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莹 姜建斌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探索如何化解这一主要矛盾便成为了重要的新时代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实践活动,必须深入了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民美好的生活追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促进美好生活实现,勇担新时代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不断发展与改进中探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体现出我国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新的问题,人民的需求发生了新的转变,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思想领域的重要实践途径,应该不断探索主要矛盾转化下如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更注重满足人民的精神领域,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
二、美好生活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二者关系
(一)美好生活需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美好生活”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受众体,改革开放的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是一种多层次的生活。人民美好生活的多层次性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需要上,还体现在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上,对于高品质文化生活需要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方面,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各方面都不断发展和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党或者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人民,并不是针对某一类群体,思想政治是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方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摸索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路径,使社会各成员都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美好的生活需要是一个多元的集合体,这就使我国的许多政策与规定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人民的各方面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之转变,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会面临许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这些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式,不断拓宽新的研究范围,采用更加恰当的新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以积极正面的思想鼓舞人民,以正确价值观引领人们,使人朝着全方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更为准确与全面。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会的各方面会遇到诸多问题和阻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迈进,不断促进美好生活目标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諸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使许多问题凸显出来,阻碍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作用与功能未能完全体现出来。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不充分
方法运用不充分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方法运用过于粗糙,对多种方法的基本属性、功能和应用效果了解不充分,在一些方法运用上流于表面,一些问题应对上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够明显,在方法细化和连接处理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新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效果呈现更加灵活,但单纯的文本教学依旧存在,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育工具的了解和使用还是不够成熟,教育和科技的融合度不够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尽管多样,但在其运用上仍然以基本的几种方法为主,在方法选择上过于保守,使在社会矛盾转化的条件下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偏差。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往往过于保守和被动,没有根据受教育者的反映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与创新,教育者对许多方法必须因时因地不断调整,提升其教育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格式化”与“狭窄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般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时事政策的学习探究。大学教育中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对其他内容涉及较少。对于社会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时事政策的传播,涉及内容范围过于狭窄与片面。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涉及内容广泛,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依据以往的形式,对教育内容追求“程序化”。在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探索加深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拓宽其内容传播的广度,加深内容研究的深度,不断依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有针对性转变,使各方面内容都让人民有所了解与涉及,不能仅限于书本内容和基础知识,对各个领域都应涉及与了解。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社会生活脱轨
社会生活不仅只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受众面较为狭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表现突出的场域较为集中,主要是学校、军队及党团组织等对思想性要求较高,有组织纪律的地点,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较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更多的是以学术性文章为主,多体现为制度性及理论性的研究,实践性研究较少,使深入真实的群众生活、确切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缺乏更为直接的实践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中,真实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并付诸实践中,理论和实践更为深入结合在一起,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更能为人民群众服务。
四、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功能价值主要表现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人民的实际生活,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为现实。这就需要在新时代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使教育的主客体、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
(一)灵活使用多种教育方法
新时代需要运用新理论指导实践,用新方式教育人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种类繁多,但是对其使用还存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中对方法的使用过于“简单化”与“表面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社会理念较为复杂与多元、个体差异化明显,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方法的运用“精细化”与“准确化”,深入探究方法的本质特征与适用原则,对不同受教育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运用要不断加强“联合化”发展,多种教育方法结合使用。新时代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多种多样,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某种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用不能完全达到效果,必须加强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研究各种方法间的本质属性和有机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结合,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此外,也要不断探索各种方法的共同属性,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情境中可互通使用,使人民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
(二)整合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多种内容和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内容与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不断创新发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使原来分散化、碎片化的模式有所转变,使原来格式化的内容变为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多维整合的集合体,而不只拘泥于学校教材内容。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改变,教育者要根据人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增添新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凸显科学性和时代性;受教育者也要不断探索与学习,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全方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生活的各方面。
(三)深化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
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表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能仅专注于学术研究,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财富、利益的执着使人们的精神荒芜感与日俱增,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感召力,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作用,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实践活动必须在人民群众生活中不断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和报纸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群众化、公共化和生活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公共生活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習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张毅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
[3]宋芳明,余玉花.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2018(2).
[4]陈华洲,赵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理论教育,2019(2).
[5]平章起,王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J].理论与现代化,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