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新进展

2016-01-31 06:53马晓北孙彬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温病文献理论

马晓北,孙彬霄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现代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新进展

马晓北,孙彬霄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温病学于清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面对一些新出现的急性传染病和感染病,迫切需要中医药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药,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温病学重点围绕疾病范畴、伏邪理论、辨治理论、治则治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基于文献整理与挖掘的温病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提高中医对急性传染病和感染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文献基础。

温病学;理论;文献;新进展

温病之说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代有论述,不断发展,明清以后名家辈出,多有专著,于此形成了温病学派,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温病学理论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原先对广大民众危害大、最常见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防疫措施的广泛实施,其多数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了极为显著的下降,有些传染病甚至已经绝迹。与此同时,新出现了许多中医古籍中尚无记载的疾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病,迫切需要中医药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药,这大大推动了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的相关研究。

1 温病学疾病范畴研究新进展

温病学所研究疾病范畴形成于清代,包括一年四季多种急性外感热病。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新发传染病,中医工作者在继承中医温病学关于疾病分类和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的中医温病病名。但是由于新发传染性疾病病机特点的复杂及演变规律的变化,很难将其归类为一种中医瘟疫病名。如SARS的中医病名有15种,包括时疫肺热病、肺毒疫、肺瘟、肺系春瘟等[1]。古代文献中“温病”“时疫”“疫疹”“湿温”等在不同角度与手足口病相关[2]。王乐等提出当今瘟疫病名以西医病名为主[3],杜松认为以现代传染病病名展开的专病研究拓展了温病学的研究范畴[4]。

2 温病学伏邪理论研究新进展

温病从发病学上分为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现代许多医家将急性病毒型心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列为伏气温病范畴,观察到这些疾病在发病之前多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至发病临床症状则多出现血分病理变化,应用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病情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时逸人认为,伏气温病内发证治分伏于血分和气分的不同[5]。丁宝刚根据伏邪的来源分为外感伏邪及杂病伏邪两类[6]。郝斌指出伏气学说和其他辨治体系的区别和优势[7]。赵冰洁等以伏邪学说为指导,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与中医温病学说的联系[8]。

3 温病学辨治理论研究新进展

温病学辨治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对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的深化与突破上。

田令群等提出,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进行研究,阐明温病卫气营血的病因、病理及其传变规律等方面的原理[9]。匡调元认为,卫气阶段是机体的功能失调,营血阶段是机体的物质损害[10]。于琦等发现针对温病辨证的研究主要是卫气营血辨证[11]。王乐等提出,当代瘟疫的传变不完全遵循温病理论卫-气-营-血或上焦-中焦-下焦方式传变,用卫气营血四类证候不能涵盖全部证候,大部分文献均采用脏腑辨证、卫气营血、八纲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综合治疗瘟疫[3]。杜松认为,当代瘟疫的辨证论治基本遵循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辨证方法,其共同特点是发病及传变迅速,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其病理传变不完全符合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规律。当代瘟疫辨证论治模式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转变,强调在辨病基础上掌握中医辨证特点,并且在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4]。

4 温病学治则治法研究新进展

4.1 截断疗法研究

截断疗法由姜春华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认为“先证而治是截断理论的核心”,“先证而治,就是先要掌握疾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料知预后,超前一步,在相应的证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治疗措施”[12]。目前,截断疗法已为学界和众多临床医生所接受,在治疗外感热病和救治一些危急重症,如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重症肝炎、脓毒血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临床应用截断疗法治疗温病应注重病因,强调采用特效方药截断疾病的发展、祛除病原。截断疗法不断扩展,汗散驱邪、苦寒直折、通腑攻下、活血破瘀、消解剧痛、截止亡血、降戢平逆、醒神开窍、扶正固脱等均被纳入截断疗法范畴。“截断”学说虽尚有不完备之处,但针对重症传染病这一独特对象,这种积极的治疗思想是可取的,是对温病传统治则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并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彭草云等提出截断疗法是对温病治疗的补充与发展,其意义在于强调直接针对病原,拔除病根,同时见微知著,早用包括清热解毒、通腑攻下等各种手段拦截病邪,防止病邪深入。但也要看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仍然是截断疗法的前提和基础,卫气营血辨证仍然是温病辨治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可滥用清热解毒药,妄投重剂也不是截断疗法[13]。

