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2019-02-14 07:40毕重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摘 要]现在高职院校在校生中,存在着大量自我认知模糊,自信心不足,对自身前途缺乏明确目标的现象。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国家全面倡导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运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方法,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养成健全人格、形成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教育之痛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18年,国内高职院校共计1418所;在校生人数为1133万人;占全国高等教育总人数的四成以上。高等职业院校为全社会提供了大量有知识、懂技术、踏实肯干、不断进取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对各个行业人才的需求。可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参差不齐(有应届秋考生、春考生、有中职生、还有三二分段学生等等)。这些来自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对我校应用外语学院应用日语专业的213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197名,结果显示当下学生的学业状况呈明显的多级分化情况,特别是“混日子,等毕业”学生占比最大,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属于此类。

其根源在于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不愿思考、不想讨论、只背诵答案就行的惰性心理。课上主动与老师互动的学生少,爱提问的学生更少,最终导致了陷入课上“教师一言堂,学生应声虫”困境。其次,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大多是父母师长代为决策,养成了学生过分依赖的恶习,同时也容易形成盲目从众的心理,也导致了独立的人格与思维行为习惯始终没有占据学生心理的主导地位。另外,由于高职生多因为高考成绩不佳、家人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缺乏认可等因素,对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很大,甚至有自卑现象。笔者曾介绍学生到朋友公司担任文员岗位,没去几天就辞职不干了,问起原因也支支吾吾,后来听说因为主管让学生给加班的同事订餐的小事没做好,学生就不辞而别了。这并不是个案,高职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自尊与自信的现象,刚有一点点小成绩,就很容易满足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甚至是很小的失利,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自暴自弃,陷人深深的自卑之中。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是因为在学生的青少年成长时期,没有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认为必须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了,要摆脱“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陋习,冲破专业教学与德育育人相互脱节的怪圈。通过我们的教育,在道德、人格和智慧层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养成健全人格、形成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这里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素质教育,下面一节我们就介绍一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情况。

2 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路

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事实上,我国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化素质教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们素质教育之路,指出了长期奋斗目标。

3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人的发展首先是人格的健全,这是所有公民的根本权益,并且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就要维护树立好“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必须要有一贯性、统一性要求,作为包含在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识教育恰恰可以为人格教育的提供培养思想和方法。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我国教育的实际,而通识教育是教育反思的产物,两者都是围绕人的本质需要,围绕未来社会对公民的要求,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具体要求都具有时代特征。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是素质教育包含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性,注重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向大学生倡导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体的需要,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手段的通识教育更加强调公民的人格教育,注重人心智力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涵追求都具有基础性和永恒性。

4 时不我待,通识教育正当时

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为了纠正不全面的教育观念,纠正偏重智育,单纯的以为教育就是教学,教学就是学习知识和技术,只要取得好成绩,顺利拿到学位,就能找到好工作,就可以成为人上人。这种教育的表现为功利主义,忽视了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长此以往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行通识教育,提出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主要是通过课程教育开展的,它的方法与途径是在课程教学中体现的,但它不以知识性、专业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为主导,而是以思想、精神与方法的培养为目标。通识教育是教育自我反思的产物,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教授指出:“大学教育面临着社会的种种挑战,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任务。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通识教育,正是大学维护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一种努力。”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出生率低下,就业难,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要面对的难题。当今网络学习知识方兴未艾的浪潮下,高等教育已经不是学习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大学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用合一、人文与科技整合,传授知识应同时兼具理想信念、创意思考以及实践能力等培养。因此,人格素養的塑造与通达知识的培育将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激励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爱党爱国,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J].北京教育,2017(06).

[2] 朱镜人.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和起源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07).

[3] 陈沛捷.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美育课程改革思路探究[J].文学教育,2017(11).

[4] 毕重钰.怎样应对高职学生自我认知偏差对其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外语专业学生为例[J]. 文教资料,2018(10).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