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北坤 ,陈 威* ,梁红宣
1.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2.蚌埠市武术协会,安徽蚌埠,233000
中华武术集儒、释、道、法、墨等多家思想于一体,融合了古代传统格斗、兵学和哲学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瑰宝之一。武术之功效甚大,古有演习武术者小以强身健体,大以卫国保家;当代演习武术,对于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人们体质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 “弘扬国学”“文化自信”“全民健身”等倡导下,传承武术文化、保护武术技法已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如邱丕相[1]、王岗[2]、郭玉成[3]、郭志禹[4]等人,针对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播、保护以及区域武术文化展开研究。
安徽淮河流域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尚武之风盛行,武术人才辈出,具有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如“遇春拳”创始人常遇春、拳勇有膂力的郭兴等皆为皖北淮河流域武林之名人。本文以安徽淮河流域武术文化为研究对象,在宁震编辑《安徽武术史略》《安徽省武术拳械录》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淮河流域9个市进行实地考察,较为深入地探究安徽淮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旨在呈现安徽淮河流域武术文化在社会进程中的真实状况,重塑淮河流域武术文化的集体记忆。
安徽淮河流域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自古就是南北文化的融合之地,该区域的文化从产生、发展到兴盛,都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在南方与北方文化的交融之中,就诞生出兵家之祖姜尚(今临泉县)、道家思想开创者庄子(今涡阳县)、法家先驱管仲(今阜阳市)、治世能臣曹操(今亳州市)、勇冠三军周瑜(今舒城县)、活捉关羽的吕蒙(今阜阳市)等数位能臣武将,为安徽淮河流域武术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早期淮河流域的连年水患等问题,使安徽淮河流域呈现出乱世必争之地、治世灾害之所的特点。据《淮河志》记载,近一千八百多年以来,安徽淮河流域接连发生较大的水旱灾害630余次,蝗、霜等灾害数十余次。在战乱时期,淮河流域成为兵家厮杀的军事要地,如垓下之战、宋金化淮为界等事件;在朝代更替时期,成为农民起义、群雄割据之所,如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以及阜阳、蒙城、涡阳等地的捻军起义。人民长期生活在匪患、流亡等常态之中,也进而导致了安徽淮河流域“民性勇武好斗、习拳练武之风”[5]异常盛行。因此,陈威教授曾提出“自皖北地区的经济与政治中心出现南北分化之后,此地‘结死党为游侠,轻死而易斗’的现象盛行”[6]。特别是近代蚌埠地区,持武斗狠的风气尤为浓厚,因其地横跨淮河两岸,水运交通便利而兴起了“打码头”文化,一言不合就拳脚相见,轻则流血、重则伤残。
接壤尚武成风的鲁西和苏西北的安徽淮河流域,在近代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各地区尚武成风。特别是在民国时期,随着“中央国术研究馆”的建立,全国各地区也兴起“强种救国,御辱图存”的武术活动。“安徽国术馆”(馆址设在安庆南门前议会旧址)也随之在1928年筹建,当时设有师资、研究、练习3个班级,每40个学员为一届,主要教学内容有少林拳、武当拳、太极拳、扑击、摔角、劈剑等。
在提倡“国术”的热潮下,安徽淮河流域的各市县也开始设国术分馆以及体育会。据1984年安徽省武术挖掘统计,安徽淮河流域各级市县国术分馆及体育会不少于16个。据相关文献以及调研所得,安徽淮河流域各级市县武术分馆及体育会总计12个(表1),在排除尚未统计或遗漏的情况下,与安徽省武术挖整统计基本上一致。而安徽淮河流域各市县武术分馆及体育会的构建,不仅推动了安徽淮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兴起,也激发了安徽淮河流域各市县人们对武术活动开展的热情。如在1930年,安庆市政举办了第四届华中运动会,王成美创编的一套配有“苏武牧羊”乐曲的太极拳表演,不仅吸引了众多民众前往观看,也使得江西、湖北、湖南等体育界人士对安徽武术运动有了重新认识。与此同时,“国术馆”还先后四次组织学员参加全国运动会及国术考试,并夺得射箭、劈剑等项目的好名次。这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之后,还邀请了“国术馆”的教员到各单位传授武术,就学人数更是多达2 000人。正是因为旧时的官方武术运动,促使日后的琅琊山、九华山、涡河等武术文化的形成。
表1 近代安徽淮河流域各市县国术馆及体育会统计表
注:源自蚌埠原武协主席梁红宣所提供的《安徽武术史略》《安徽国术馆概述》及访谈记录。