4.2 透邪法的研究

在温病治法中,透邪法一直得到古今诸多医家的重视,但全面系统地研究此种治法者比较少见。姜良铎认为,温病透邪法主要针对温邪内郁的病机而设,应用范围较广泛[14]。周志兴提出透邪法是温病治法的一种综合概括,非温病八法中的具体某法,但其内涵离不开温病八法的范围,其治法能在温病八法中找到相关点,并与他法能结合应用[15]。刘铁刚等认为,透邪是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贯穿于温病的整个治疗体系,体现了温病的治疗特点。透邪法对各类温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指导温病的临床治疗[16]。

5 基于文献整理与挖掘的温病学理论研究新进展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现存古今温病著作约1300种,其中温病、瘟疫、时病通论约330种,其他为疟、痢、痧、鼠疫、霍乱、麻、痘、白喉、喉痧等专病类著作。然而当前出版且流通较广的仅有二三十种,加上散见于各类丛书中的温病著作,总数大约也只有80种。此外,还有许多温病书籍仅存抄本或孤本,尘封虫蚀,濒于失传。为从古代医学文献中整理挖掘出诊治新发传染病有效的理法方药,一些学者对温病学古代文献进行了深入系统整理,重印、校注和译释了大量温病古籍,对一些温病重要概念和理论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在整理古代文献、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温病学专著以及名老中医研究温病的专著、医案、医话等。通过对古代温病学研究成果的传承来实现温病学研究的创新,有力地推动着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

5.1 对温病学文献的整理与挖掘

曹洪欣主编的《温病大成》汇集了明末以来历代重要的温病学著作,对现存的温病学著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为现代研究温病的学者和临床医师提供了宝贵的温病信息资源。该书顾及温病体系形成以前及在1949年以后有关温病研究的文献精华,补充了“现有温病学著作书目”。

5.2 基于文献整理与挖掘的温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

部分学者通过整理古代温病文献中名家专著、医案、医话来挖掘与发现治疗现代新发突发传染病或感染病的有效方药、用药规律及诊疗经验。鲁美君等研究宋至近代医案的证治规律和特点,发现热病初起温凉并用,表里双解应用较为多用[17]。司富春对《肘后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温疫论》等6部清以前不同时代医籍中有关温疫病的治疗方药和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18]。李丽华对明清温病学家用药规律的认识进行了综述[19]。张玉辉等全面整理民国时期温病医案,并提出以证候要素挖掘为切入点掌握证候要素的应证组合规律,是提高中医药治疗温病疗效的关键[20]。

李广浩等对《温疫论》的治则治法、下法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探讨[21]。林慧光等认为《温疫论》含有丰富的运用截断扭转法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和方法[22]。

刘景源对《温病条辨》一书的作者、成书背景、成书体例及学术思想进行了总体论述[23]。朱虹等总结了吴景源滋养胃阴的学术思想[24]。周瑞平把吴鞠通“治上焦如羽”总结成八法,并列举了临证的注意事项[25]。李培武总结了吴瑭下法中的8种病证分型,并对其下后的调理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护津养阴的重要性[26]。程方平等则从治法、方剂、药量、煎服法、饮食等方面论述了《温病条辨》中的治疗禁忌[27]。雷云霞等将《温病条辨》中方剂的用药种类、归经进行了统计,总结出“温热类温病养阴为主,以胃为要”、“湿热类温病以利湿为主,重在宣畅气机”的用药特点[28]。

