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模式训练推进思维呈现与提升

2019-02-10 03:57洪华炘
考试周刊 2019年104期
关键词:论文思维教学

摘要:议论文,需以理服人,以思想见长,否则很难令人信服,而要做到此点,除观点明确、语言精练外,更必须在论证合理,逻辑严密上下功夫。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发展等级要求是:“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③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解析发展等级,可以发现,②③两点主要是对语言与论据的要求,①④更多是针对论证过程的合理性、丰富性、层次性、逻辑性、思辨性、启发性、创新性提出的。如何在学生写作之中训练与呈现发展等级中的思维特性,决定着文章水平高低。为此,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尝试以议论文七段式的模式训练来呈现推进提升学生的思维,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论文;教学

所谓七段式,即议论文全文分为七段:材料观点段、让步分析段、浅层分析段、深层分析段、背景分析段、措施分析段与总结升华段。每一段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指令与思维呈现。下面,笔者以一次考试的下水作文为例,分段落一一作详细的展示阐释。

作文原题为“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一、 材料观点段,呈现明确性

综观几年的高考作文,基本是选取贴近学生实际,关注社会生活的材料,让学生阐释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感悟。所以,文章的开头一段,需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对命题中所给材料的引用,二是观点的明确提出。而材料的引用不能是原材料的照搬照抄,它必须是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与提炼,这其实就是对学生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的考查。同时,议论文归根结底是阐明自己的看法的,这在基础等级“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等要求中就有明确的表述,所以,开头一段完成两个任务就是要呈现学生的概括能力与思维的明确性。

就上述作文题,开头段示例如下:

“关于怕,有人认为‘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畏首畏尾,谨小慎微;有人认为‘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而胆大包天,勇猛无比;有人是‘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而充满辩证思想。较之三者,我于怕的理解,还是觉得第三种观点于我心有戚戚焉。人,还是要有所畏惧的。”

示例中,从“关于怕”至“充满辩证思想”部分,完成任务一:引用概括提炼材料。而从“我于怕的理解”至本段结尾,就是简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开头,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二、 让步分析段,呈现思辨性

所谓让步分析,就是假想自己观点的矛盾对立面,找到矛盾对立面可能的观点,肯定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为什么要做让步分析?议论文,绝不是自说自话,肯定对方的合理性,就是以退为进,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合理、严密,而这恰恰就是文章思辨性的体现。具体做法是,先让一步,充分理解分析矛盾对方的观点表面合理之处;然后立足于己方观点,从双方观点为何会产生矛盾的原因入手,分析对方观点的本质与错误危害之处;从而达到否定矛盾对立面的观点,阐明己方观点的正确性的目的。

就上述作文题,让步分析段示例如下:

“固然,持‘什么都不怕之观者其勇气令人佩服,大胆进取也令人嘉许,但他们却少了些稳重,多了点冒失;而持‘可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者让我们看到了清醒和戒心,但他们却少了勇气,多了畏惧。所以,我还是更愿意自己常怀敬畏之心,如此,方能行稳而致远。”

示例中,既有对矛盾对方观点价值——“勇气”“进取”“清醒与戒心”的认可,更有对其存在问题——“少了稳重,多了冒失”“少了勇气,多了畏惧”的剖析,这样,后文就能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了。这其中的论证过程就是呈现了可贵的思维思辨性。

三、 浅层分析段、呈现层次性

所谓浅层分析,就是对观点的最表层的、最表象的、一望而知的原因进行探究。它不做横向或者纵向的关联,只是就单个的事件或现象作原因或背景的分析,而这些分析是人人熟知的但又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即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而本段呈现了思维的层次性。

就上述作文题,浅层分析段示例如下:

“怕是一种敬畏之心,但绝不是懦弱。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种怕,它是在规律面前,心有敬畏;在前进之路上,常存清醒。改革开放时期,一句‘摸着石头过河,响亮地回答了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邓小平面对着汹汹之议,既有高举市场经济大旗‘过河之勇,又有清醒敬畏之‘摸着石头之怕,终于为国家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

示例中,笔者先对“怕”做了最直观的阐释——“怕是一种敬畏之心,但绝不是懦弱”,然后从规律的层面解释了它的价值,并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勇”与“怕”为例做了很好的论证。论证有理有据,呈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性。

