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教育更提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对学生知识的教學已经不是教师教学关注的唯一重点,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出来。教学是一个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过去只重视对学生“智”的教育,对于学生“体”的教育明显不足。本文主要从初中体育这一学科入手,对于如何创新体育课堂的模式,提升体育课堂的质量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式;课堂创新
体育是学生强身健体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体育一直处在一个被忽视的地位,正因如此,体育这一学科设置的根本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在新时期社会快速发展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一个人真的想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所以此时教授学生一些运动的技巧,让学生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通过锻炼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对于学生来说颇具意义。初中体育这一学科一直以来被忽视,如今又应该如何让它再一次以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之中就需要教师认真去思考,去寻找一个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让体育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一、 重视理论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传统的认知都会认为体育教学就应该在操场上进行,在一些运动场所中进行。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明显是不正确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每次在开展体育课时都会让学生实地去进行演练,但是其实体育课程也是有一定的教材做依托,但是很少有教师认识重视这些教材,认为体育作为一门实践类学科理论知识并不重要,甚至是多此一举。其实并不是这样,理论指导实践,只有首先让学生掌握理论,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学习《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这一个项目时,教师在讲解一些体育运动的技巧时,经常会用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因为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他们对于这些专业术语比较了解,但是学生听起来还是非常的迷茫的,对老师的讲解总是不能立刻领会,需要老师用更加简单的语言来进行介绍。这就说明了学生在学习理论过程中的不扎实。如果教师能够前期对于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介绍讲解的话那么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尽快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点,甚至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省去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切不要认为理论教学是浪费课堂时间,不要认为体育课堂的开展就要在操场上进行。
二、 重视自我保护教学,提升课堂安全性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很多项目,甚至说是每一个项目自身都具备一定危险性,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新闻报道内容是学生跑步过程中猝死。这类案例的出现让部分人都痛心疾首,也正因为如此的极端案例的出现,让部分教师在体育运动开展时都开始缩手缩脚,不敢去开展一些活动。但是体育课程又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需要让学生在正规的体育运动过程之中减少这样意外的伤害。所以教师应该尽己所能地保障学生的安全,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体育运动环境,首先来说就是让学生实现自我保护,让学生知道在运动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运动之前应该教授学生一些热身的运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舒缓的运动减少自己在运动过程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老师们应该坚信那些极端事件的出现都是可以避免的,也是非常少数的,但是也应该以此为戒,在运动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自我监控减少运动过程中意外的出现。
例如,在体育课程中经常开展的一项运动——跑步,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猝死最经常发生的运动项目。那么跑步和猝死之间有一种怎样必要的联系呢?坦白讲,在跑步运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突然之间高强度的运动给他们的心脏带来了太多的负荷,才会造成这样一种悲剧的产生。所以在进行跑步运动时应该让学生知道适可而止,即使是跑步之前也应该开展一些热身运动。而且在平时对学生开展体育跑步练习时,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展运动。
三、 重视模板教学,保证学生运动标准性
在体育运动过程之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方式,才能减少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隐藏的伤害。体育运动虽然能够实现强身健体,但是错误的运动方式总会适得其反,让学生运动过程中受危害的概率明显增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示范,示范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实际的运动向学生说明每一个理论知识所对应的体育运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的运动过程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之中学生难免也会有所误差,所以教师也应该重视在这个过程之中对学生运动技巧的纠正,为了能够使模仿与纠正的效果更加理想,教师可以选择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小团体作为教师的助手,也就是说帮助教师来对其他同学进行技巧纠正。
班级内总有一些学生的运动神经是比较发达的,他们对于运动的各个技巧方法掌握得也是比较快的,教师就可以首先关注这些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技巧,当他们已经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之后就让他们对其他同学进行指导和纠正,在学生范围内进行技巧的提升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而且在这种交流互动的过程之中,学生也更能够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发现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 重视氛围创设,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之中,有部分学生并不愿意参与。这就让体育运动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所以教师更应该重视对于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活跃的体育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到课堂运动的欲望。过程中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激励的形式实现,比如说在进行《发展跳跃能力》这一个环节训练时,我就要求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跳跃比拼,每一个小组在20分钟的时间内,自主练习跳高,掌握跳高的技巧,然后在接下来20分钟时间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每一组分别派出一个学生与另外一个同学进行竞赛看哪一个学生能够跳的高度最高。在这样一个竞技的环境之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欲望也有所增强。
五、 重视模式创新,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
体育课堂一直以來都是比较单一的课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之中不是参与跑步跳远等锻炼就是参加篮球足球的运动,单一体育运动对一部分对于这些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来说,他们自身是比较愿意参与的,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对于这一类体育运动并不感兴趣,在课堂参与过程中自然没有参与的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及时地更新课堂模式,能够让那些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尽可能更新课堂学习模式,让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参与课堂,了解体育的兴趣。在如今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许多年轻人却出现了亚健康这样一种状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作息不规律,体育运动匮乏。所以让学生从小能够培养起体育运动的意识,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今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已经基本上融入了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但是在体育课堂上多媒体的融入还是明显不足的。所以,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引入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新的体育运动模式,毕竟有一些体育运动的项目单纯由老师进行口述,学生自身还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并不知道其真正的乐趣所在,不知道他具体应该如何开展。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新的运动模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赏到体育运动的过程,然后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通过视频同步教学让学生跟着视频中的角色来进行体育运动,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学生的体育运动状况,这样一来也能够保证学生动作的精准性,让学生可以减少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也可以由学生来进行体育运动的示范,让学生有参与的意识,尤其对于那些平时体育运动参加并不积极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承担起这个责任,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具备这种责任意识,在生活中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注重体育运动的技巧方法的掌握。
六、 重视学生地位,尊重学生意见
体育课程的开展应该由老师进行课堂的具体安排,但是一些体育运动如果真正想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的练习达到一个强身健体的目的,自然还需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这一体育运动,而不只是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教学展开而进行。如果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那么学生也只会在课堂上像完成作业一样完成相关的体育运动,并不会真正地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那么体育运动能给学生带来的作用也是少之又少的。体育课程的安排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注意学生的意见,听从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主来选择课堂的授课内容,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爱好出发,让他们对体育运动真正产生兴趣,在生活中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开展运动,在运动中增进友谊,在运动中强身健体。
为了了解学生个人的意愿,可以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比如比较简单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模式采纳时教师可以在问卷中设置出课程安排的相关体育运动,然后让学生从有限的项目之中选择出自己最愿意参与的体育运动,然后老师进行课程安排。也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然后展开相应的教学,但是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很容易受到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因为学生自身知道的体育运动项目还是比较少的,他们可能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经常参与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上,但是在体育运动之中远不止这些项目。学生这种狭隘的视野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同时学生在选取运动时,有可能他们会选择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并不适于课堂开展。自己提出意见又没有被老师重视,反而让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明显降低,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课堂交流模式与学生展开探讨。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这样一来,由学生自主选择出的体育项目,他们在开展的过程中课堂参与度会更高。
七、 总结
总之,新时期如果真的想让体育课堂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智力培养都有一定帮助的话,教师就要致力于去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体育课堂学习环境,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养成运动的习惯,在生活中自觉开展运动,并将运动这种精神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创新体育课堂,立足于老师的水平,立足于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发挥体育课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涛,杨臻黛.中学体育模式探索[J].新教育,2006(4):51-54.
[2]徐宗宇,王晓晶.足球运动教学技巧分析[J].教育之友,2018(2):45-48.
作者简介:陈卫东,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曹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