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战国策士的“辩”意人生

2019-02-14 05:55张红
青年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战国孟子

张红

摘 要:孟子和战国策士是战国时期两种不同类型的士人,在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诸侯善于任用“推一合十”的士人以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如此便有了王公贵族争相养士之风的出现。而孟子和纵横家作为战国时代“ 士”阶层的代表,都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或价值追求而奔走于诸侯之间,或理想,或现实。本文便是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展现时代对士人的不同选择。

关键词:战国;孟子;策士;辩

一、以“辩”为特色的政治文化背景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变革之际,随着新旧制度的不断交锋,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士阶层勃然兴起,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之一。其中,各阶层的士又代表各阶层的利益,提出社会变革的不同方案。他们之间互相攻击和辩论,“辩”成为战国时期的独特标志。《荀子·非相》认为“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孟子也分析过自己“不得已”的好辩。正是在辩的过程中,推动和成就了各家学说,使其不仅具有各自特点,而且共具“辩”的特色。

“辩”在战国时代,不仅表现为学术文化上的争鸣,也表现为政治生活中的游说之风。统治者招揽各方面人才,无论是擅长天下策略的学者,还是只有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徒,都有其发挥作用之处。而士人只有取得当权者的信任,才能够获得功名利禄。由此他们奔走列国,千方百计说服各诸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孟子》《战国策》两部著作,产生了孟子“极于辩博”的“与夫梁齐君臣之语”和《战国策》“逆探巧合,疆辩深语”的辩说。

二、孟子之“辩”

孟子为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作为儒学根基的“仁义”学说。韩愈的《原道》认为孟子是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并在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而《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是孟子的言论集合,其中“以仁为本”是主要倡导的思想。孟子把治国政策解释为“王道”与“霸道”这两种,并且根据儒家的标准推崇“王道”而贬斥“霸道”,认为王道的基本方式是推行仁政,且非常重视民心的向背,认为这是关乎天下得失的重要问题,总结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国君应有爱民之心,由此才能“天下咸服”。

孟子是位有理想抱负的士人,在诸侯纷争、合纵连横的时期,孟子在“仁政”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并努力将儒家的思想理念传输给各诸侯,并希望付诸实践。而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家各派都在诉说己见,于诸侯间奔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也开始周游列国,坚持不懈地宣扬他的政治理念,以求获得认可。通过《孟子》一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刚正不阿、无视王公大臣的理想主义者形象。正如胡念贻所说:“《孟子》中的孟柯,还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大擂者形象。”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如此浩然之气,正是孟子为文人士大夫所建立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气概。

孟子在一个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的时代下宣扬仁义思想,如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但仁义并不为各国急需,而富国强兵之术,则是各国维持社稷、雄霸天下的要务。追逐利益并无大过,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天性,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但若唯利是图,缺少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约束,社会便将陷入相互争斗之中,正如孟子所言:“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规范消失,不合周礼的倒行逆施层出不穷,这与竞相争名逐利有很大关联,此时的孟子清醒的看到缺失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因此,孟子不断游走于诸侯之间,以宣扬自己治国的理念,希望构建理想中的社会。可惜的是,诸侯认为民生固然重要,但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与之相反,怎样将其他诸侯国吞并,从而使国家迅速强大,才是各国君主最想要的,正因如此,巧言善辩的策士才是诸侯当下想要的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的思想理念固然不被君王接受,也很难推行。

三、战国策士之“辩”

