的刑法保护功能,因此,不能简单地和“户”的通常含义等同起来,且要与相近概念有所区分。首先,刑法意义上的“户”不仅包括作为财产所有的房屋,也包括人们长期固定租用的房屋,还应包括人们为了维持生计而临时搭建的简易建筑物;刑法同样保护非家庭成员但因恋爱、节约生活成本等原因而共同居住在同一套房屋内的“户”;兼具生活与经营双重功能的场所有时也应视为刑法意义上的“户”。其次,刑法意义上的“户”应区别于“室”。“室”是一个物质概念,只要是四面封闭的房间都可以称之为室,例如办公室、旅馆、学校、商店等。可以说,“室”的外延比“户”更大,“室”具有“户”的封闭性特征,但不全具有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功能。在办公场所、娱乐场所或无人居住的建筑物内抢劫,均可称之为入室抢劫,而在他人生活起居的“户”内抢劫,由于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安宁都会被侵害,因此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比入“室”要大很多。
目前对“入户抢劫”中“户”的权威界定,来自于最高法的三个司法解释。一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出台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明确“户”是指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二是2005年出台的《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从功能和场所特征两个角度对“户”进行了进一步界定,即“户”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特征的,也可认定为“户”。三是2016年《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2条,对抢劫兼具经营和生活功能的场所如何认定“户”着重进行了说明:对于部分时间从事经营、部分时间用于生活起居的场所,在非营业时间认定为“户”。对于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生活场所应认定为“户”;如场所之间没有明确隔离,非营业时间应认定为“户”。
显然,从立法本意上看,法律法规对“户”的规定越来越具体和明确,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性也越来越强。刑法意义上的“户”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功能特征是“供他人家庭生活”,场所特征是“与外界相对隔离”。其中,功能特征是户的首要特点,它为人们家庭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提供条件。人们长期在一个固定场所居住生活,进行家庭活动,对该场所独立享有、使用和支配,免受他人干扰和窥视。户的场所特征“与外界相对隔离”强调:“户”是一个封闭场所,为人们提供独立的与外界隔离的私密空间;“户”具有“独立性”,能够独立用于生活起居等家庭生活功能;“户”具有“排他性”,非经户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入内,它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保障人们的隐私权和生活安宁。
对于“供他人家庭生活”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有观点认为,“供他人家庭生活”是指具有血缘或拟制关系的亲属组成的家庭成员相对固定地居住在一起。本文不同意此观点。对于现行法律对“户”的界定,既要依据立法精神和立法意图,也要从本质上去理解和解析,不能囿于规定本身的字面涵义。笔者认为,功能特征强调居住者自身日常起居活动的私密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立法意图来看,入户抢劫被规定为抢劫罪八种加重情节之首,其目的在于加大对“户”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住宅权利的保护力度,而并不是出于对家庭关系、人身关系的特殊保护,不应因房屋内居住的人员是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成员,还是不具有亲属关系的居住者而有所不同。例如,现在很多高校针对博士生设有“夫妻间”,夫妻双方都是本校博士生的,可以申请在“夫妻间”住宿学习。如果将“家庭关系”作为“户”的要素的话,显然这个学生宿舍就成了刑法上的“户”,行为人A非法侵入这间宿舍抢劫了500元,成立“入户抢劫”。但如果一年后这对夫妻学生毕业了,这间宿舍住进两个没有夫妻关系的同学,行为人B非法侵入这间宿舍抢劫了10000元,却不能认定成立“入户抢劫”。行为的性质完全一样,抢得更多的B反被判得更轻,让人难以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户”的“供他人家庭生活”这一特征,既指具有血缘或者亲属关系居住者的住所,也应包括无家庭关系却有亲密感、归属感和家居性的居住者的住所。
1. 合租房
