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琦,姜 涛,邱 洁,王锦鸿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我国专业硕士教育于1991年拉开序幕[1],至今先后建立了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硕士为主,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特别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探索方面,为了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2],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培养的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仍达不到社会的真正要求,以千篇一律的“理论专硕生”为主,以致出现用人单位“不愿用研究生”“不敢用研究生”“不得不用研究生”等困境。
研究生导师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在学业指导,乃至职业生涯发展上,也是举足轻重[3]。专业型硕士培养的困境,与研究生导师素质培养滞后,其对医学专业型学位认识不够,培养目的模糊,培养过程不规范有关。遂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本院对临床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经验,对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素质培养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4],提出目标:“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专业学位[5]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因此,精确定位专硕,加强专业学位教育的内涵建设,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素质培养的首个内容,需要其在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以及论文选题等方面都应有相应调整,与学术型硕士培养区分,摆脱对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和依附,凸显自身特色。
导师负责制,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为了密切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导学”为主的教育模式。2014年,我国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规定各大医学院校均实行了“四证合一”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即临床专业型硕士与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轨合一[6]。遂2015年以后就读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始忙于轮转于各个科室之间,使责任导师在临床技术训练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师生联系“藕断丝连”“若有若无”。导师责任制在“并轨合一”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阻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社会对医学生教育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外,医德医风和科研思维也要过硬。导师责任制迎来了新的挑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研究生导师,是医学生成长路上第一盏至关重要的启明灯,关乎其未来成长的优劣。所以,贯彻导师责任制,避免流于形式,是导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三年的培养过程中,导师需要以关注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合作互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目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等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朝着“精英化、个性化”发展方向,制定学生的轮转计划,并与各轮转科室教学秘书保持联系,便于了解和把握每个阶段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的学习进度,也利于导师和各轮转科室双方配合不断地采用设置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互动模式,刺激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师生之间双向良性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导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组织、学校和医院不定时举办的科研及临床专题讲座,活跃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导师课题,或自行申请课题,培养科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最后,导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状况,特别是经济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关心和照顾,有利于避免学生产生心理疾患,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所谓“医德”,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仁心仁术”“大医精诚”乃是医德的灵魂。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即“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既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又是医学生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今后的医疗行为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须高度自律,做到为人师表,师德医德兼备,方可言传身教。
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师德和医德建设是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在行医治病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导师应以德立身,以德施教,自觉弘扬爱岗敬业精神,理性面对社会不良事件,勇于肩负医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坚守公平正义的道德底线,坚决抵制各种追逐经济利益的不正之风,杜绝从医执业过程中任何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应以心育人,用心教人,做到关爱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积极推动彼此的互动和对话,合理诱导、引导、指导和领导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时刻保持爱心、真心、诚心、耐心与细心;应以医济世,行医为乐,树立医者仁心、推己及人的人本思想,确立投身医学、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激发爱国爱民、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同时乐于在严峻的执业环境和复杂的医患关系,认识自我,提高自身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7]。
专业学位“4P”培养体系,即医教协同的培养机制、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产学结合的培养平台、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式。现阶段医教协同培养机制的重要实践内容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结合,既完善毕业后教育体系,又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8]。而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则以课程整合为重点,丰富课程体系内容,优化教学课程结构,创新网络教学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品牌课程建设,从而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支撑力。至于产学结合的培养平台,是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企业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下,搭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支持发展平台,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多样化培养的途径之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最后,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式应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确立“5+3”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分段式临床实践教学,完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进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9]。
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配合大学及附属医院各行政部门构建专业学位“4P”培养体系,突出“医教结合”,重点提高研究生知识运用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导,临床科研能力为特色,坚持实践科研两不误。毕竟一定的学术能力,是学位教育与单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也有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将贯穿整个临床轮转,以临床研究为主,从而将“学位论文科研”和“临床轮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遂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医学科研方法、循证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与软件应用等科研基础课程,使研究生学会如何选题,如何规划合理的技术路线,如何应用和分析研究数据和结果。学位论文方面,要求选题紧密结合临床,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临床疗效评价、文献综述、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此外,导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专题讲座,举办学术交流,监督外文文献的翻译等科研培训工作,在日常培养中渗透科研能力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