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
- 从“温病三焦”辨治紫癜性肾炎探析
机相符,故可从“温病三焦”辨治本病。临证治疗注重上焦邪犯肺卫治以辛凉疏风、利咽透热,中焦热盛血溢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下焦瘀热耗精治以逐瘀泻热、补肾益精,总以祛除邪热、活血化瘀、扶正固阴为本病主要治则,以期为中医临床辨治本病提供更多思路。关键词:温病;三焦辨证;紫癜性肾炎中图分类号:R6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5-0130-04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5期2023-06-17
- 《广瘟疫论》“下不厌早,汗不厌迟”思想探析
相似。”吴鞠通《温病条辨》曰:“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从中医药诞生至今,中医学者从未停止对瘟疫类疾病防治的理、法、方、药的探索。中医在数千年“抗疫”斗争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吴又可提出瘟疫:“非伤寒,属湿温二气合成,热而不冷……乃天地之杂气也……触人不可名状……中人人病,中物物伤”,将瘟疫与伤寒分而论之。其后世思想继承者戴天章在《广瘟疫论》中进一步明确伤寒与瘟疫在发病、辨证、治法上皆有不同,提出了温病时疫“下不厌早,汗不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4-05
- 温病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208)温病学是数千年中华民族积累的医学经典,一直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过去温病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与学生互动不足,拓展资源匮乏,学生对温病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不够扎实与全面,因此利用网络教学便捷、开放、共享等多重优势,采用线上的学习通、学银在线网络教学平台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形成优势互补。现就温病学混合式教学的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2023-01-10
- 伤寒、温病与现代医学疾病对应探赜
——兼与《论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一文作者商榷
统中医凭借伤寒、温病理论防控传染病的价值得到了新的证明和世界性关注。伤寒、温病“约等于”传染病的代名词又一次引起了学术界讨论。笔者在阅读苏芮、刘清泉《论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2]一文时,对其提出的“《伤寒论》是关于寒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辨证论治的专著”“伤寒和温病是外感热病两个互补的辨证体系,根据流感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寒性流感和温热性流感两类”的说法有不同认识,现结合COVID-19疫情和个人体会,予以商榷。1 COVID-19疫情下的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3-01-05
-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之首”之誉。在《温病条辨》里,首方亦为桂枝汤,但桂枝汤整体属性偏温,运用于温病唯恐失治误治,加重病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亦提到:“本论方法之始,实始于银翘散。” 故许多后世医家认为,吴鞠通是迫于当时社会条件、医界环境及《伤寒论》巨大影响力的压力,不得不在首方使用经方桂枝汤[1-2]。桂枝汤能否应用于温病,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查阅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发现,以“桂枝汤和温病”为主题词搜索,仅得到12条结果,且均为关于《温病条辨》中使用桂枝汤治疗温病的争
河南中医 2022年5期2022-04-21
- “胃系温病”理论探析*
0102)“胃系温病”是温病学中的重要概念,温病根据感邪途径及病理表现的不同分为肺、胃两系,“胃系温病”是有别于“肺系温病”的病理概念。“胃系温病”这一理论自温病伊始便存在,但其具体内容尚乏明论,历代医家各抒己见,代有发挥。随着温病学的发展,尤其是受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1]341等学术观点的影响,逐渐出现“肺系日彰,胃系日衰”的局面,时至今日“胃系温病”已少有提及。笔者基于文献研究展开相关理论探讨,探析温病肺系、胃系之异,进一步明确“胃系温病”的定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10期2022-03-03
- 国医大师梅国强治疗长期低热的经验
梅国强结合伤寒与温病学说,认为长期低热的主要病机有营卫不和、枢机不利、湿热弥漫,治疗上重视调和营卫、和解枢机、清利湿热,兼顾其他脏腑病症用药。或不拘主要病机,重新厘定,灵活施治,亦可退热。常用方剂有桂枝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温胆汤、蒿芩清胆汤等。 〔关键词〕 长期低热;营卫不和;枢机不利;湿热弥漫;伤寒;温病;梅国强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2021-12-23
- 国医大师刘志明辨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典型病案研析
,以“表里双解治温病”“重症关键在于祛邪”等为特色。刘教授心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远程会诊一线COVID-19危重患者。选方常用苇茎汤(《备急千金药方》)、杏苏散、白虎汤、生脉散、清营汤、猪苓汤、三消饮等经典名方,前、中期痰热严重选加黄芩半夏丸、贝母瓜蒌散、茯苓杏仁甘草汤的药物,恢复期加黄芪、西洋参等养护气阴。经治患者已经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无1例复发或核酸检测复阳。通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5-27
- 《经方实验录》葛根汤与太阳温病之关联
《伤寒论》虽言及温病,却无温病主方,因而谓其为缺方之残书,却不知葛根汤即张仲景治太阳温病之主方。江阴名医曹颖甫著《经方实验录》,其弟子姜佐景在该书按语中提出葛根汤为《伤寒论》太阳温病之主方,并称当今学者所谓的温病非仲景所谓的温病。《难经》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今人所谓的温病为广义温病,包括五者中的湿温、热病和温病,张仲景所谓的温病为狭义温病,故此称张仲景所谓的温病为“太阳温病”以示区别。仲景所说的太阳温病,其实就是指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2期2021-05-19
- 管窥《伤寒论》第六条“温病”*
型:中风、伤寒、温病。在之后的论述中,依次给出了中风和伤寒的治疗方剂和煎煮方法,甚至调摄事项。唯独温病,仅在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3])论及了温病临床症状和误治之后的表现[4],之后便未再提及。古文言简意赅,又缺乏方剂的佐证,使得此处的“
中医学报 2021年4期2021-04-17
- 基于培养温病学经典思维的教学改革探讨
教育的主要核心。温病学属于中医学经典课程,不仅对指导外感热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又兼具中医基础学科的性质,是中医临床各科的重要理论基础[2]。因此,学习好温病学对于学生的中医学术与临床实践非常重要。而当前由于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以及教学课时安排不足、教材内容繁多、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教学考核评价单一等因素[3],使得学生温病学经典思维不足,难以进一步主动深入学习温病原著,更遑论运用经典思维指导临床。故需要基于温病学的发展规律,结合时代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6期2021-04-04
