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血关系探析清代医家吴澄《不居集》诊疗血证的思路

2019-02-12 07:39张佳乐张逸雯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血证降气八法

张佳乐,张逸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血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1]。中医学有着丰富的血证诊疗经验。《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气血的生理功能以及病理表现,“气有余即是火”之论,奠定了丹溪对血证多以滋阴清热之法论治。张景岳提出,血证的核心病机在于有火无火,气虚气实。汪机诊治血证重视健脾补气,其在血证用药中以参、术、芪为主药,益脾气,助统血之功,防血外溢,亦可增强脾之运化,以补气生血[2]。王纶提出,血证为“无根之火浮于外”,认为气虚和浮火是血证的主要病机。吴澄治血证八法,以气虚、气陷、气逆、气滞四法统领血证诊疗。唐容川则以阴阳水火气血理论剖析血证之病机[3]。我们阅先贤之论,认为气机失调是血证的核心病机,诊疗血证当先辨气血之关系,兹不揣浅陋,论述如下,请诸方家指正。

1 气血之关系

1.1 生理关系

气属阳,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由父母先天之精先身而生,合后天水谷之气及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而成。《灵枢·营卫生会》提出,“人受气于谷”,故而水谷之气最为重要,先天之精气亦须依赖于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方可生生不息。《类经》提出:“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故气能生血。同时,气的温煦和推动功能,一方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推动血脉运行于周身。气的固摄作用可固摄血在脉道中运行。因此气生血、行血和摄血的生理功能界定了气为血之帅,统帅血液之运行。

血属阴,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载:“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血的生成主要依赖于中焦水谷精微的充养以及肾中精气的培育。血液具有营养、濡润之功,其充盈能为脏腑气机运行提供动力。血足则气盛,故血能化气。而气依附于血和津液运行于周身,故血能载气,为气之母。

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二者一阴一阳,相互维系。《医学真传》载:“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两者都源于先天肾中之精气和后天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气血调和,则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但气为血之帅,其主动和温煦的生理特征能够推动血液运行。因而从生理上来看,气血之间以气的统帅作用为主导。

1.2 病理表现

从气血的病理表现来看,若气血之为病,气病必及血,血病亦及气,而气为血之帅,主防御的功能则提示着气病及血为多见,气血失调所致的血证,则是以气为主导。

气之病变,包括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气的运行失常,以及气的生理功能减退等,具体表现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气闭、气脱等诸多方面。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之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化生,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之功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则统摄功能不足,则血必因之而外溢。气滞则血必因之而有瘀阻之象;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上为吐血、衄血,下为便血、崩漏。

血的生理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血液的运行失常,以及血液濡养功能减退等诸多方面,如血虚、血瘀、血热和出血等。在血液亏虚和血运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衰;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脱逸[4]。尽管气血之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但仍以气之失常为主导,《素问·举痛论》载:“百病生于气也”,气之运行异常则血运不利,而血运异常又多由气失统帅所致,因此,从二者病理角度而言,气虚是血证病机的原始证候要素之一。

2 气机失调而致血证之治法方药

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血证治疗八法(气虚、气陷、气逆、气滞、虚火、实火、内寒、外寒)。吴澄认为八法“以气为主,贯通寒热虚实”,吴澄在血证八法扼要总纲中,将八法简化为气虚、气实、气寒、气热四法。气为血之帅,吴澄立血证八法,以气为统领,抓住了失血的本质,因“气为血之帅”,能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因此,尽管“气病必及血,血病亦及气”,但从病机的转化来看,总归是以气之失调开始,又以气机调和而结束。气属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所以《医贯·血证论》又提出:“盖天地间之理,阳统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而临证以调整气机为主要思路,不仅可使气运正常,血亦可得以固摄,循脉运行有力。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血脱者必先益气”,如是而已。

吴澄在其著作《不居集》一书中提到“中气虚则不能摄血”“气逆则血随气升,气滞则血随气积”,而吴澄引《景岳全书》“气不足便是寒”之论,提出“内寒则寒从中生,而外寒则营不能营,卫不能卫,表受重寒”,至于火,“火不自生,因气而化”,吴澄认为“气化为火,气愈虚矣。火动乎血则血又更虚矣”。因此,气与血之间,从生理关系到病理变化,再到临床诊疗,密切相关,而以调整气机为纲,在血证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试以吴澄血证论述为指导思路,从气血关系出发,分析血证之治疗思路。

2.1 气虚失血,补气升提

吴澄提出“气之离,未有不由于血之散;而血之脱,未有不由于气之虚”,因此,善治血证者,不治其血而治其气,气为血之帅,气旺则阳能统阴。而气虚统血无力,则易引发各种出血。对于气虚失血,多立补中益气之法,而对于血脱之证,则必先益气。

气虚除阳气虚之外,阴气虚亦会导致出血,吴澄认为:“气失其正则为火,气化为火,气愈虚,火动乎血,则血又更虚矣”,因此,虚火之血,需补其真阴,使水升火降。而《景岳全书》载:“气不足便是寒”,张景岳认为“今人之气有余者,能十中之几?其有或因禀受,或因丧败,以致阳气不足者,多见寒从中生,而阳衰之病,无所不致。……矧庸医多有不识,每以假热为真火,因复毙于无形无响者,又不知其几许也”,气虚挟寒乃阳气虚衰,真火不足,外来之寒不能御,内寒已然从中生。而内寒所致血证多为营气不足,命门虚衰,无根之火上泛,则血液妄行,当温补命门,引龙雷之火归元。

