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潇,刘兰林,张永根,马占山,陈庆伟(.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合肥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安徽合肥30038)
近三十年温病治毒法探讨
时潇1,刘兰林2,张永根2,马占山1,陈庆伟1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38)
关键词温病;毒邪;病因病机;治法
温病治毒法是用于毒邪引起的温热疾病的治疗大法,据毒邪的特点将毒邪分为六淫化火之毒、疫疠之毒、温毒以及脏腑失调、内生热毒。根据其致病的病因病机将温病治毒法分为解毒法(包括清热解毒、清营解毒、凉血解毒、滋阴解毒、辟秽解毒)、泄热排毒法、开郁化毒法、扶正抗毒法。
毒,通常亦被称作毒邪。常富业等[1]在诠释毒的概念时指出毒与邪有所不同,邪气蕴结不解是成毒的重要环节。在温病学中毒有不同的涵义,它可指病因(如热毒、瘴毒)、病名或病症(如丹毒、疔毒),同时在治法与方剂名中亦广泛出现(如清热解毒法、银翘解毒丸)[2]。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探讨病因病机。毒在温病发病中的病因病机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六淫邪盛,郁而化火成毒
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倡导六淫致病说,认为六淫邪盛化热化火,是引起温病的主要外因之一,风热、湿热、暑热、秋燥均属其范畴[2]。《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4]六淫之邪侵袭机体而发病,当邪气过盛,蕴结不解,而正气不足时便邪极而成毒,同时具备六淫与毒的特点,对人体造成伤害[3]。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言:“毒,邪气蕴蓄不解之谓。”由此可见,邪气亢盛剧烈或蕴结日久可化为毒。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言:“冬令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后发为温病。”由此可见伏邪亦可为毒致病。
1.2疫疠之毒
《内经》中曾记载一种特殊的物质为“毒气”,致病以传染性强、发病急、病势重、热势高、传变快、症候多猛烈为主要特征。吴又可认为此种物质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5],将其称为“疠气”。吴又可在《温疫论·应补诸症》中记载,“今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气也”,即可认为疫气即毒。研究疫疠之毒的致病过程离不开疫疠之毒的发生发展原因。《素问·五运行大论》曾记载:“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这说明气运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体,易引发各种疾病。《疫疹一得·疫疹案》中曰:“瘟既曰毒,其为火也明矣,且五行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曰相,内阴外阳,主乎动者也,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土遇之而赤,金遇之而熔,木遇之而燃,水不胜火则涸,故《易》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古人所谓元气之贼也。以是知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也。”这说明运气失常可衍变为火毒致病。且余氏《疫疹一得》记载:“疫症者,四时不正之疠气。夫疠气,乃无形之毒,胃虚者感而受之。”由此可见,疫疠之毒可由气运失常衍变为火毒,当胃虚可感火毒疠气发病[6]。
1.3温毒
温毒是由于感受温热时毒所引起的外感温病,临床除一般的温热症状外,多见局部红肿、甚至破溃糜烂等[2]。关于温毒的产生,有以下几个方面:伏邪蕴生温毒、久病酿生温毒、温病感毒合生温毒[7]。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记载:“烂喉丹痧发于冬春之季,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初起之时,频进解肌散表,温毒外达,多有生者。”观其治疗以解肌散表为主即可使温毒之邪外达,可见温热时毒属于六淫外邪,由肌肤腠理感而致病。
1.4脏腑失调,毒热内生
外邪、七情、饮食、劳倦等均可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主要表现为气机失司、蓄积内毒,脏腑积热蕴毒,饮食偏嗜、久而中毒[8]。《素问·六微旨大论》就有对机体脏腑气机运行失常导致“火毒”内生的表述,如“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若承制失常,亢盛即为毒邪,损害形体。毒热证候虽不像疫毒具有传染性,但可加剧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组织器官的实质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六淫火毒、疫疠之毒、温毒、内伤毒热均可导致温病的发生,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主要包含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想。根据毒邪致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发展,针对温热疾病中的毒邪,总结出解毒、泄热排毒、开郁化毒、扶正抗毒4种主要治毒大法[9]。
2.1解毒法
解毒法,即解除毒对人体损害的治疗方法[10]。解毒法在温病学中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并且在古代、现代的临床实践中也极为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解毒法应用可贯穿于温病卫气营血病机变化的始终[11]。同时这也是治疗温病的关键,抓住这个治疗关键,就有扭转病势的转机。
2.1.1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法主要应用于清解气分热毒,一般用辛寒、苦寒或甘寒之药以达清热解毒之效。如《千金》石膏大青汤(生石膏、知母、黄芩、大青、山栀、前胡、鲜葱白)主要应用于清解肺胃热毒,治疗热毒壅于肺胃证,临症可见壮热烦渴、面红、无汗、舌红苔黄之表里三焦大热。《洞天奥旨》卷十四中金银解毒汤(黄芩、黄柏、黄连、炒栀子、金银花)可用于治疗积热疮疡,焮肿作痛,烦躁饮冷,脉洪数大实,口舌生疮,疫毒发狂之证[12]。