合租,也即所谓的“户中户”,目前在大型城市中比较常见,是传统居住方式的必要补充,尤其是有利于缓解大城市居住资源紧张的情况。它指的是多人租用同一套房屋,该房屋通常有若干个卧室,各承租人单独租用各个卧室,共用过道、客厅、阳台、厨房、卫生间等卧室以外的区域和设施。合租房是否可以成为入户抢劫中的“户”?首先,前文已有所论述,“供他人家庭生活”并不绝对要求“户”内居住的人员具有血缘关系或者亲属关系,也就是说,并不限于住所必须为同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生活所用,只要居住者在房屋内进行具有私密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起居活动,长期同处同一个屋檐下形成较为稳定、相对熟悉的共同生活,也应视为刑法所保护的“户”。其次,合租房的各承租人对各自租用的卧室享有独立、排他、自由使用和支配的权利,这和人们在自己的家庭中享有的权利无不同之处。因此,合租房的卧室一般可以成为刑法所保护的“户”。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抢劫行为发生在客厅、阳台等共用空间时,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争议比较大。笔者认为,虽然合租房的共用部分与各承租人独立的卧室相比具有一定公共性和开放性,但是这些部分仅限于合租人使用,也具有排他性,只是这种排他性是针对合租人以外的人而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租人的卧室以及共用的过道、客厅、厨房等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居住环境,并且与外界相对隔离,与普通家庭住宅无异。因此,无论是合租房相对独立的卧室,还是合租人共用的过道、客厅等空间,均可认定为“入户抢劫”中的“户”。实践中已有支持笔者见解的案例。例如,2014年8月7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程某潜入上海市某区被害人杨某暂住处,窃取苹果牌4S手机1部及钱包1个,钱包内有现金人民币400元。后被进入房间的杨某发现阻拦,程某将杨某推倒在门外走廊上,继而二人发生争抢,程某当场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划伤杨某左手背部,后劫取财物逃逸。经鉴定,杨某左手第1掌指关节桡侧皮肤裂创,构成轻微伤。经查,案发地系一幢三层私人出租民宅,杨某与另一租客分别住在三楼的304室和303室,共用卫生间、厨房及室内走道,走道外有一铁门,将该区域与外界隔离。一审法院判决认定程某系普通抢劫,区检察院认为程某系“入户抢劫”并提出抗诉,分院支抗,最终二审法院认定程某系“入户抢劫”,依法作出改判。可见,在本案中,程某在合租房过道上实施的暴力行为,被认定为在“户”内实施。只要能够满足“供家庭生活使用”的功能特征和“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特征,合租房整体上均可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户”。
2. 群租房
对于群租房的定义,目前尚无全国性的明确规定,只有少数大城市(北上广等)有一些地方性规定,明令禁止并对其进行约束和管制。根据北京和上海的“5平”“2人”政策,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或者出租房间居住人数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就构成群租。群租对于一套房屋的入住人数没有限制,成员不固定,具有流动性,出租人通常通过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布局,改变房间本来的用途,对房屋进行分割,以分隔后的小间或者床位为单位对外出租,往往在消防、治安、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群租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出租人将一套房屋的卧室、客厅、阳台等分隔成若干小间,各小间之间相互独立,甚至每个小间单独使用一扇门,按间分别出租;另一种是出租床位,出租人在一套房屋的每个房间均布置多张床位,按床位分别出租或者整体出租,同一房间可以住多人,此类群租房常常被用作员工集体宿舍或者经营家庭旅馆。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群租房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户”,理由是:群租房本身不受法律保护,是法律取缔的对象,加之群租房封闭性和私密性较差,难以认定“与外界相对隔离”。笔者不同意此观点。笔者认为,在群租房里面生活的以低学历、低层次、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人群居多,他们对城市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却生活在城市的夹缝之中,对这部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刑法保护的必要性。所以,对群租房是否能够成为刑法所保护的“户”,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第一种类型的群租房,即分隔成小间出租的情况,除不能满足人均面积大于5平方米及居住人数不超过2人的要求以外,在性质上类似于合租,实际上是一种“准合租”,每个小间比较独立封闭,相当于合租房里独立的卧室,租客在小间内自由生活起居,同时与房屋内其他租客共用客厅、卫生间等公用区域,因此,“准合租”情形的群租房可以成为刑法意义上的“户”。