2.1.1 房劳咯血,健脾益气 《石山医案》载一气虚案:患者因房劳咳血,加肾阳不足,其脉皆“濡缓而弱,独右关沉微,按之不应”,故而一派血虚阳弱之象,因右关沉微,两关俱主中焦,汪氏凭脉证认为此乃脾气虚,《素问·玉机真藏论》载:“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载:“夫精者,生之本也。”胃与肾在精气的来源及化生上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肾阳不足可以养胃生津法,恢复胃的腐熟之力,以助气血生化,汪氏治以健脾益气之法,以参、芪、术健脾养胃,白芍、麦冬滋养胃阴,茯神健脾养心,酸枣仁安神养肝血,陈皮调畅气机,以使补而不滞。

此案为咳血,可见其出血量不多,主要病位应在呼吸系统,以肺卫为主。我们认为,血证临床辨证一定要关注出血量的多少,此案虽病位在肺,但核心病机为肾阳不足,临床表现又是以脾气虚为主。因此,由肾阳虚导致的脾气虚,肾阳失于潜藏,发为咳血。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治在脾,此为隔治之法。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总的来说,中焦气血生化有源,培补后天以养先天。

2.1.2 虚火上炎,降气不必降火 阴气虚所致出血乃虚火之血,宜降气为要。虚火上炎,而需要补其真阴,使水升则火自降。《血症良方》载一药,认为“(诸血证)皆可治者,莫若童便之为第一良方也”,该书作者潘为缙认为“服凉药者,十无一生,服童便者,百无一死”,认为童便作为津液之浊者,渗入膀胱而出,与血同类,专走血分,能清虚热,可滋阴顺气,活血化瘀,使火不上炎。

中医学强调援物比类、司外揣内的原则,童便是经肾气温煦的产物,“纯阳之体”的温煦对气阴两虚者达到“从阳引阴”之效,尤其对阴虚出血者颇为适宜。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作用常需通过激素类的物质实现,但“童子尿”中是否含有某些激素成分仍需进一步研究[5]。我们认为,虚火之血,宜养阴清热,而实火宜立疏导之法,苦寒泻火可用,但中病即止,如《医法圆通》载:“血下既多,元气即损,转瞬亦即是寒”,故而,可仿照缪希雍“降气不必降火”之法,降气行血则血循经络。

2.2 气实失血,活血行气

《不居集》载:“气实者,非正气实也,乃邪气、火气实也”,火气实则气逆,邪气实则气滞,血以下行为顺,上越为逆,因血不自行,需气之推动方能运行,故而血逆责之气逆,临床常见因怒伤肝木,气逆于上,血随气乱而吐血不止之症,仿缪希雍“降气不必降火”之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载:“气降即火降,火降即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气顺而火自熄。《素问·举痛论》载:“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杂病源流犀烛》载:“气逆,火病也。”《临证指南医案》载一吐血医案:“暴怒,肝阳大升,胃络血涌甚多,已失气下行为顺之旨。仲淳吐血三要云:降气不必降火。目今不饥不纳,寒腻之药所致。”药用:“炒苏子、降香汁、山栀、炒山楂、郁金、茯苓、川斛、丹参”。此案患者因暴怒而致肝阳亢盛,再加寒凉药所伤,肝气不疏,郁而化热,胃气不降,不知饥纳,缪希雍认为:“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郁金为治吐血之圣药”,叶氏仿《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降气不必降火”立法,药用苏子、降香降气;山楂、郁金疏肝和胃;茯苓、石斛利水养阴;恐胃络有瘀血,故加丹参活血化瘀。此外,有研究表明,郁金有抗炎、镇痛解热;抗血栓、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6],这或是缪希雍重视郁金的原因。

气滞则血亦滞,血随气积,血液停留,凝而不散,则形成瘀血的病理状态。我们认为,针对因气滞而致血滞者,首以行气为先,气行则血行;因瘀血停留而致气滞者,仍可以行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法,气行则血顺,血顺则气行。《临证指南医案·便血》载一中满气滞而致便血医案:“中满过于消克,便血,食入易滞,是脾胃病。血统于脾,脾健自能统摄。归脾汤嫌其守,疏腑养脏相宜。”药用:“白术、山楂、茯苓、陈皮、谷芽、麦芽”。案中患者因脾胃气滞而致脾气不健,摄血无权,叶氏立“疏养”之法,方中山楂、陈皮、谷麦芽和胃消积,以疏为主;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养为法。我们曾认为叶氏所言“归脾汤”是为气滞愈后,养血安营之法[7]。健脾消积法是前法,而归脾汤是后法[8]。但其后我们认为此案预后仍以理中焦、健脾气为主,而归脾汤的作用点在心血之不足,恐不符合其方证。故针对此案预后可以用四磨汤、保和丸等健脾理气类方药,以恢复脾气之健运。

3 结 语

血证之病机责之于火热熏迫、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大类。前者为气有余,迫血妄行;后者为气不足,气虚不固。因此,血证的核心病机,即气之失常。从生理关系来看,气血源于先天肾中之精气和后天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气为血之帅,推动血液运行,气血之间以气的统帅作用为主导;从气血的病理表现来看,气之运行异常则血运不利,气血失调所致的血证,更多的是以气为主导。故而,吴澄《不居集》血证八法“以气为主,贯通寒热虚实”,并简化为气虚、气实、气寒、气热四法。临床以调整气机为主要治则,根据病情立法处方,往往收效。但气血之间的关系,如同太极图上的阴爻和阳爻一样,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载“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因此,血证为病,从自然界阴阳的角度来说,应做到“必先岁气”,顺应四时阴阳,方能做到“无伐天和”。

猜你喜欢
血证降气八法
紫苏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离心率求解策略八法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让“血证”上网
自拟疏降和胃方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9例临床观察
八法解决物理选择题,高考分数十拿九稳
血证的概念辨析*
苏子降气汤在痰浊雍肺型肺胀中的应用分析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