- 中医名言拾粹
,一遭风露侵凌,温病作矣。春时不病,至夏而感,是谓热病。冬时不病者,寒水司气,虽蛰藏失政,而经络脏腑之热,究未如春夏之盛也。——清·黄元御《四圣悬枢·卷一·温病解第一·温病根原》温病之原,起于冬不藏精,伤其寒水之令,故春夏病感,必是内热。但冬伤于寒,春夏必病温热,而春夏之温热,不必皆冬伤于寒。其冬伤于寒而病温热者,自是内热,其不冬伤于寒而病温热者,未可定谓之内热也。病与温疫相同,而法亦无殊。其营郁热发,而又病于春夏之间,固无入脏生寒,用四逆、真武之证。然燥
光明中医 2021年3期2021-03-27
- 赵绍琴“保存津液,调畅气机”治疗温病学术思想探析
南250355)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临床上,其典型特征为热势较盛、传变迅速,并且极易伤津动血,是一类较为常见而又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温病的临床治疗多以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三焦辨证为基准,而具体治疗则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已故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绍琴教授以“保存津液,调畅气机”指导温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赵老是三代御医之后,深得家传,又师从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翟文楼以及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12-31
- “以证统病”中医思维模式在中医儿科出疹性疾病教学中的思考
性疾病均具有中医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特点和传变规律,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本文通过对基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对儿科出疹性疾病的认识、儿科出疹性疾病教学要点及“以证统病”的必要性进行总结,旨在将“以证统病”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医教学,培养学生建立“以证统病”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探讨中医教学方法的改革模式。关键词:以证统病;中医儿科;出疹性疾病;温病目前中医药本科教材临床课程编写体例均是“以病统证”,即在一个疾病的章节内分为多种证型,然而这种将中医的“证”隶
医学信息 2020年16期2020-09-22
- 浅议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的原因
的:探讨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的原因。方法: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查阅文献。结果:在自然因素方面,受明清小冰期的影响,人们的用药与饮食趋于温补而使体质偏阳,还存在着伏寒化温的现象,使温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而且自然灾害增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社会因素方面,饮食生活的丰富多样,食材的偏嗜和不同区域菜系味型对人群体质的影响,也容易形成湿热体质,明清战争的频繁发生,以及人口迁移造成的南方人口增多,都容易造成温病的发生,而温疫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则加深了温病学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8-06
- 从“逆传心包”角度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脏并发症
D-19)属广义温病的范畴,遵循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除了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心脏并发症。本文从逆传心包角度分析了肺炎相关心脏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并根据目前的诊疗指南总结其证候及治疗。原因可能与体质因素、疫毒致病力、失治误治相关,根据疫毒扰神、邪闭心包、心阳虚脱、气虚络阻证等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针药治疗,并针对心脏轻症提出了治疗建议。中医药应发挥在救治传染病和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尽早干预,全程参与。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温病;湿毒;卫气营血;逆
世界中医药 2020年4期2020-07-09
- 岭南温病古籍知识库构建的思路探讨
蕾[摘要] 岭南温病学是中医药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自晋代以降,古籍记载了大量岭南温病医家的学术思想与病案。将本体引入古籍数字资源中,可将散在的信息集中并使其具有关联性。本文在总结古籍知识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基于本体构建岭南温病古籍知识库的思路,包括信息提取和转换、自动语义标注、本体和本体知识库的构建,以及信息挖掘等,进而探索古籍中的隐含知识,实现古籍文献的知识提取、知识推理与知识发现。[关键词] 岭南;温病;古籍;知识库[中图分类号] R2-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1期2020-05-25
- 温病学的形成及温病的概述
宏蔚 吴智兵1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约2000年的发展历史及历代医家的努力,终于自成体系。温病学在发展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形成阶段以及发展阶段。1.1 萌芽阶段此阶段为战国至隋唐时期,在此期间,关于温病论述的著作主要有《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温病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素问·热论》中亦提到:“凡病伤寒而成温
光明中医 2020年20期2020-03-04
- 陈意温病临证三辨
州 310020温病是指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温病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性分为瘟疫和温病,前人有“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的说法。例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临床特征来看传染性强,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属于中医温病的“瘟疫”范畴,但究其致病性质,仍不出风暑湿燥等病邪的范围。温病根据发病季节分为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根据发病类型不同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根据病邪性质区别分为温热病和湿热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9期2020-01-10