而对于第二种类型的群租房,即出租床位型群租房,由于这种群租往往为互不相识的若干个人同居一室,床位比较密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承租人往往难以有封闭性和私密性可言,基本上属于半公共场所状态,该房屋不再具有“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特性,一般来说难以认定为受刑法保护的“户”。总的来说,不能因群租房存在本身的非法性,而断然否认刑法对租住其内的人员的保护。在国家相关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低收入群体租房问题难以缓解的情况下,在界定群租房能否成为“入户抢劫”中的“户”时,应给予“群租房”足够的重视和宽容。
3.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是集体宿舍的一种特殊形式,司法解释规定在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户”的两个特征,也可以认定为“户”。因此,对于学生宿舍可否认定为刑法所保护的“户”,可以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高校“夫妻间”或者仅住一到两人的单间宿舍,以及几室一厅的套房学生公寓(每个卧室住一到两人,客厅等其他区域共用,类似合租的布局),这些形式的学生宿舍基本上具有“家”的功能,人数少,人员组成比较固定,居住者的私密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比较强,宿舍与宿舍之间相对独立,与居民普通住宅区别不大,对外界来说具有排他性和相对隔离性,这些具备了功能和场所特征的学生宿舍可以认定为“户”。另一种情形的学生宿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集体宿舍。这种形式的学生宿舍往往是每间宿舍有多张床位,每间宿舍一般均配有门锁,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由于居住人数比较多,宿舍来访人员混杂,难以阻止他人随意进出,易受他人干扰,排他性和与外界的隔离性都比较差,因此,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集体宿舍一般不能成为入户抢劫中的“户”。有观点认为,比起进入私人住宅抢劫,针对手无寸铁甚至尚未成年处于弱势的学生进行的抢劫,其主观恶性和危害性并不较进入私人住宅抢劫小,理应受到刑法更为严格的保护,将学生宿舍纳入刑法所保护的“户”中。笔者认为不然,从立法本意上讲,户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特征决定了人们一旦遭遇入户抢劫就会处于一种孤立无助的状态,很难寻求外界的帮助,而学生宿舍由于人群密集且有宿舍管理人员,宿舍内的人如果受到抢劫行为侵犯,比较容易被发现并寻求到救助,其社会危害性同入户抢劫相比要小得多,因此不宜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户”。当然,学生宿舍安全与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的学生生活管理部门还是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均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及采取紧急防御措施,为学生宿舍安全做好保障。
4.“商”住两用房
根据2016年《指导意见》的精神,对于兼具经营性和家居性的商住两用房的性质的理解,应根据行为人实施抢劫时该房屋所处的状态确定其是否属于“户”。一般来说,当处于营业状态时,不应视为“户”,处于歇业、休息状态时,就属于“户”。笔者认为,上述规定中的“营业”应理解为合法的经营活动,司法实践中争议比较大的是将非法营利活动(例如卖淫、赌博等)和家居生活合二为一的房屋如何定性的问题。非法营利活动自身大都比较隐蔽,往往利用自己的家居生活做掩护,没有明确的标识,不允许他人随意进入,具有极强的封闭性,表面上看似乎是符合“户”的基本特征。但究其实质,当行为人在供自己家庭生活的起居场所实施非法经营活动时,其功能特征和场所特征均发生了转变,不宜再认定为“户”。以本文篇首的案例为例,被害人的住处,既是其日常生活起居之地,又是其用于卖淫的场所。一般来说,当没有嫖客进入时,该处所由于是供被害人家庭生活之用,具有封闭性和私密性,应当认定为“户”;而当有嫖客进入后,该住所实际承载的功能转换成了用于非法经营的卖淫场所,此时便不再具有“户”的特征,一般也不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户”。但此结论也并非绝对,这种非法经营与居住功能兼具的场所可否认定为“户”,也要根据行为人入户的真实目的来判断其状态,后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目前理论界对入户抢劫中“入户”的目的要求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入户抢劫与在户内抢劫的区别仅仅在于抢劫故意产生的早晚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二者的危害程度,故二者没有本质区别。所以,至于怎样进入户内、以什么目的或名义进入户内,不是法律关注的内容。