2.1.2清营解毒法心主血属营,毒邪在气分未尽透时可进一步传里入营,出现心营热盛之证,临床可见灼热心烦,舌红绛,甚则出现热闭心包,症见神昏、谵语、痉厥等[11]。治疗上以清营、宣透、开窍、解毒为主以解除热毒。叶氏《温热论》记载“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方如清营汤、凉营清气汤,症见内闭心包者可加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神犀丹。
2.1.3凉血解毒法温毒之邪属火热之毒,极易进入血分,耗伤阴血,损伤阴津,血液浓缩,脉络阻滞不通,发为皮肤紫斑,颐肿喉痛,甚则出现痹症,热盛生风亦可发为痉证[13]。治疗除清瘟解毒之外,更要注重凉血散血、镇惊息风之法。叶氏《温热论》记载:“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薛生白说:“大进凉血解毒之剂,以救阴而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方如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
2.1.4滋阴解毒法温热之毒盘踞体内,可灼烧阴液,耗伤气阴,临床症见烦躁、疲乏、口渴、尿赤、舌红,临床治以滋阴解毒之法,药多以滋阴凉血之药为主。
2.1.5辟秽解毒法湿毒之邪多兼秽浊之气,弥漫三焦,易阻遏气机,壅塞机窍,阻碍脾之运化。治以芳香化浊、理气运脾,同时酌用开窍之药,以达辟秽解毒之效。根据湿热毒邪的致病特点,可将辟秽解毒法分为化湿解毒法和开窍辟秽解毒法[11]。当湿热毒邪壅于中上焦,临床症见身热不扬,甚则出现阳水,身发疮痍溃烂,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生姜、甘草)和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加减。
2.2泄热排毒法
泄热排毒即通过采用开泄腠理、宣通气血、通导大便、疏利小便等方法打开泄毒通道,以祛除毒邪于外[10]。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曰:“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14]根据不同的排毒渠道可分为宣肺透毒法、通下法和疏利法。宣肺透毒法采用清辛宣透之品如薄荷、荆芥、豆豉、苏叶等药物透毒外出,若伤及营分则可合用清营解毒法治疗。通下法采用苦寒通下之品使毒邪从肠道排出。疏利法运用疏利小便的方法迫邪从小便而出。
2.3开郁化毒法
情志抑郁日久,脏腑功能失调,致肝气郁结日久而化为火毒损伤人体,临床除一般热毒征象之外,更有明显情志不舒,胁肋胀痛,女性多见乳房胀痛,脉弦,治疗上则要清热解毒、舒肝理气。
2.4扶正抗毒法
温病中的毒邪不管是火热之毒还是寒毒[15],侵袭人体后均可破坏人体气血阴阳,使脏腑功能失调,最终耗伤人体正气,加剧毒邪对机体的破坏。《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6],治疗上要扶正与抗毒并进。尤其对于中医癌病,现代医家更加注重扶正,在疾病初期重在调理阴阳失衡,不必或不重在攻毒,阴平阳秘,何毒之患[17]。
通过上述对温病毒邪产生的病因病机及温病治毒法的整理认识,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及掌握温病治毒法的分类及其各自适用要点,进一步将解毒法(包括清热解毒、清营解毒、凉血解毒、滋阴解毒、辟秽解毒)、泄热排毒法、开郁化毒法、扶正抗毒法正确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等.毒的概念诠释[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6(9):1 897-1 899.
[2]邵文彬,朱丽红.温病“毒”邪初探[J].中医药学刊,2005,23(12):2 221-2 222.
[3]王文丽.毒热证浅析[J].中医儿科杂志,2009,5(2):7-9.
[4]赵昌林.论毒邪病因学说[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80-83.
[5]余甘霖.温热病高热证治浅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48-549.
[6]苏颖,岳冬辉,余师愚《疫疹一得》论疫特色[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45-46.
[7]蔡秋杰,曹洪欣,张华敏.“温毒”浅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6):7-8.
[8]李嘉庆,宋绍亮.内毒致病治法探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4):283-284.
[9]谷晓红,赵展荣.温病治“毒”法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6):11-13.
[10]周永学,张学文,郭谦亨.试论温病解毒法及其重要性[J].陕西中医,1986,7(11):483-484.
[11]周泽泉,李培荫.温病解毒治法之探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3):110-116.
[12]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3]陈永明.谈温毒三法[J].黄河医学,1994,3(4):49-50.
[14]张志斌.温病条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郭云协.疫毒证治并非清解温毒一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3(2):33.
[16]姚嘉麟,王青,许玲.中医治癌要法-扶正法的探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15(5):25.
[17]张静远,赵娟,周春祥.肿瘤中医认识探赜[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6.
(编辑:梁葆朱)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58(2016)02-0017-03
[基金项目]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资助项目(2012gxk063)
[作者简介]时潇,在读硕士,E-mail:1306895636@qq.com
[通讯作者]刘兰林,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lanlinli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