- 张涤教授治疗川崎病经验拾萃
键词〕 川崎病;温病;张涤;解毒化瘀;清热凉营;养阴益气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9.02.016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最早于1967年由日本学者Tomisaku Kawasaki描述,好发于6个月~5岁之间的儿童,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有可能是一种遗传易感宿主针对感染病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9-10
- 温病教学中应用“以纲带目”教学法的探讨
,孙美灵,张思超温病教学中应用“以纲带目”教学法的探讨刘亚娟,孙美灵,张思超*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温病学是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对于中医药高校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温病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的困难性,“以纲带目”教学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体在温病教学中,主要分为以病为纲、以史为纲、以医家为纲3种方式。“以纲带目”教学法为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以纲带目;教学方法;温病学;中医药高校温病学是中医学经典课程,是学习中医学的必修课。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4期2019-01-28
- 关于《温病条辨》温病初起使用桂枝汤的讨论
003)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部代表著作 。刊行后一直受到后世的推崇和重视,被誉为“温病之津梁”,是中医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学习温病学的必读之书。惟上焦篇首列桂枝汤,引起很多医家的异议和反对,笔者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温病是否应该用桂枝汤,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对温病要有一个正确的概念而外,还必须再温习一下《伤寒论》及一些有关文献,对桂枝汤的应用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
医药前沿 2019年13期2019-01-04
- 银翘散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总结
流行性感冒可参照温病学理论来辩证论治,轻症可用银翘散加减方治疗。【关键词】流行性感冒;银翘散;温病【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4..02感冒在临床上大致分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两大类[1]。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症相似。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急、多发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鼻塞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4期2018-09-12
- 温病学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探析※
(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208)微信公众平台正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影响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人们可在微信平台上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实现全方位的沟通、互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问题、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温病学作为一门临床基础学科,其应用价值逐渐升高,而课时却未相应增长。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温病学,在课后辅助学生加强对温病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非常必要。与互联网结合,打造温病学微信公众平台可作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此,对温病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2期2018-02-09
- 温病透法治疗银屑病用药规律探析
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温病学派产生后使用透法与近代以前历代医家使用其他治法治疗银屑病证相关医案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对比。关键词:银屑病;温病;透法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0-0054-021 透法的历史源流明清时期医家治疗伏气温病重视“透法”,叶天士明确提“透邪”概念,随着伏气致病学说在临床的广泛运用,“透法”也在治疗伏邪致病的疾病中得到极大重视,当代医家叶霜认为“透”字,有两层内涵:一是要用透的方法,给邪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10期2017-11-06
-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36例
性腮腺炎;发颐;温病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103-02慢性化脓性腮腺炎,中医病名发颐,又称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阻塞性腮腺炎,是常见的涎腺炎症,主要病因是源于口腔的上行性感染,多发于一侧,也可发于双侧,主要临床表现为腮腺疼痛、肿胀;压迫腮腺可见脓液由腮腺导管流出[1]。笔者以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36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本院2014年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1期2017-02-17
- 论石寿棠治疗温病学术思想
齐论石寿棠治疗温病学术思想杜松,张宇鹏,于峥,郑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文章总结了石寿棠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从辨析温病伤寒、否认伏邪发病、温病的传变、温病的诊断和辨证、温病的治法等方面展开论述。石氏认为,伤寒与温病无论在病因和感受途径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并否认伏邪发病;在温病的传变认识上,亦本着吴有性之“九传”之说,并为之详作解释,认为虽有九传,但要认定三焦表里,传表者轻,传里者重;石氏推崇三焦辨证方法,重视鉴别诊断,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5期2017-01-27
