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斌,闫学良
(南山集团 轻合金冷轧厂,山东 龙口 265706)
板形是衡量铝板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大多数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1]。南山CVC6辊冷轧机带材边部的板形控制手段是通过HES系统把热油喷到带材边部相对应的工作辊区域上,利用热油和工作辊面间的温度差传热,提高该区域工作辊身的温度,改变热凸度,从而缓解紧边问题[2]。多年来,轧机在轧制3104罐体宽料过程中带材边紧的现象尤为明显,由于热油介质是煤油,从安全方面考虑油温不高于103℃,由于油温控制能力受限,达不到理想的工艺控制要求,因此在轧机出口导带板下安装高效电磁加热设备用于轧辊局部加热,这样可以有效补偿轧辊中部边部的温差,这对于提高带材的板形有着重要意义。
电磁加热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采用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3],对轧机工作辊边部感应加热后,边部区域的温度可以快速达到与轧辊中间区域相同的或更高的温度,使其局部轧辊升温膨胀,增加该区域的轧制压力,改善带材变紧的现象[4]。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能够快速提高轧辊边部温度,同时反馈控制加热功率,3s~4s达到全功率输出;使其直径膨胀,提高边部的轧制压力,从而解决硬质合金边紧肋松问题。
加热头定位装置安放在轧机出口导板下方(图1),对出口侧下工作辊加热。带材边部加热头定位机构由油缸及其附件、气缸及其附件(小气缸和大气缸)、直线导轨和加热头固定支架组成。油缸驱动加热器头沿带材宽度方向移动(单侧行程520mm,满足带材1000mm~2000mm),油缸为内置传感器式,移动精度1mm;大/小气缸驱动加热头向轧辊辊面方向靠近(行程140mm),大气缸由位置传感器定位;小气缸由前/后两限位定位,实现辊面与电磁头之间的间隙定位(间隙3mm~5mm)。
图1 加热头定位装置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heating head positioning device
电磁头机械定位功能通过液压缸拖动实现横向移动,PLC控制逻辑通过给定的带材宽度实现自动寻边定位功能,由伺服控制加热头液压缸移动,液压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泵源采用原高压液压泵站,减压后供液压阀站,加热头宽度定位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由系统根据板形辊给定宽度计算边部位置,伺服阀与位置传感器闭环控制精确定位。
图2 液压控制原理图Fig.2 Hydraulic control principle diagram
加热头横向移动同时需满足:(1)机架内机械位置连锁,系统无急停、快停;(2)轧辊边部加热功能投入;(3)大气缸和小气缸都在缩回位置;(3)轧辊转速为0;(4)出、入口侧带材张力检测为0;(5)边部加热装置纵向定位未运行;(6)板形系统下发新的横向移动位置。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主操可在线实时修改调整,通过板形系统发送新的横移位置值后, 加热头横向移动装置会根据新的位置值自动调整。
加热头气动控制主要是实现大、小气缸的纵向移动,由6个气动控制阀,4个压力比例阀实现控制。气动控制原理如图3所示。大气缸的前进、后退回气均经过节流阀控制,避免动作过快。
图3 气动控制原理Fig.3 Pneumatic control principle
现场加热头纵向位置校准条件如下:(1)满足机架内机械位置连锁,系统无急停、快停;(2)轧辊边部加热功能投入;(3)加热头横向定位完毕,等于板形发送的设定位置值;(4)主机轧辊转速为0;(5)出、入口侧带材检查光栅检测到带材;(6)轧辊辊缝闭合;(7)无穿带模式、无升速模式、无最小模式和恒速模式。
穿带过程中,第一次穿带结束后,机列处于静止状态时,轧辊边部加热装置开始运行纵向定位,在定位过程中不允许起车,直到定位校准完成后,再按下穿带按钮,出、入口张力建立,才允许起车生产。
进线变压器的容量为45kVA,进线电压由轧机现场MCC柜提供,变压器将输入的三相380VAC电压转化为三相230VAC的输出电压,主要为加热柜提供进线电源,而加热头则由装在加热柜内的功率调节模块进行功率控制。功率调节模块和加热头冷却采用液体冷却,由自动恒温油冷却器输出一定温度(最高35℃)的水或其他液体(如煤油),以保证整个带材边部加热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现场操作箱主要用于现场手动操作,运行时需要选择到手动运行模式,主要用于:(1)手动、自动模式选择;(2)操作侧和传动侧大气缸前进、后退;(3)操作侧和传动侧小气缸前进、后退;(4)操作侧和传动侧加热头水平方向左、右横移动。
操作台主要用于生产时对工作辊边部加热装置进行控制,(1)加热柜合闸、分闸操作;(2)选择是否投入边部加热装置;(3)允许加热确认;(4)加热头功率输出值修正;(5)加热头气缸定位操作。
首先一级系统与板形系统进行VIP通讯,一级读取板形系统加热器的模式(自动、手动和等待)和加热头功率的给定值;发送给板形系统加热器的自动请求、加热器的状态、加热器投入以及加热器的功率实际值。
轧机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调控板形试验卷(罐体料)在精整线切边完成生产,其中电磁感应加热49卷、热油轧制44卷,(同规格)罐体料轧机在线板形对比,图4为热油喷射投入时的在线板形,图5为电磁加热投入时的在线板形,通过比较发现,电磁加热的卷材在线板形边紧肋松得以改善。
图4 热油轧制在线板形Fig.4 On-line shape of hot oil rolling
图5 电磁加热在线板形Fig.5 On-line shape of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精整切边后离线板形对比,卷材1M0845C0B1电磁加热离线板形,切边后板形值19.3I;卷号5M8445C01C热油轧制离线板形,切边后板形值28.5I。通过采集板形值对比,电磁感应加热板形值主要集中在8.9I~28.1I,热油轧制板形值主要集中在17.9I~34.9I,总体分析电磁加热较热油轧制的板形值效果明显。
(1)通过工业试验证明,当使用12kW加热头加热30mm宽度的轧辊表面时,热头3s~4s即可达到全功率输出,可使轧辊在30s内产生10μm~15μm的直径膨胀(投入运行验证数据),增加轧制力使带材边部减薄,改善边部过紧现象并减少断带故障,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用带材边部加热装置后,有效解决了边紧肋松板形缺陷。使用该装置后轧制速度提高20%,同时带材整体板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2)该设备属于冷轧机新增装置,在设计上原有热油系统设备保留;实现电磁加热方式与介质(煤油)方式快速切换使用,为检修处理提供冗余时间。电磁加热设计总功率35kW;相比热油喷射方式每年可以节约电费约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