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习题练习起到检验、巩固学习成果的作用,因而要重视小学数学习题的设计。本文从确定习题设计的层次、优化习题设计的质量和充实习题运用的内容三方面阐述提高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提高;有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数学课程呈现出和谐、开放、探索、积极的良好面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有的小学数学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精神,把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自己。虽然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探究活动时间很充足,可是在课堂练习以及课后练习的跟进上就做得很不够了,有的课堂甚至连基本的练习都没有。还有一些教师未能根据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练习,练习显得生硬、缺乏应有的针对性。要知道,不管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练习,起到的是检验乃至巩固学习成果的功能。缺乏了练习这一环节,我们就无法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确定正确的教学方向,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能力的形成。特别是没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而进行的低效的练习,结果只能是搞题海战术,练习的效果既达不到目的,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因如此,加强对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研究,提高习题设计的实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此,我的建议是:
一、 关注差异,确定习题设计的层次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尽可能地兼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班级学情的高度掌控,既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知识掌握不善的共性,又要顾及学生的差异发展,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总而言之,就是要更多地面向全体,争取学生的共同进步。
记得几年前,我新接了一班五年级,这是一个“小有名气”“语数双科料”的后进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在数学教学中,让我无所适从——平时单元检测中就有一半学生考试不及格,其中还有6人完全不会做作业,成了课堂上的“陪客”。我觉得对待后进生要持之以恒去关爱他们。要转化后进生,首先用耐心去改变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其次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促其转化。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绝不会有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后进生知识基础薄弱,无法完成作业,他们的烦恼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因此,我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感情,多鼓励,莫讽刺,尽力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我采用减少练习量的方法(我发现后进生在匆忙中慌乱地做完练习,结果错误百出,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比如,《创新学习》天天练习的作业,我把学生作业分成三种:优等生完成作业后增加作业量,指导他们阅读并做一些课外习题;中等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好作业;后进生允许只做两题或一题,但却严格要求他们必须力求所做都正确无误。虽然没有完成全部题目,只要正确地完成指定的题目,我都给评上“优”。采取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后进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使他们也爱上数学课,同时也不耽误优等生的培养。这样的话,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较好地做到了既让优秀学生“吃好”,又让后进生能“吃好”,达成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 变化练习,优化习题设计的质量
要做到优化习题设计的质量,就要抓住学习重点下功夫。进一步而言,就是要把新知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帮助他们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而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适量、有效习题的促进。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练习题完成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进而完成对学习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例如,在教学《用连乘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时,我就结合班级学情和章节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下面一组练习:①金典牛奶每箱4行,每行3瓶,6箱牛奶有多少瓶?②小玉家与超市相距200米,小玉分3次把6箱牛奶全部搬到家。她一共走了多少米?③估一估、算一算,有300本图书,每个书柜有4层,每层能装14本图书,5个书柜能装得下吗?
以上三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第一题为基本练习,适合全体的学生;第二题为变式练习,难度稍有提升,要求本班70%左右的学生完成;第三题为拓展练习,难度较大,鼓励本班30%左右的学生尽力完成。这样一来,在练习中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使得练习有了针对性。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加强对连乘知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也促进了知识间的沟通与融合,利于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三、 巧设练习,充实习题运用的内容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习题的时候一定要秉承这一原则,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数学问题,争取建立起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去学習数学,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章节内容“实践拓展”部分的时候。我就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开动脑筋,仔细寻找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正负数”概念来解释,设计相关的情形,在下节课上做交流展示。
通过这样的课后练习,很好地引导学生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他们深入地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并且促使他们更深入地去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做到对数学知识的整合、提升,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在第二节课的交流展示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因此形成了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喜欢这样的课后练习的,既促进了他们学习能力的转化,又达成了“学以致用”。
总之,习题的设计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并且在练习设计的过程中既兼顾到整体,又不疏漏个体。同时又要从班级具体学情出发,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合理的处理,使得练习更具有针对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高效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薛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7.
[2]牟晨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3]杨帮武.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2014.
作者简介:
叶彩蓉,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商投资区鸿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