王荣等对叶天士治疗温病的辨证及组方配伍规律进行研究,总结了63组常用药物配伍规律[29]。刘庆把叶天士治疗胃阴虚的思路归纳成甘凉法、清养法、酸甘法、甘缓法四法,并结合临床医案进行了分析[30]。

5.3 基于文献整理挖掘的温病学术流派研究

部分文献研究侧重于温病学源流发展、温病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形成等方面,对研究和完善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伟明等把《黄帝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认识进行了总结,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31]。刘景源就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及文献版本源流、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医疫病学与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温病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32-33]。余新忠则把清代江南地区瘟疫流行的历史及社会背景进行剖析,并结合当时温病学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论述[34]。刘兰林认为,疠气学说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理论,在温病病因学中独树一帜[35]。苗裕通过挖掘江苏历代医史文献资料,就江苏温病各家之说与流派问题作了深入探讨[36]。

综上所述,现代温病学重点围绕疾病范畴、伏邪理论、辨治理论、治则治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基于文献整理与挖掘的温病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提高中医对急性传染病和感染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文献基础。

[1]曹洪欣,翁维良.SARS瘟疫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

[2]邢向晖,张桂菊.手足口病古代文献相关病名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18-19.

[3]王乐,张华敏,曹洪欣.中医药治疗瘟疫的临床文献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6):521-523.

[4]杜松.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5]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5-184.

[6]丁宝刚,张安玲.伏邪理论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38-40.

[7]郝斌.伏气学说的源流及其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8]赵冰洁,马喜桃,钟森.从伏气学说辨治慢性乙型肝炎[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3):27-29.

[9]田令群,黄星垣.温病卫气营血研究的概况.方药中,许家松.名家中医温病汇讲[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112.

[10]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34-139.

[11]于琦,崔蒙.基于文献计量的温病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2):60-64.

[12]姜春华.扭转截断重祛邪,先证而治勿因循[J].中国社区医师,2003,18(11):21-23.

[13]彭草云,吴宇峰.截断疗法在温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4,55(11):972-974.

[14]姜良铎.试论温热病中透邪法的应用[J].陕西中医,1981,2 (6):3-5.

[15]周志兴.透邪法在温病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6]刘铁钢,张望,袁浡浓,等.透邪法在温病中的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1):778-780.

[17]鲁美君.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18]司富春.古方治疗温疫病药物分析[J].河南中医,2003,23 (6):13-15.

[19]李丽华.明清温病学家用药规律研究诠释[J].中医药学刊,2005,23(3):498-500.

[20]张玉辉.民国时期温病医案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规律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21]李广浩,陈昕琳,诸宁.吴又可《温疫论》治法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4):6-7.

[22]林慧光,芮立新.《温疫论》“截断扭转”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3):131-132.

[23]刘景源.《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7):22-24.

[24]朱虹,王灿晖.《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4):206-208.

[25]周瑞平.对吴瑭《温病条辨》中“治上焦如羽”治法的探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1):9-10.

[26]李培武.从《温病条辨》看吴瑭对下法的运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3):68-70.

[27]程方平,邢燕玲.《温病条辨》禁忌探析[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2):148-149.

[28]雷云霞,刘新,王孝先.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疗温病用药特点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6):46-47.

[29]王荣.叶天士治疗温病的辨证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30]刘庆.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对胃阴虚的治疗特色[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2):206.

[31]马伟明.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3,16(5):4-6.

[32]刘景源.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及文献版本源流[J].中医教育,2002,21(6):45-47.

[33]刘景源.中医疫病学与温病学的历史沿革—先秦至隋唐时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7):32-35.

[34]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5]刘兰林.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2):2-4.

[36]苗裕.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R254

A

1006-3250(2016) 01-0135-03

2015-05-27

马晓北(1970-),女(回族),宁夏吴忠人,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和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等。

猜你喜欢
温病文献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温病教学中应用“以纲带目”教学法的探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