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诸侯纷纷向天下招揽人才,以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策士们各自怀揣着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因此便游走各国,为各国当權者宣扬自己的思想理念。而当某一思想与君王契合时,其便能受到厚待,享受荣华富贵。若此思想理念不能得到某君王的认可,他仍然会游说其他诸侯力争实现自己的治世理念。正如《文心雕龙·论说》所言:“暨战国争雄,辩士云涌。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这种精绝的游说术,竟达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地步。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们之间的关系日趋功利化,并形成了“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士阶层不断通过解析时局、纵横捭阖以排解纷争、消弭祸患,因此便产生朝秦暮楚、搞阴谋诡计为能是的时代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还是为“利”所诱导:诸侯为争霸一方而厚待策士;策士们则为了提高社会地位、获得荣华富贵而为权贵奔走。战国策士都是不懈追求名利、不愿安贫乐道的士人,他们希望改变自己低下的命运。因而他们公开表现对名利地位的追求,认为“仁义”是虚伪之道,而“非进取之术”。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相反,策士们不但不会舍生取义,反而会舍身为利。

战国策士,善于人情世故,并能以利害打动人心,崇尚“权、利、术”之道,且通过三者配合以达到相应目的。例如,《楚策·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章,便是策士揣摹之辞的典型。苏秦为说服楚王合纵,详细分析合纵的有利与有害之处。通过利害相互对举,不断论述,最终获得成功。再如《楚策·五国约以伐齐》章,楚昭阳君为楚王解散五国盟约而献计,便从解析韩相韩公仲的心思出发,认为好利而恶难者,可以用利诱的方式应对,“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吾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能够如此透析,可谓直击要害,巧妙地达到目的。

策士们不再尊君畏神,也不再宣扬爱民理念,他们抛弃传统道德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并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所在国能够称霸诸侯,不断推进一统天下的兼并战争。例如,卫鞅在秦国的商鞅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吴起变法、李悝在魏国的李悝变法等。他们通过变法为各国经济、军事的突飞猛进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他们在各国发展的道路上承担着不可忽视重要角色,影响着诸侯国的前途命运。

四、理想与现实的交锋

“理想主义”的孟子,和“现实主义”的策士们,在动荡更迭的战国时代,奔走于诸国之间,对各诸侯辩说各自见解,以求获得信任。而诸侯们为掩盖争霸图强的目的,便对孟子待以重贤崇德的尊重,但对他的王道及仁政理念基本不感兴趣。与此同时,策士们的“阴谋诡计”之道虽然不是正人君子所为,但在那个时代确是务实之需,这便理所当然地出现了策士直挂六国相印的现象。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策士们声名显赫的时代。各诸侯国相互征讨、吞并以致出现“七雄”争霸的局面,在政治、外交等方面都具有错综复杂的情况。根据形势需要,策士们奔走游说于各诸侯间,巧言善辩,出谋划策,能够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中大显身手。他们多为功名利禄,继而朝秦暮楚或是见风使舵,周旋于各诸侯之间,为其出谋划策。纵横家中的苏秦、张仪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仅能够左右局势的发展,甚至会决定一国的存亡。

孟子虽然有着“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胸襟,“说大人则藐之”的精神气概,加上一身的才干,却不能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只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辩说来使诸侯动容,以此借政治的力量,间接实现自己的理念。孟子通过个人的力量,不断在诸侯间奔走游说,从而希望获得自上而下的教化效果,以求实现自己政治夙愿。作帝王师的冀望一直激励着孟子不断前行,“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虽“知其不可而为之”,但依旧不言放弃,向诸侯宣扬“仁政”理念。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兵家、法家和纵横家的思想才是最现实最有效的。而孟子的“仁政”思想很难会被诸侯所采纳。因而像孔子一样,孟子一生也都是在诸侯间奔走游说,却终究郁郁不得志。孟子之所以不被诸侯接纳,正是因为他的思想过于理想化,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他的思想是远在时代现实之上的,理想与现实存在过大差距,且保持着“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高傲,却“不见容于诸侯”,从而使孟子難以实现胸中志向。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在旧制礼法与新制改革的冲击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断交锋,前者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构架,而社会仍在不断进步,新思想及改革理念虽有不足之处,但仍是时代先进的理念,在不断地碰撞与磨合中必然会成为历史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猜你喜欢
战国孟子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麻辣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