-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医 论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又曰:热病者,伤寒之类也。此之言热病,乃冬令严寒,人触冒之,感而即病之谓,而非夏时暑病为热病之比。夏时热病,今夏至后,天令暑热炎蒸之邪,感伤于人,与冬时伤寒之热病,大不侔也。冬寒之热病,自表而入,夏暑之热病,自内而发。病不同时,故治法亦异。辛温发表与寒凉清解,有不可同日语矣。自王叔和序《伤寒论》而曰: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夏至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中医药通报 2017年3期2017-01-14
- 近三十年温病治毒法探讨
38)近三十年温病治毒法探讨时潇1,刘兰林2,张永根2,马占山1,陈庆伟1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38)关键词温病;毒邪;病因病机;治法温病治毒法是用于毒邪引起的温热疾病的治疗大法,据毒邪的特点将毒邪分为六淫化火之毒、疫疠之毒、温毒以及脏腑失调、内生热毒。根据其致病的病因病机将温病治毒法分为解毒法(包括清热解毒、清营解毒、凉血解毒、滋阴解毒、辟秽解毒)、泄热排毒法、开郁化毒法、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4-05
-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之我见
课】“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之我见赵琳曾婷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伤寒易伤阳气,故临床救阳而远阴; 温病易伤阴,故救阴而远阳。故众多医家常常忽略了“伤寒也应护阴,温病亦要救阳”这一重要思路。现从理论上谈及这一思路,望能为众医家提供帮助。方法以众多医家书籍文献为基础,从理论角度证实“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结果查阅古今书籍文献后,发现已有许多医家注意此思路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结论“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亦很重要,临床切勿忽视
光明中医 2016年4期2016-03-11
- 现代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新进展
00700)现代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新进展马晓北,孙彬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温病学于清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面对一些新出现的急性传染病和感染病,迫切需要中医药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药,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温病学重点围绕疾病范畴、伏邪理论、辨治理论、治则治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基于文献整理与挖掘的温病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提高中医对急性传染病和感染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水平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01-31
- 由《证治心传》的埋没看温病学派发展*
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 2.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由《证治心传》的埋没看温病学派发展*段润章2,张福利1,宋颖星1,马伯艳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 2.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证治心传》是明末医家袁班的临证随笔。其中的相关篇目清晰勾勒出温病诊疗纲要,对温病学的发展本应起到开创性作用,却由于战火未得刊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历史贡献。但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1-31
- 《温病条辨》脉诊探蕴
50355)《温病条辨》脉诊探蕴郭永胜,郭小云,张思超*(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传统上温病注重舌诊,相对忽略了脉诊的重要性。通过探寻温病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对于脉诊在温病诊治中的认识与运用,溯源温病脉诊,辨析温病脉象,鉴别伤寒温病,重视以脉测证,谨察独部脉象,从而构建了温病三焦辨证脉诊框架,亦确立了温病的脉证并治体系等,揭示脉诊在温病辨治中的重要的作用。提示医者在论治温病时,不可有“温病凭舌不凭脉”之偏见,即温病诊治重舌亦重脉。
中医药信息 2016年5期2016-01-27
- 银翘散方证分析与小儿温病
散方证分析与小儿温病施雷,王文丽110000 沈阳,沈阳市皇姑区中医院内科(施雷);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王文丽)【摘要】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创制的名方,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被称为“温病第一方”,在小儿温热病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方式,对历代小儿温病、银翘散古籍进行整理,阐释银翘散方义及其在小儿温热病证治疗领域的应用。《温病条辨》以银翘散治疗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太阴伏暑、心疟、阳明温病、暑痉、暑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3期2016-01-24
- “融入式”温病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曙光 宋健 曹宁温病学是属于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是中医的桥梁学科,其既具有基础课的特点,又具有临床课的特点,同时又因为它属于经典课程,所以初次学习这门课程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如何结合温病学的学科特点,从而提高温病学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中医院校温病学教学中的关键。所谓“融入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改为现在的“融入式”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温病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尝试融入模式的教学法,取得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2015-08-12
- 论文研究型下的《温病学》教学模式探讨
论文研究型下的《温病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目前《温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温病学》课程是中医的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治温病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保护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本科生的温病学教学方法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存在很多的弊端,如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以单纯的“满堂灌”教学,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机制,在一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2015-03-31