随着官方武术运动发展,安徽淮河流域的民间武术运动呈现出拳种繁多、门派林立的现象。据统计,在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拥有拳种30余种,代表人物40多位(表2)。如“江南一条腿”六安刘百川以刚劲有力、简单朴实的少林罗汉拳重创英国大力士而享誉一方;蚌埠开埠通航之后安徽心意六合拳流派的主要传入者宋国宾,“伙同袁家伍高徒郭九新、胡德山、房英龙在蚌埠形成了著名的拳门码头文化”[6];蒋至诚、颜景贤、马忠启等知名回民拳师,将回族特有晰阳掌、六合八法拳、查拳等拳种在回族民众中广为传播,促使亳州的回民武术文化自成一体;另外,回民著名拳师卢嵩蒿等人,将回族特有拳种心意六合拳在回汉民众中传播,促使回族与汉族武术文化的融合,加快了回汉武术融合发展。正是这些武术精英推动了安徽淮河流域武术文化进入全新的发展局面,并不断丰富淮河流域武术的整体文化内容。所以传承至今的淮河流域武术文化中,就包括民间著名的蚌埠拳门码头武术文化、阜阳回汉武术文化、亳州回族武术文化等。
表2 近代安徽淮河流域各地域拳种及拳师统计表
注:源自蚌埠原武协主席梁红宣所提供的《安徽武术拳械录(一)》《安徽武术拳械录(二)》《安徽武术拳械录(三)》《安徽武术拳械录(四)》《安徽武术史略》及有关地方志。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复苏并发展,民间传统武术因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开始日渐失落。特别在当代,随着老一辈拳师的逝去以及练武习拳人群的减少,一些优秀的武术技法、拳种逐渐遗失。如蚌埠宁震老师传授的五法八象拳、阜阳方端敬的五音八卦拳、宿州徐明远的四门螳螂拳、亳州褚金龙的龙爪拳、合肥方纯生的五通气功拳等名噪一时的拳种已濒临绝迹;当年威震蚌埠码头的宋门心意六合拳、胡门大洪拳、房门岳王拳、回门关东拳等四大拳门也是威风不再,虽然不可否认宋门心意六合拳仍是蚌埠发展较好的拳种流派,但是回门关东拳、房门岳王拳却是极少有人在习练,胡门大洪拳在乡镇村庄以及晨练场上已很难寻觅其踪影,与曾经四大拳门所设拳场数百遍及蚌埠、周边城市近数万码头工人争相习练相比,相差甚远;作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的宿州砀山县,发展情况更为堪忧,乡镇村庄等民间习武人群难以寻觅,甚至会步入取消“武术之乡”称号的尴尬之境;淮南李德明所传入的满江红拳,在现代民间拳师之中更是鲜少有知其名者。纵然政府有关部门与民间武协组织运用各种形式对其进行保护与宣传,可效果甚微,仍然有部分武术拳种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遗失现象,也进而导致安徽淮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失落。
武术文化的失落不仅导致民间武术功法、拳种的濒临绝迹,也致使武术文化的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日趋异化。如亳州马忠启传入的查拳,曾以实战抗击外辱而在淮河流域名噪一时,现如今因受到养生观念的影响,拳种更为倾向于养生功能内容的发展,并且在一些传统拳种交流赛事中,部分拳种的套路演练将养生五禽戏的动作元素融入之中,以此来凸显拳种养生功能而淡化技击功能,长期以往,会致使传统拳种的技击性不断遭到削弱而丧失原有的技击功能;在蚌埠,据市武协统计在线注册的就有55个拳馆、武社,46个辅导站,虽然不可否认蚌埠武术群众基础深厚,但是实地调研中发现,有一部分拳馆、武社以及辅导站以传承传统武术为名,而实际教学内容多以娱乐、套路为主,缺少实战积极性练习;六安的个别地区在传统武术拳种的赛事中,将功夫茶作为赛事项目中的一项参加器械演练,致使茶与武术混淆,很多民众知其茶的表演性,不知其武的功法。
武术文化内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异化,主要是由于商业化的需求加速了民间武术传承生活化的逐渐解体,导致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偏离以“技击性”为主要内容之一,却倾向于以商业化、娱乐化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当前城市化的推进,不仅“打破了田间村庄传统习武的生态环境,还极大地消弱了武术的技击性”[7]。但是武术文化不仅作为前人集体记忆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史料的烙印,这种传统内容的异化不禁让人对先人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而感到担忧。
曾经武术底蕴深厚、精英辈出、拳种门派繁多的安徽淮河流域,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部分拳种逐渐遗失,以技击为主的武术文化也因商业化、娱乐化的需求而日趋异化。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应立足于传承地方武术文化,积极打造地方独有的武术拳种品牌,如蚌埠的心意拳以近代宋国宾打码头的轶事为背景,打造出蚌埠独有的省级“非遗”项目“宋门心意拳”品牌;加快推动武术“进机关、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等“六进”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习武氛围,促使地方民众树立终身习武观念;整合地方各拳术流派的武术资源,提倡各拳术流派协同发展、百花齐放,努力创建地方武术之乡。可借助网络传媒之便,将武术文化融入影视元素之中,加强武术文化的宣传以及知识普及,如利用抖音、火山等小视频,将武术拳种的演练视频进行展示或者将武术演练的视频上传到腾讯、爱奇艺等平台,通过网址链接制作成二维码,置于地方博物馆以及相关书籍中,观众或读者扫码便可观看相关内容;以当地武校、特色学校为依托,开展传统武术实战训练与交流赛,提高强身健体与技击之功能,传承武术的技击属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