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内容本土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9-02-16 17:07黄子天
关键词:温病医家流派

黄子天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后期综合性提高课程,是以阐明和研究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医学流派和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得以提高。

目前《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编写、课程安排均以古代学术流派与名医的讲解为主,虽然能整合理论与临床提高学生对中医学术的思辨能力,但缺乏与当今临床现实的衔接,未能体现各校中医学术特色及各地临床实际。

地域性医学流派研究是当今中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旨在发扬中医因地制宜学术理念,分析各地证治方药特点,在理论上丰富中医学说一源多流的学术内涵,在临床上指导各地临证实践。

有鉴于此,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增加地域性医学流派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有利于探索学习中医学术流派与古代名医学术,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对当地临床特色的认识。

一、地域性医学流派简介

1.研究内容

地域性医学流派由于空间的接近,人文、社会、历史背景相似,在学术观点、思维方式上也容易一致,面临的疾病谱、病证特点也相似,故而容易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中医学术主张。例如:新安医学、岭南医学、孟河医学、永嘉医学、钱塘医学、龙江医学、海派医学等。

地域性医学流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整理研究彰显本地区医家、医著、学说等成就;二是探讨中医各流派在本地区的发展,本地区医家对中医各流派的学术传承与发挥。三是本地区独具地区特点的证治特色。四是本地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及名医工作室、流派建设。五是本地区多发常见病的诊治特色,优势病种的建设。

2.引入《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的意义

鉴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难以培养学生运用古代名医学验指导当今当地临床实践的现状,有必要在授课中增加地域性医学流派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医各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学习本地区医家对中医各流派的学术传承与发挥,了解中医学术如何在当地因地制宜,了解本地区独具地区特点的证治特色,了解当地或本校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优势病种建设,提高对临床实践的理论学习,为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二、《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内容本土化的实践

基于以上理念,考虑地处岭南,故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引入岭南医学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种中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旨在讲解不同医家学术思想在岭南地区当代临床中的应用、岭南地区医家对中医不同学术流派的传承。

在中医学本科境内班《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安排上,由于只有48 学时,教学内容本土化主要体现为:在讲解古代医家学术时,通过介绍岭南地区名医运用该医家学术主张诊治岭南地区疾病的经验,使学生接触到古代名医学术在岭南地区临床实践的本土化特点。如讲解李杲脾胃论时,引入国医大师邓铁涛对该理论的认识,介绍邓铁涛运用脾胃论诊治重症肌无力、慢性胃炎、低血压等疾病的经验。又如讲解张介宾重视温补肾脾的学术主张,引入岭南名医罗元恺点校研究张介宾《妇人规》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何运用张介宾学术主张以诊治岭南地区妇科疾病。再如讲解叶桂阳化内风说,引入岭南地区清代名医潘名熊《叶案括要》对该学说的总结、发挥。通过这些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可加深学生运用历代名医学说诊治岭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理解。

在中医学本科境外班《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安排上,由于有64 学时,教学内容本土化主要体现为:在中医学本科境内班《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增加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选介,引导学生探讨中医学术流派在岭南地区的发展特点、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内涵。如在讲解完温病学派的内容之后,安排4 个学时讲解岭南温病学术流派的内容,在综合展示岭南温病各家学说的文献基础上,讲解内容包括岭南温病学术源流、岭南医家对温病经典学术的传承、岭南医家对温病学内容说的影响、岭南医家辨治岭南温病、岭南温病的特点等。通过这些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可加深学生理解岭南医家在温病经典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岭南温病形成了一系列的理法方药。

在中医学本科铁涛班《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安排上,由于该班种是学校的教改班,在《中医各家学说》48 学时之后的学期还开设《岭南医家医著选介》32 学时,该班种教学内容本土化主要体现为:在中医学本科境内班《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岭南医家医著选介》采用自编教材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在授课方式上,该班为小班教学,故采用学生分组汇报讨论与授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前几次课以授课为主,分别选择岭南代表性古代医家、现代医家、医著进行讲解,重点在于介绍医家、医著的研究方法。然后将学生分组,自愿加入岭南伤寒流派、岭南温病流派、岭南生草药流派、岭南骨伤科流派、岭南妇科流派、岭南儿科流派等组别,自行收集资料并做分析,旨在探讨岭南各流派的学术特点。每次课有2 学时共90 分钟,由一组学生汇报30 分钟,其他学生提问交流15 分钟,再由教师补充、点评45 分钟。待各组均汇报之后,安排2 学时对各组汇报内容进行总结,2 学时对当代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概貌做介绍。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深刻到中医学术理论与地域特点相结合的研究,是对中医“三因制宜”原则的具体实践,有助于拓展经典理论的临床普适性,有效提高学生对当地临床特色的认识。

三、《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内容本土化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教学理念。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内容本土化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研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符合课程的宗旨。应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理论结合临床为导向,提高临床能力为目标,在案例教学中体现本土化教学内容的理论内涵。如以当代岭南名老中医运用古代医家学术经验诊治临床常见、多发、疑难病为例,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中医各家学说》指导岭南地区当代临床实践。

关于教材、讲义。选用《中医各家学说》统编教材,在讲授相关章节内容时,将涉及到的岭南医家内容编成讲义发给学生,同时提供相关资料的书目给学生,布置课后自主学习任务。《岭南医家医著选介》仿照《中医各家学说》统编教材体例自编教材用于教学,并已入选人民卫生出版社特色教材系列即将出版为《岭南医学源流与名医学术精要》。

关于师资。在《中医各家学说》任课教师中遴选从事岭南医学研究者,尤其是研究方向与讲课内容一致者,以使教学更具前沿性与专业性,如安排从事岭南温病流派研究的教师讲授温病内容。同时邀请外单位对岭南医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参与授课,如邀请主攻岭南生草药研究的学者讲授岭南生草药流派,邀请附属医院科研处负责中医学术流派科研管理的学者讲授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关于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分组汇报讨论的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学到《中医各家学说》本土化的教学内容,也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与能力。

四、结语

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建设增加地域性医学流派教学,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在不同的班种教学实践中显示是可行的,也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通过《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中医主要医学流派和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也能对本地区医家对中医各流派的学术传承与发挥有所了解,理解中医学术如何在当地因地制宜,了解本地区独具地区特点的证治特色,使单纯的理论学习能够连接当今的临床实践。也有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撰写论文研究岭南医学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说明通过学习,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温病医家流派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