- 运用温病辨治理论指导痤疮治疗思路
政德 胡方林运用温病辨治理论指导痤疮治疗思路李鑫辉李雅婧苏丽清何宜荣黄政德胡方林【摘要】温病对于临床各科的的热证有成熟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痤疮属于中医学“粉刺”、“肺风”等范畴,本文遵循温病辨证论治原则及临床实践体会,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热在营分、血热炽盛、气血两燔等角度提出痤疮辨证治疗思路,为临床论治痤疮提供启发。【关键词】温病;痤疮;治疗思路作者单位:41028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李鑫辉、李雅婧(硕士研究生)、苏丽清、何
环球中医药 2015年3期2015-03-21
- 温病学说在伤寒体系内发展的原因探析
沙410006)温病学说起源甚早, 其发韧并不晚于伤寒学说,秦汉以前医学古籍记载的温病学内容就相当丰富, 马王堆医书最早提到温病病名及其导引疗法。《黄帝内经》所言热病,即是各种温病的总称,并且涉及病因、病机、症状、治疗、预后等方面,对温病学说的建立,早已奠定了基础。 其中有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内经》立专篇论述热病,但在此基础上首先得到发展的却是伤寒学说,温病学说未能自立门户,反而包含在伤寒体系内发展,直到宋金以后才逐渐结束这种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温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3-17
- 伤寒、温病统一于《内经》之卫气营血
023)伤寒、温病统一于《内经》之卫气营血龚轩(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摘要]主要论述了卫气营血在伤寒与温病中各自的内涵、区别、联系及其对后世的意义,认为伤寒实为温病的基础,六经与卫气营血同源异流,互为补充。提出了应从实际出发,在临床实践中将伤寒与温病的理论统一,融为一炉。[关键词]伤寒论;温病;卫气营血;寒温统一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外感疾病的治疗树立了标杆。明清以来,温病学说兴起,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自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36期2015-02-20
- 浅谈养阴法在温病各阶段中的运用
徐由立摘要: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养阴生津法是温病治疗中重要而又富有特色的一种方法,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末,本文从文献的角度总结养阴生津之法在温病卫气营血以及温病后期不同阶段的具体运用及意义。关键词:温病;养阴生津;治法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108-03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0期2014-12-01
-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初探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诸医家对此注解颇多,然未见有文对该句细细作解,文中从“耗阳说”、“伏寒说”、“潜阳说”三种说法探析“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发病机理。【关键词】 寒;温病;耗阳;伏寒;潜阳【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24-02“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词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与意相类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2014-10-27
- 《温病学》“教-学”两用案例库构建研究
10075)《温病学》“教-学”两用案例库构建研究郑秀丽,杨 宇,冯全生,郭尹玲,王浩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案例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中医院校《温病学》教学过程中,构建规范化的《温病学》“教-学”两用案例库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温病学》案例库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案例的筛选和分类等规范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教师和学生两用案例库的设计与实践等,通过数字化案例资源建设与共享,使“教-学”双方各取所需,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温病学》的教学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0期2014-03-08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篇”发病浅析
本伤寒杂病论》“温病篇”发病浅析陈绩锐,胡小利,艾 军△,马 丽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我国近代发现的3种《伤寒论》古本之一,虽对其真伪难辨,褒贬不一,然有不少医家持肯定观点。通过对书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理解,探析认识书中“温病篇”中发病相关内容,加深对该篇的学习和认识。《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温病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称“《桂林古本》)是近代国内发现的3种有别于宋本《伤寒论》的传本之一,又称“白云
西部中医药 2014年1期2014-03-04
- 刘赤选教授《温病知要》手稿述略
06刘赤选教授《温病知要》手稿述略张晓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已故教授、广东省名老中医、著名温病学专家刘赤选,于1965年著成《温病知要》一书,未能公开出版发行,手稿收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更全面了解刘赤选的温病学成就,本文对《温病知要》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揭示,并对该书的主要学术思想与创见进行分析,供当代温病学者参考。刘赤选;《温病知要》;手稿;温病学10.3969/j.issn.2095-5707.2014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3期2014-02-04
- 石斛合剂序贯方基础上运用温病理论指导加减治疗糖尿病
