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这一古老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和财富。为使高中学生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新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理应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努力和途径渗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语文学科的厚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为此,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及思考,就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及建议分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建议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根和灵魂,中华民族在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征程中,也必须重视我们这一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精神力量,继承和发展其中的精华。在这一传承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理应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多途径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一) 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丰富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余年来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奇迹、实现辉煌的深层次动力与精神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滋养青少年成长和发展,在感受民族发展伟大历程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地抵制落后文化的影响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中,更好地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之中,也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为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国家层面而言,也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民族能以更加自信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一百余年来无数华夏儿女的夙愿。
(二) 符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为此在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都设计了大量蕴含中华民族精神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如《诗经》中的《采薇》《楚辞》中的《离骚》《荀子》中的《劝学》,以及《论语》《左传》《国语》《史记》等经典著作中的不同篇幅,不仅如此,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类型的古典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更是比比皆是,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代表性作品大家都可谓耳熟能详。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设计,自觉主动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力度,挖掘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宽高中语文教学的时空。
(三) 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思想,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道家的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以及各种富含人文或浪漫情怀的诗词散文、雅俗共赏的小说等等,其永恒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在人类的文化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代以来由于国力衰弱、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等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曾经一度受到世人的质疑。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发挥其中的价值,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特别提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尤其是其中的文化传统与理解,更是要求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逐步地理解并认同属于我们的中华文化,自觉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当然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与其他三个层面的核心素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及其他素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建议
(一) 努力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文化自觉者
如前所述,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滋养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此,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思想基础上,注意结合自身所学,并适时适地的搜集和整理教材以及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传统文化资源,并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如对假期外出旅游或者平时工作培训中所接触的各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有效地加以利用和开发以形成教育教学资源。就笔者所在多民族地区而言,更是拥有着各种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完全可以将之进行加工后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了解民族和地区历史文化的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热爱自己家乡的同时热爱我们的国家。当然,要实现这一教学效果,前提是教师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主动自觉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二) 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一般来说,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教师,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有着更多天然的亲近感,在传统文化的积累和理解上整体相对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语文教师多年的专业训练是密不可分的,但专业的学习训练与专业的教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通俗地说,一名优秀的学生未必一定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多途径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一是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熟悉传统古典文化的相关理论,文学史、文学流派以及相关的代表人物、生平、经历、思想等,作為语文教师应该对上述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地熟悉和了解,并能有自己的相关见解及思考,这应该是身为高中语文教师所具备的起码的标准之一;二是广泛地阅读中国的传统经典作品。除上文谈及的《诗经》《楚辞》《论语》《左传》等之外,《大学》《中庸》《尚书》《礼记》《春秋》《周易》《古文观止》《战国策》《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都应该有所涉猎,以此增加自我学识,在教学中方能做到博征旁引,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魅力;三是注重书法、国画以及民乐的学习。熟悉中华文化的人都能很深的感触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往往蕴含在书法、国画以及民乐之中,而令人遗憾的,如今能够对琴棋书画有所研究却有一定造诣的语文教师却凤毛麟角,就笔者所在地区而言,部分语文教师暂且不论琴棋书画,就连基本的硬笔及粉笔字书写都难以做到令人满意,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基本仅限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能够熟读古文诗词且能自我创作者寥寥无几。从这一状况来看,民族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师无论是在传统文化的素养还是语文教学的业务能力都尚有待进一步地提升。
(三) 積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除了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外,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学载体,如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最为直接且易于取得的资源就是教材,就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说,除了教材中直接涉及的古诗文或作品之外,如《蜀道难》《赤壁赋》《滕王阁序》,在部分现当代选文中也蕴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除此外,如前所述,语文教师还有必要挖掘富有本地区或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充实语文教学,且此类资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更易于在教学中应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时代,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对网络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教学的时空得以极大的拓展,而这是此前教学中我们甚至不敢想象的。而在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恰当地借助信息网络资源实现教学的更加有效,就对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及信息素养,如面对网络中庞杂的数据量和鱼龙混杂的信息流,教师如何进行搜索、选择、加工、处理、优化、分享、应用、完善等,都在考验着教师的能力,尤其是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 多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种自觉、主动的熏陶和感染,而非强制性的灌输,这就需要创设并具备一定的文化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便很好地诠释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换言之,除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学的语文课堂氛围外,我们还有必要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乃至校方层面进行交流沟通,营造范围更为宽广、影响力更加广泛地班级、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借助于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广、宣传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逐步地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各个层面努力提升,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至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生活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它迷人的魅力和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侯保军.关于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9(33):131
[2]王丽华.基于文化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J].课外语文,2019(33):157-158.
[3]余学新.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应对思路[J].考试周刊,2018(A3):54
作者简介:崇爱玲,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