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静文,田岳凤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030619)
在古代文献中,“膏肓”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着丰富的内涵。“膏肓”在中医学界争论已久,作为人体部位,腧穴名被记述,而当下中医养生非常重视“膏肓穴”的使用,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探究“膏肓”渊源,同时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踪迹,发现它们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联系,说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传》载: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这是关于膏肓的最早载录。以耳熟闻祥的“病入膏肓”为例,从中医学的角度重新解读膏肓,挖掘出更加丰富的知识。
人们常用“病入膏肓”“膏肓之疾”来形容疾病已经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或者是事情发展到严重甚至无法挽救的地步。《左传》提出了膏肓的可能存在的空间位置,这个空间可以生病,而且以当时的医术没法治疗,针药难达。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大医精诚第二》之以违背医学伦理道德“……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为医生的膏肓。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忽捧教命,乃知幸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没,復起为人。”清钱谦益《与卓去病论经学书》:“犹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学之膏肓,而起其废疾也。”以膏肓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点。
《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隋卞鉴暨妻刘氏墓志》:“神都之阳,天阙之下,地乃膏肓,县连京雒。”唐张祜《感河上兵》诗“首尾诚须畏,膏肓慎勿轻”。《请尊上权化水火疏》“今忧时愤慨者,谓文官爱钱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钱,二语真切中膏肓”。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为弦韦。”[1]运用膏肓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说文解字》[2]中“膏”解释成:“肥也,人脂。”“凝者曰脂,释者曰膏。”“释”为溶化的意思,“膏”是溶化的油脂。对“肓”的解释是“心下膈上”。普遍认为“膏肓”为“心之下膈之上”[3]。
《内经》中并不见有膏肓合称之用例,对“膏”的阐释见于《素问·五藏生成篇》:“白如豕膏者生”,“膏”指的是脂肪一类。《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脖胦是气海穴的别名,在脐下三寸位置。“膏”指人体的部位,代病位深沉。《灵枢·卫气失常》:“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 肉坚,皮满者,肥。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指“纵腹垂腴”这样的体型[4]。对“肓”的阐释见于《素问·腹中论篇》:“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素问·刺禁论篇》:“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灵枢·四时气》:“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
晋·王叔和将“膏肓”引用入医学,《脉经》序言中:“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用来形容疾病危重。
葛洪赋予膏肓具体的部位,《肘后备急方》:“膈中之病,名曰膏肓,汤丸经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丸方。”此膈为膏肓,膈中之病便是膏肓之病。
《针灸甲乙经》中,背部旁开3 寸的穴位中没有关于“膏肓穴”的记载[5]。
至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中首见“膏肓”,灸此穴可“令人阳气壮旺”,《千金方·灸膏肓俞法》篇:“昔秦缓救晋侯之疾,以其膏之下、肓之上,针药所不能及者,即此穴是也。”这里的膏肓指膏肓穴。
宋代,《圣济总录》将其归入足太阳膀胱经。庄绰因病灸治膏肓俞获效,将《千金方》所论述的扩充成《膏肓俞穴灸法》一书。
明代,徐凤《针灸大全》云:“膏肓岂止治百病,灸得玄切病须愈”,《玉龙赋》云:“膏肓补虚劳”,《行针指要歌》云:“若针劳,须向膏肓与及百劳(及大椎)。”
如今膏肓进入医学体系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代表着穴位,即背部督脉上的膏肓穴。今膏肓穴名释义,膏,意指心下部分。肓,意指膈膜,穴处心膈之间,为膏脂、肓膜之气所转输之处,故名。又喻疾在肓之上,膏之下病情深重针药不能及灸此穴常能见效,故名膏肓或膏肓俞。体表定位在背部当第4 胸椎棘突下,旁开3 寸。膏肓穴有培本固元,调理脏腑,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第二层含义代表着身体部位。有学者认为“膏肓”在十二指肠壶腹部[6],有的认为“膏肓”即心包腔[7],还有说“膏”是胸腹腔间的隔膜,“肓”是腹膜[8]。
膏肓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总结的精华,它有多层含义,不只是医学层面,由它衍生出来的含义运用广泛。明晰膏肓的医学及文学意义,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