序贯方基础上运用温病理论指导加减治疗糖尿病洪佳祝 刘宏波 高长花 黄美珍 施 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08)【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涉及机体多个系统、多器官,晚期并发症多。口服降糖西药虽然有便捷和较明显的降糖特点,但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可能存在相对单靶点作用导致机体稳态失控而继发肿瘤问题。“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历代中医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但在消渴的病程中,血瘀贯穿始终,并呈现阶段性的热、痰。石斛合剂序贯方以滋阴益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2014-01-24
- 创新模式在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应用探析※
院中医临床医学院温病教研室,陕西 咸阳 712046)《温病学》创新教学模式是中医经典课程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多年来的经典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那么,如何在《温病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创新模式呢?我们认为应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教学条件,不同专业和水平的学生来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建立以来,温病学一直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它主要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病变规律和证治,具有临床课的性质,
河北中医 2013年9期2013-04-09
- 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珠,而且使伤寒、温病得到完美的统一。其中有论治温病之文计二卷七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分类证治,奠定了三焦辨证的刍型,出现了卫气营血理论的萌芽,并且将脏腑辨证运用于温病的脉因证治之中,为重新认识 《伤寒》详于寒而略于温之说提供了确切的注脚。白本中的温病学主要体面在以下6个方面:1 面影印月辨温病别于伤寒在中医理论发展中,自宋、金、元以后,医家们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其治也应有别。如金代刘完素据《内经》热病之说,倡 “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其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2013-01-31
- 岭南温病学科建设回顾※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广州510405)岭南温病学科建设回顾※曾征伦吴智兵刘亚敏彭胜权沈强徐秋英(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广州510405)岭南地区;温病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温病学是中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过去由于认识上不足,一直把温病学按基础学科对待,使这门原本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温病学的课程教学,年复一年地脱离临床而照本宣科,致使讲温病者不治温病,学温病的见不到温病。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关键是大胆改革学科归属的体制。1 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8期2012-01-29
- 浅谈《伤寒总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伤寒总病论》设温病专篇,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温病学的创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就该书有关温病学内容浅析如下,以求教于同道。1 遵古不泥古 设温病专篇庞氏对于古典医经颇有研究,其《伤寒总病论》多本于《内经》、《难经》的理论,并集隋唐医家之长,在阐述前人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借以纠正时弊,加惠后学,他能跳出伤寒论的圈子而另立温病专篇进行阐述,可谓其用心良苦。《伤寒总病论》全书共六卷,其中三卷专论温病,由此可见庞氏对温病的重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9期2012-01-28
- 宋代温病病因说对明清温病学形成的影响*
郝 军,严世芸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宋代是我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开辟新径的重要时期,无论在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我们通过对宋代时期医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发现,宋代医家们对温病病因的认识颇具特色,对明清时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6期2011-02-12
- 温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春130065)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在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是确立温病概念,鉴别温病与非温病的主要依据。这些特点对现代护理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就温病特点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1 不同致病因素特点温病是由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引起。温邪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伏寒化湿的温热病邪等。温邪从外侵袭人体,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2010-04-03
- 清代医家杨栗山学术思想探析
夏邑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临证中杨氏强调升清降浊,治法以逐秽为第一要义并兼以解毒,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介绍如下。1 治病须知大运辨随着对温病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自然界五运六气变化对温病发病的影响,受到清代医家的普遍重视。尽管杨栗山所处时代,运气学说中“六气大司天”观点尚未成熟,但杨氏于临证中已注意到大运条件与温病发病的关系了,他强调“治病须知大运”。杨氏的“大运”是与“主运”相对比而言,大运的变化周期是60年,主运却是逐岁而更。因为大运、小运变化周期不同,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2期2010-02-12
-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
王建康关键词温病条辨滋养肾阴治法肾之阴液耗伤是温病过程中的常见病机。温病大家叶天士曾谓“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滋养肾阴则是温病治法中的常用方法。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滋养肾阴有比较全面的阐述,笔者将其整理归纳为以下十法,以资临庆参考。
浙江中医杂志 2004年10期200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