司法实践中,只要查明是在户内实施的抢劫行为,就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第二种观点认为,“入户抢劫”的法条表述,就意味着行为人入户是为了抢劫,只有以抢劫故意入户后实施抢劫的,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第三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以非法目的入户后实施抢劫的,都成立入户抢劫。第四种观点以最新司法解释为代表。2016年《指导意见》规定,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入户后实施抢劫,包括入户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的,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因访友办事等原因经户内人员允许入户后,临时起意实施抢劫,或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的,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对于上述四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没有将“入户抢劫”和“在户内抢劫”区分对待。行为人以抢劫为目的非法侵入被害人住所实施抢劫,往往有所预谋并进行了工具准备和犯罪设计,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和客观危害性显然大于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行为,因此两者不能等同;第二种观点是抢劫目的说,这种观点将行为人以抢劫以外的犯罪动机入户一律排除在入户抢劫之外,对入户行为的范围限制得过于严格,有违立法本意,不利于保护被害人权益和打击犯罪;第三种观点又过于笼统,没有注意到在有些情况下(如行为人以卖淫嫖娼、赌博等违法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进行违法活动,而后临时起意实施抢劫),不宜将转换为非法经营场所的他人住所认定为“户”,从而构成“入户抢劫”;笔者认同第四种观点,认为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等违背被害人意志的目的侵入他人住宅后实施抢劫的,均应当认定构成入户抢劫。即使不以犯罪为目的,而只是出于一般违法目的,只要是“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而入户,而后实施抢劫的,均可认定为入户抢劫。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纵观先后三次有关“入户抢劫”的司法解释,2000年《解释》规定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2005年《意见》规定进入他人住所必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2016年《指导意见》规定得更为具体,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入户后实施抢劫的(包括入户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转化抢劫的),均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但因合法原因经户内人员允许入内后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包括临时起意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转化为抢劫的)除外。《指导意见》还规定,入户盗窃、诈骗、抢夺后,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在户内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构成“入户抢劫”。显然,由“抢劫行为”到“抢劫等犯罪”,再到“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并明确规定几种转化型“入户抢劫”,这些变化反映了立法逐步适应犯罪变化和打击需要的一种趋势。《意见》中的“等”字说明入户目的不应仅限于抢劫犯罪,《指导意见》则进一步将入户目的扩大到了“侵害户内人身、财产为目的”,并且这种侵害行为不限于以犯罪为目的。可见,入户目的的范围越来越大,打击面越来越广,对“户”内人员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强。
其次,有人认为,以抢劫为目的入户抢劫的行为人主观恶性,较之以其他犯罪目的进入户内临时起意抢劫的主观恶性要大。事实上,行为人若以强奸、故意杀人等其他侵害户内人员人身安全的恶性暴力犯罪为目的入户,后又临时起意实施了抢劫行为,其主观恶性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是入户后临时起意抢劫,如果行为人是基于报复泄愤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等侵害户内人员财产安全的非法目的闯入他人住宅,又临时起意在户内实施抢劫,行为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原因虽然不是抢劫等犯罪目的,但综合主客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住宅、人身和财产权利均造成了严重损害,与先有抢劫故意而后入户抢劫造成的危害结果区别不大,其主观恶性也并不亚于典型的入户抢劫犯罪。