四、 深层分析段,呈现深刻性

三四两段,应视为一个整體,但又有丰富的层次变化,没有在平行的层面滑行。这两段,就是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在第三段完成基本的原因与现象背后的探究之后,第四段要从横向与纵向对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度的揭示挖掘,从而呈现思维的深刻性。具体做法是,谈意义析危害,从社会层面、民族层面、文化层面、历史层面、审美层面、人性层面去挖掘事件或现象背后的本质与根源,或者分析人性的善恶,或者揭示制度的利弊,或者探讨伦理的守失,甚至在具体分析过程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有了纵深的发展与论证,从而呈现思维的深刻性。

针对上述作文题,深层分析段示例如下:

“怕,从根本上更是生存的智慧,是对进取的完善之举,使可持续发展之态势永葆动力。只有懂得怕,才会时常低下头,弯下腰,环顾四周,放眼世界。它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前进之路上,积极进取之时,补牢于亡羊之前,不至于发生蚁穴之溃。远之‘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让我们体会了古人的智慧和敬畏;近之,当基因编辑婴儿一事猝然而发,全社会却一致予以谴责,用伦理这道底线使科技这把双刃剑最终不至于伤害人类自身,这其中无不彰显着人类对自然对规律的敬畏,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示例中,文章把“怕”从第三段的“敬畏”层面上升到了“生存智慧”以及从社会发展层面,肯定了其独特的价值,再以古人的对自然的敬畏和今人对基因编辑的慎重加以充实的论证,使文章的论证在表面的敬畏上有了丰富而深刻的理解,呈现出了思维的深刻性。

五、 背景分析段,呈现现实性

所谓背景分析,就是要在文章的丰富性、现实性、深度广度上大做文章。如果说,三四两段更多是就事论事,那么背景分析段就是使自己的思维提升一个层次,即由就事论事提升到就事论世、就事论时,透过事件或现象,挖掘出现象与背景、偶然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等的关联。写作,不应仅仅是个性的张扬,更应是强化“文以载道”的普世价值的高扬,这也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让学生从眼前与身边跳开,放眼社会,着眼世界,去洞察人生百态,关注国家大事,对现实问题针砭时弊弘扬正义而勇敢发声,从而培养人文情怀和家国意识,这才是为文写作的真谛所在。

六、 措施分析,呈现创新性

如果文章只作就事论事,证明推导,那么往往会陷入“假大空”的局面。议论文,归根结底要遵循的逻辑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措施分析段,就是在前面对“是什么”“为什么”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回答“怎么办”这一层面的问题,体现学生探索在关注生活、社会背后问题的真知灼见,为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出谋划策,所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就上述题,措施分析段示例如下:

“怕了,之后,该怎么办?我们也不必因‘这世界可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畏缩不前;也不应‘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而鲁莽轻率,只需学会三思而后行,从史鉴中学教训,从前人处学经验,大胆而不冒失,敬畏而不怯弱,能如此,必能使人生、社会行远而臻于至境。”

示例中,笔者从前文的分析中,进一步指出了“怕了,之后,怎么办”的解决措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问题思考的深入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这都表明作者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的,不人云亦云,很好地体现了思维的创新性。

七、 总结提升段,呈现启发性

文章的最后,古人形容为“豹尾”,意为结尾要简洁有力,这符合发展等级中“观点具有启发性”“意境深远”等要求。只有有力简洁的结尾,才能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回味不已。此段具体写法是,从发出号召、期望未来、描绘远景、展现憧憬等角度入手,对观点进行总结和一定的升华,给人思考,带来启发。

就上述作文题,总结提升段示例如下:

“前行之路,必是坎坷,但我们无惧风雨,既不惹事,也不怕事,朝远方的梦而奋然前行。”

示例中,笔者表达了对前方之路的坚定信念,带给人们对未来的憧憬,有着很好的启发性。

综观近年高考作文命题,试题更加开放,任务指令更加灵活,提倡个性张扬,但其核心终究是强调写作过程中思辨特性、论证逻辑的渗透,指向的最终还是考查学生思维的能力与品质。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牢牢把握住呈现思维品质这条主线,进行日常的写作训练,增强实效性,写出立意深刻、见解新颖、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的文章,是一个值得所有语文教师去探索研究的课题。以上七段式的结构模式,是笔者综合《过秦论》《六国论》《〈伶官傳〉序》等古文名篇和时下关于社会热点、事件、新闻的经典评论总结出的一些有实效、可操作的尝试,让学生在写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之行文观点明确、立意深刻、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更可贵的是文章呈现出了思维的合理性、丰富性、层次性、逻辑性、思辨性、启发性、创新性,只要坚持长期的训练,使学生不仅在文章的结构,而且在思维的呈现与提升上取得不错的效果。

作者简介:洪华炘,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沙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论文思维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