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温病病因说对明清温病学形成的影响*

2011-02-12 10:26严世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天行温病医家

郝 军,严世芸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宋代是我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开辟新径的重要时期,无论在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我们通过对宋代时期医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发现,宋代医家们对温病病因的认识颇具特色,对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宋代医家在总结前人病因学说的基础上,对引起温病的“异气致病”说有更进一步阐述,对明清“疠气说”的形成影响极大;二是宋代医家认为温病除了由于感受寒邪的“伏寒化温”以外,另有“伏热温毒”说,从而把伏气扩展为伏寒和伏热两种,开清代温病学家论述之先河;三是宋代医家明确地把温病病因分为“伏气”和“新感”两大类,对明清时期温病“新感学说”的形成和病种的扩大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宋代医家的温病病因学说对明清温病学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分述如下。

1 “异气致病”说

温病的病因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其他病因,这种特殊的物质:致病传染性强,这在宋以前的医学著作中曾有所记载,如《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温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宋医家在总结前人病因学说的基础上,对引起流行性急性传染性外感热病的病因学说有了进一步阐述,并提出新的观点。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天行温病论》中认为,温病病因有“感异气而变为温病”。所谓异气是指有别于寻常六淫之气的特殊致病因素,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特点。庞氏认为,温病基本上可分为伏气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前者是因“冬时触冒寒毒”随时而变病,如春之“温病”,夏之“热病”,以及“中风、“湿病”、“风湿”、“风温”等,这种观点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机理是一致的;后者是四时感受“异气”而发病者,谓之“天行温病”。庞氏在《伤寒总病论·天行温病论》中指出:“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对于四时感受乖气(即异气)所致的“天行温病”庞氏极为重视,他认为人体若感乖候之后,伤及脏腑而成阴阳毒,根据孙思邈《千金方》所载四时五种阴阳毒,庞氏在病因方面进一步加以发挥,指出“自受乖气而成脏腑阴阳温毒者,则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攒,秋有白气狸,各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治疗各有各法”(《伤寒总病论·天行温病论》)。认为皆因“感异气而变成温病也”。对温毒五大证的治疗,他着眼一个“毒”字,使用大剂量清热解毒,辛温散毒之品,处方多以大量石膏为主,实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治温疫开了门径。另外,他还专立《伤寒总病论·辟温疫论》列举“疗疫气令人不染”方,有辟温粉,雄黄嚏法,千敷散等,体现出他治温病着重预防的思想。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庞氏认为这种异气的传染途径与伤寒从皮毛而入有别,是通过口鼻而入。他在《伤寒总病论·天行温病论》指出“凡温疫之家,自生臭秽之气,人闻其气实时以纸筋探鼻中,嚏之为佳。不尔,邪气入上元宫,遂散百脉而成斯病也。”至明末吴又可编著《温疫论》,提出“疠气”学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吴氏认为,温疫是感触疠气而引起;邪从口鼻而入,伏匿膜原,迨其溃发则有9种传变;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由此可见,庞氏“异气致病”说对明清“疠气”学说的形成影响极大。

2 “伏热温毒”说

“伏气”理论最早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至晋·王叔和在《伤寒论略例》中指出:“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以伏邪与否区分了伤寒和温暑的不同。宋代“伏气”学说有了深入的发展,是温病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解仲景脉说》指出:“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曰冬温之毒……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泄,至天气喧热,温毒乃发,则肌肉斑烂也。”说明感受非时之暖的冬温,伏匿后发则为温病,认为温病病因,除了《内经》提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由于感受寒毒的“伏寒化温”外,另有“伏热温毒”,从而把伏气扩展为伏寒和伏热两种。宋代随着医疗实践的经验积累,医疗理论的发展与细化,单纯的“伏寒化温”理论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庞安时“伏热温毒”而致病的论述,这对于单纯的“伏寒化温”理论是一种冲击,促进了“伏气”理论的变革,对后世伏气温病的探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伏热温毒”的提出,使不少后世医家打破了六淫为病的窠臼。清代医家刘吉人在《伏气新书》中提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气。”明确地提出非独寒邪伏藏化温,外感六淫均可感而不发,伏藏体内而成为“伏气”之始因,扩大了“伏气”之病因,拓宽了此类疾病的诊疗思路。

3 “感受时邪”说

“时邪”即为时令邪气,是发病季节的主气异常。宋代医家认为,温病的病因除冬季伏寒而发外,还有感受时令邪气而发病。郭雍在《伤寒补亡论》指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于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病。”明确地把温病分为伏寒和新感两大类,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亦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郭氏虽未直接提出“新感温病”之说,但对明清医家认识到春夏秋冬皆有感而即发的温病,有很大推动和启迪作用。至明·汪石山明确提出“新感温病”之说。汪氏认为:“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重订广温热论》)。”由此可见,汪氏之说并非首创。另外,郭氏提出的“感受时邪”说还扩大了明清时期医家对温病病种的认识,温病从仅指发生于春季的单一病种,扩大为包括一年四季多种外感热病在内的一大类别。很长一段时间内温病受《内经》影响,如《素问·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仅被看作是发生于春季的一种性质属热的外感热病;但自宋代医家郭雍提出:“冬不伤于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病”,至清代温病成为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如清·吴鞠通温病学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把温病病名的确立和命名,确定为主要是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主气为依据。温病以发病季节为依据的有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以时令主气为依据的有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还有个别病种如秋燥是根据发病季节(秋季)结合季节主气(秋季燥主气)而命名的。如明末清初喻嘉言创立秋燥致病新理论,认为《内经》中只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而没有论及燥气,不够全面,于是撰写《秋燥论》,补充了秋伤于燥之说,并自订清燥救肺汤治疗燥病的主方,这确是发前人所未发。由此可见,宋代医家郭雍提出的“感受时邪”体现了温病六淫致病说的历史先进性,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实即导源于此,并直至目前仍指导着临床的辨证与治疗。

综上所述,宋代医家通过分析总结温病病因,认识到温病与伤寒的不同,提出的这些不同观点与有益的探索,使明清时期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天行温病医家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更惜今日手中粮”等十二则
摆拍
羡慕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天行九歌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