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查干湖渔猎文化探析

2019-02-14 07:40于林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0期

于林娟

[摘 要]查干湖渔猎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政治制度的完善促使了贵族阶级身份的转变,脱离牧业生产,而农耕文化的引进又改变了辽代游牧生活方式,两者促使了渔猎活动从生计的来源变成了贵族阶级的娱乐活动,进而演化成具有政治意义的宴会活动,使得渔猎地位提升,成为沿袭多年并不断创新的文化;渔猎前祭湖醒网活动是北方萨满教和中原佛教结合的产物;目前对查干湖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给查干湖带来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人地关系;查干湖;渔猎文化

[中图分类号]K289.46 [文献标识码]A

查干湖冬捕目前是中国北方唯一一个仍沿袭传统捕捞方式进行捕鱼的活动,这一活动是郭尔罗斯文化传承并创新的见证。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人地互动的结果,通过人地关系视角分析查干湖冬捕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查干湖文化的了解,对于查干湖的开发和保护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查干湖概况

查干湖意为白色的湖,位于北纬45度,东经124度,地处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交界地带,同时是松花江、松花江南源、嫩江三江交汇处和东北平原、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三原重叠处。一般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如今因查干湖冬捕活动而闻名世界。

2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查干湖渔猎文化

人地关系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由最初的天命論到环境决定论、或然论、适应论、文化决定论等,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学者还提出了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调控论,人地关系目标论。在查干湖冬捕这一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承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处处体现着人地关系。

2.1 查干湖的形成

查干湖的最初水源是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霍林河,由于查干湖所在的位置地形平坦,东面有青头山,使得排水不畅,因此霍林河流经此处后形成堰塞湖,即查干湖。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在霍林河上游建立了水库,拦截了大量霍林河水,使得查干湖水源不足,面积急剧缩小。当地政府为了重新焕发查干湖的活力,便启动了“引松工程”,动员民众挖渠引第二松花江水对查干湖进行生态补水,使查干湖成为了东北平原第一大淡水湖。可以说如今的查干湖因人类险些消失,但又因人类而焕发活力。

2.2 查干湖冬捕的历史由来

说到查干湖冬捕,不得不提辽代的“四时捺钵”。“捺钵”为契丹语,相当于汉语里的“行在”,即皇帝出行所居之处。“四时捺钵”便是辽帝四季转徙进行渔猎活动,居住定所。一般春捺钵设于适合凿冰钩鱼、射杀野鸭、天鹅的地方,夏捺钵设于山林间的避暑胜地,秋捺钵设于便于猎杀大型动物,如熊、鹿的地方,冬捺钵则设于不十分寒冷又便于射猎的地方。简而言之便是,春秋捺钵侧重于钓鱼和狩猎,夏冬捺钵侧重于和大臣商议国事,闲暇时狩猎。迁徙因时而变,所去之地、所猎之物都受地方条件的影响,这时的人类对自然充满着敬畏之情,严格遵循客观规律。

辽圣宗时期的都府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松嫩两河交汇处,湖泊众多,水草丰茂,鱼鸭众多,又有重镇长春州州城(距查干湖17公里,因捺钵而设,是辽国边城的军事要塞,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在此,使的查干湖一代湖泊成为春捺钵的必到之处。

政治体制的完善,贵族阶级脱离了牧业生产,渔猎活动成了贵族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因此渔猎成了春捺钵的主要活动。春捺钵地点一般在长春州(吉林扶余塔虎城)东北35里的鸭子河泺(查干湖在辽代的名称)。《辽史·营卫志》中记载称“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钩鱼开始以前先派人于河上、下游截鱼,以防逃散,如《燕北杂录》一书记载的关于钓鱼的细节:“虏主与其母皆设帐冰上,先使人于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令不得散逸,又从而驱之,使集冰帐。其床前预开冰窍四,名为冰眼,中眼透水,旁三眼环而不透,第斫令薄而已。薄者所以侯鱼,而透者将以施钩也。鱼虽水中之物,若久闭于水,遇可出水之处,亦必伸首吐气。故透水一眼,必可以致鱼,而薄不透水者将以伺视也。鱼之将至,伺者以告,虏主即遂于所透眼中用绳钩掷之,无不中者。既中,遂纵绳令去。久,鱼倦,即拽绳出之,谓之得头鱼。头鱼既得,遂相与出账于别帐作乐上寿。”