第三,入户抢劫之所以法定刑加重,首先是因为“入户”本身的非法性侵犯了他人的住宅安全。因此,如果行为人经过户内人员的允许合法进入到户内,入户时没有犯意,进入户内后临时起意抢劫的,不构成入户抢劫。例如,行为人是天然气维修人员,在经被害人邀请或者允许后,提供上门检测服务,在户内服务过程中,由于发现户主一人在家,其家中设施华丽、用品奢侈,遂临时起意抢劫户主的财物,这种合法入户后临时起意的抢劫行为比预谋犯罪的主观恶性要轻。因此,将此类行为排除在入户抢劫之外,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但是,假如行为人在入户前就有了抢劫的犯意,以天然气维修人员的身份进入被害人屋内实施抢劫,属于以欺骗方式入户,如果被害人知道行为人的真实目的,断然不会允许其进入屋内。这种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入户方式是“平和”的,但依然应当构成入户抢劫。
此外,如果行为人以赌博的违法目的进入到兼具非法经营赌博和家庭居住功能的他人住所中,而后临时起意抢劫被害人钱财,由于行为人进入该场所是经过户主同意的,并且此时该场所实际承载的家居功能临时转换成了用于非法经营的场所,不能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户”,因此无法认定入户抢劫。并且,虽然行为人入户目的是违法的,但并非“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从这个角度讲,也无法认定入户抢劫。回到篇首的案例中,在行为人进入被害人住所之前,被害人并未从事卖淫活动,此时房屋主要用于家庭生活,且并非对外完全开放,符合“户”的特征。而行为人借嫖宿之名行抢劫之实,为了侵害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权利,人为将被害人家居功能的住所转换成非法经营的场所,实则是用此违法目的掩盖犯罪目的,因此仍应以入户抢劫予以认定。
“入户抢劫”,顾名思义,抢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2005年《意见》和2016年《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笔者认为,对“户”内这一要求,不能做过于机械的理解。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存在争议的情形:
一种情形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从户内延伸到户外。比如行为人甲为抢劫钱财于半夜侵入被害人乙的住宅,后通过实施暴力强迫乙至小区外面马路上的ATM取款机取款,在由乙的住所至ATM取款机的途中,甲始终将一把匕首抵在乙腰间,后甲在取款机旁边拿到钱款后迅速离开。又或者,甲在侵入乙住宅后,对乙实施暴力或者胁迫等强制行为,乙为躲避伤害抱紧钱包逃到户外马路上,甲的暴力行为也随之追随到户外并在户外劫取到了钱财。在上述这两种情况下,甲的行为对乙的住宅安全、人身和财产权利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暴力行为从户内一直持续到户外,虽然劫取财物的犯罪结果发生在户外,也应当认定甲构成入户抢劫。
另一种情形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从户外延伸到户内。比如行为人甲看到被害人乙女开豪车,便通过盯梢、跟踪的方式企图到乙女家中抢劫财物,乙女发现后试图逃脱,甲对乙女实施了暴力行为强行跟随到乙女家中取财。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甲对乙女的暴力行为始于户外,但在跟随乙女回家的过程中一直使用暴力相威胁,被害人乙女不仅人身和财产权利受到侵犯,住宅安全也因甲的暴力强迫跟随“入户”行为而受到了侵犯,这种情况也应认定甲构成入户抢劫。
另外,对于转化型抢劫中,比如,在入户盗窃时,行为人在户内窃得钱财后被户主发现,转身逃跑,户主紧追,直到追上时行为人对户主实施了暴力行为抗拒抓捕。此种情况下,暴力行为发生在户外,还可否认定入户盗窃转化为入户抢劫?笔者认为,从时间上看,从窃取财物到被发现再到逃跑被追上后实施暴力,整个行为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从场所上看,行为人尚在户内时就被发现,转身逃跑后户主步步紧追,整个过程都可以视为是犯罪现场的延伸,并且,“转身逃跑”就是转化行为的起点,该起点动作在户内,符合“当场”性。因此,此种情况下,应当认定转化型入户抢劫成立。
综上所述,在认定“入户抢劫”时,要综合考量对“户”的界定、入户目的的“非法性”以及抢劫行为场所的特殊性。现有法律不可能穷尽并完全解决现实中碰到的各种复杂案情,应从立法精神和立法本意上去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审慎利用法律,精准司法,又要严厉打击犯罪,维护公平。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有效打击抢劫犯罪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