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郑梅梅
[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2017年9月—2018年10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理念的观察组(3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4例),观察患者睡眠质量、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QI评分低、血糖水平低,治疗依从性好,SAS、SDS评分低(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 优质护理理念;老年;糖尿病;住院;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a)-0153-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必须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就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在临床上,常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治疗,但是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不能对临床治疗引起重视,再加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情绪波动大,治疗依从性差,其睡眠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2],必须进行积极的干预。该文于2017年9月—2018年10月选取该院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女为18例、16例,年龄62~76岁,平均(68.92±4.37)岁,病程0.7~11年,平均(6.37±3.27)年,对照组男、女为19例、15例,年龄61~77岁,平均(69.46±4.22)岁,病程0.8~10年,平均(6.40±3.11)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平时注意饮食,重视对血糖的检测等。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理念:①大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不高,可能会出现担忧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宣讲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使其重视疾病,认识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②护理人员要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向其传输积极的思想,解释不良心理的弊端,促使其主动调整不良心态,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节目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要重视家属对患者的重要性,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的支持及家庭的关怀,提高其治疗信心,进而积极配合治疗。③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记忆力下降等,常忘记用药,还可能出现错误用药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及家属要做好监督工作,针对易混淆的药物,要进行标记,并且在规定时间提醒患者用药,防止出现误服或忘服的情况,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得以有效提高[3]。④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在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叮嘱其少食高糖的食物,可以进行打太极、散步等运动,并控制好运动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一旦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良情况要立刻停止运动,如头晕、面色苍白等。⑤积极干预患者睡眠,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温度22~24℃,湿度50%~60%,房间灯光幽暗,保持房间相对安静,护理人员减少走动,在进行相关操作时保持动作轻柔[4]。患者睡前不喝咖啡、浓茶,可以用热水泡脚,喝热牛奶,听舒缓音乐,在躺在床上舒缓呼吸,促使患者尽快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
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即睡眠质量越好,存在睡眠障碍:评分>7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依从性: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总分75分,有完全依从(70~75分)、部分依从(35~69分)、不依从(0~34分);心理状态:焦虑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即心理状态好。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
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4.15±1.5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x±s),分]
2.2 血糖水平
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4.22±1.20)mmol/L,餐后2 h血糖(4.22±1.20)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x±s),mmol/L]
2.3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7.06%,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2.4 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51.19±2.34)分,SDS评分(50.11±2.0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x±s),分]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病情严重时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并且大多患者要住院治疗,但是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由于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疾病的担心等影响其睡眠质量[5],再加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如果不能积极改善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其他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将睡眠质量干预作为护理重点[6]。
该文结果中,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4.15±1.54)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空腹血糖(4.22±1.20)mmol/L,餐后2 h血糖(6.37±1.10)mmol/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7.06%,高于对照组79.41%(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51.19±2.34)分,SDS评分(50.11±2.05)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率,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优质的护理[7],在临床不断应用中,患者对优质护理理念的信赖感也有了较大提高,其效果也得到了臨床肯定。该文给予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护理措施较为丰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程度,使其重视疾病,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护理能力,从患者身体、精神、心理等方面出发,有利于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进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证睡眠质量,提高降糖效果。优质护理重视以患者为中心,大大加强了护患交流,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理解度及认可度,进而更加配合临床治疗[8]。
综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常秀萍.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低张力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态度的影响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5):781-783.
[2] 殷雪莲,邹玲,吴建亚,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2):1909-1911.
[3] 尚健,黄卫新,王智昊,等.基于运动管理的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4):144-146.
[4] 龚宝玉.PDCA循环结合阶梯式健康教育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2):1499-1501.
[5] 姜雪莲,白国欣,郑新英,等.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A01):436-437.
[6] 万霞,陈明珠,姚孝娟,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740-742.
[7] 钱冬,郭征楠.中医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371-372.
[8] 袁红,赵桂芬,王小霞.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2):391-392.
(收稿日期: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