从人地关系的视角看,如今查干湖冬捕文化是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产生的。国家制度的完善不仅解放了贵族阶级,还改变了捺钵活动的性质,赋予了渔猎活动以政治意义。辽圣宗时期从中原引进的农耕文化地位已确立,丰富了当地的生产方式,农、牧、渔三种方式并存,而农业是最主要的食物来源,粮食充足、稳定,因此原本作为额外物资供给的渔猎活动变得更加不重要,而是成为了贵族阶级的娱乐活动,后又发展成了一种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体制,整个中央政府和各契丹首领、皇亲国戚借用渔猎的机会商量国家大事、增进友谊。“头鱼”(第一网中最大的鱼)也被作为吉祥之兆,款待重要首领。渔猎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成为捺钵中的主要活动,并随着冶铁业的发展,捕鱼工具和手段都得到了发展,单次单网捕鱼数量越来越多。

2.3 祭湖醒网仪式

“捺钵文化”从辽开始,到金代女真人,元代蒙古人,清朝满族人,直至现在的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人(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使蒙古人世代生活在了这里),在流传的过程中捕鹅活动渐渐消失,而增加了祭湖醒网的仪式。在元代已将捕鱼的时间定为12月中下旬至春节前的一个月,不得多一天。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春夏让鱼儿自由生长,冬季再进行有选择的捕捞。

祭湖醒网原来并不是一体的,而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祭湖”起源于元代,元代蒙古人征服金代以后,在游牧民族特有的对山水崇拜的思想下开始了祭湖,祭祀湖神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理念,以表达敬畏和崇拜,希望湖神能保佑民族安康,湖里每年都有丰足的鱼。而“醒网”仪式则是渔猎文化的表现,认为渔猎用的大网有意志和感情附着,仪式能唤醒大网,从而捕獲大量的鱼。两者之所以联系起来,是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

如今查干湖捕鱼前的祭祀仪式是北方和中原宗教结合的结果。北方少数民族信仰萨满教,中原地区信仰佛教,为了生计,在引入中原农耕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佛教。其中萨满教起决定性作用,而佛教起调和作用,现在的祭湖醒网仪式在湖神崇拜、自然崇拜的基础上,还有喇嘛诵经、查玛舞等。

3 结论

查干湖冬捕是该地居民与自然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1)查干湖的地理位置、地形因素、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使其拥有众多湖泊,鱼种繁多,野鸭成群,使在北方广阔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的辽帝到此进行春捺钵,砸冰垂钓,捕获头鱼,宴请各首领。

(2)辽代制度不断完善,是贵族阶级脱离生产活动,生产方式由游牧向农耕的的转变促使查干湖渔猎由额外食物来源变成了贵族阶级的娱乐活动,后又演变成了具有政治意味的宴会活动。冬捕的开始并不是因为食物匮乏,而是源于辽帝喜欢吃冬鱼,再此捺钵的时候,让侍从捕鱼来吃,并在头鱼有吉祥寓意的传统思想下,拿头鱼举办头鱼宴,并借此机会与各首领、邻国首领洽谈国事,增进友谊。在冶炼技术的发展下,各捕鱼工具也相继出现,使捕鱼规模变大,效率提高。关于当时民间此类活动没有记载,本文猜测,即使民间有也是个体式的,主要还是皇家的一种娱乐和政治行为。

(3)祭湖醒网仪式是北方萨满教与中原佛教结合的产物。在元代取代辽金的同时,给冬捕带来了祭湖醒网的仪式。这里体现了文化适应的过程,在游牧民族崇拜自然、渔猎民族敬畏鱼神的基础上,由于人口骤增,需要更多的粮食的情况下,便从中原引进农耕文化,当时的人们便以宗教为结合点,使牧业、渔业、农业三种生产方式并存。在引进农耕文化的同时,中原的佛教文化也随之引入,便有了现在查干湖冬捕上出现的喇嘛诵经、查玛舞等具有宗教色彩的活动。这时的渔猎文化开始普及到平民百姓。在渔猎方面也因宗教信仰的原因实行不用细网、规定捕鱼时间段的制度,并设有专门的机构,严格执行,比一般的生产方式更早地体现着和谐协调的发展观念。

(4)现在查干湖渔猎互动对查干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现代人因经济效益继续继承着这一生产方式,但查干湖周围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其为堰塞湖,虽有排泄口,但流通性相对较差,加上周围农业、石油开采和旅游等原因,呈现出中度富营养的状态,使湖里的鱼类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为保证每年冬捕的正常进行,会人为地向湖中投放鱼苗,然而这些鱼苗对原有野生鱼种有很大影响,甚至使原生鱼种消失。当地政府应该更加重视这个“最后的渔猎部落”的发展,才能使其发展的同时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晓岩.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冬捕仪式”初探[J].内蒙古艺术,2009(01).

[2] 赵荣斯,丁桑岚.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2(33).

[3] 王征.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