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小景/文 谢 召/评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10月31日是万圣节的前夕,当晚,在青岛地铁2号线上,两名过万圣节的年轻人打扮怪异,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惯,大骂对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国人的耻辱。”视频一出,便引起网友热议。(北京青年报)
中年男子以中国人的名义,对年轻人怪异的行为进行辱骂,确实有不妥之处。但年轻人在地铁这样的公众场合,扮成“僵尸新娘”“吸血鬼”等恐怖造型,有可能会吓到老人和孩子,因而遭到更多人反对。
2016年,在四川成都地铁也出现一群由少女化装而成的死亡新娘、吸血鬼和僵尸,扮相惊悚、十分吓人,成都地铁对此坚决说“不”,很多人对成都地铁的做法拍手称赞。今年10月31日,北京警方也通过微博,提醒市民万圣节不可过度放纵。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11月1日,人们通过装扮成妖魔鬼怪,以吓走亡魂的方式庆祝。为庆祝万圣节的来临,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地敲门,希望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同时传说这一晚,各种鬼怪也会装扮成小孩混入群众之中一起庆祝万圣节的来临,而人类为了让鬼怪更融洽才装扮成各种鬼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心理学家辛迪·戴尔·克拉克曾经在一次对费城地区六七岁年龄组孩子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父母都低估了万圣节可能会对孩子们带来的恐惧。几个世纪以来,万圣节吓坏了许多各年龄层的孩子们。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万圣节在国外庆祝期间,更多进行正面的、阳光的引导,禁止孩子穿戴得过于恐怖和血腥,节日内容变得越来越“有规矩”。
近年来,中国也出现过万圣节的活动,而且被演绎得越来越无底线。各种毫无节制的“刺激”造型出现在人流拥挤的场所,一些年轻人为了哗众取宠,恐怖的服装、惊悚的造型、夸张的面具、稀奇古怪的活动……把西方的万圣节活脱脱变成了装鬼吓人的节日。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万圣节了解并不多,加上这类节日与中国类似节日的差别太大,他们很难接受这样的“新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铁、街头等公共场合,惊悚的妆容出现会吓到一些不知情老人和小孩,轻者造成不适,重者产生心理阴影,他们甚至会因为恐慌而破坏公共秩序,造成踩踏等突发事故。
身处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我们接受新事物绝不能奉行 “拿来主义”。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首先要能精准找到与中国文化的交集,在比较中兴利除弊,才能被大众所接受。粗浅的“惊悚”“血腥”“夸张”的画面,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这种做法只能被看做荒谬无知,哗众取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如果这个节日除了自娱自乐和惊悚,不能为我们留下什么,就应该及时终止盲目追随的行为。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之发扬光大,这不仅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更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选自2018年11月3日“大河网”百家号)
【解 读】
本文是作者对 《北京青年报》刊发的一则消息有感而发的一篇时评。从标题看,作者是极力反对、坚决制止公共场合的“惊悚”妆容行为的。
作者先客观引述报载的主要内容,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中年男子的辱骂“确实有不妥之处”,扮相怪异的年轻人遭人反对。
作为对自己观点的支撑,作者首先引述两个实例,一是成都地铁对惊悚吓人的扮相坚决说“不”,二是北京警方微博提醒市民不可过度放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惊悚”妆容是普遍不受待见的。
接下来,作者追溯西方万圣节的来历,陈述西方人是如何对待他们这一传统节日的。从万圣节的来历与西方人对这一节日的行为态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一节日兴起的最初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带来了不良后果,容易对孩子们造成恐惧,因而西方人做了不少有利于保护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禁止穿戴得过于恐怖和血腥,节日内容变得越来越“有规矩”。
对照万圣节的来历与西方人对待万圣节的行为态度,作者指出中国年轻人如今过万圣节的种种出格的行为,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把西方的万圣节活脱脱变成了装鬼吓人的节日”,造成一些不知情的老人和小孩的不适,甚至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导致破坏公共秩序、发生踩踏事故的现象。之所以进行这样一番对照,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期望如今的年轻人在过西方的万圣节的时候,不能偏离西方人过万圣节的初衷与基本遵循,不能有与这一节日源发地的人们完全相悖的行为举动。
那么,如何看待如今的年轻人过万圣节的种种怪异之举呢?对待万圣节这种外国节日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这是作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作者认为如今的年轻人之所以会将万圣节过得恐怖、惊悚、夸张甚至血腥,是因为他们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全盘接受,食而不化,因此,他们这种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做法“只能被看做荒谬无知,哗众取宠”。由此作者指出对待万圣节这种外国节日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态度,要有所选择地吸收,必须精准地找到与中国文化的交集,才能在比较中兴利除弊,最终被大众接受。
作者最后站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的高度,发出及时终止盲目追随的行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上的呼吁,勉励人们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担当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可以说,本文通过评论报刊刊载的一则消息,由如何过万圣节扩而大之,推论出并阐析了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宏大主题,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意义。而文章由引述报载消息入手,通过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再援引两则实例予以佐证,然后追溯西方万圣节的来历,陈述西方人自己的做法与态度,对照如今的年轻人过万圣节的种种怪异之举,进而分析其实质,指出正确的态度与做法,思路清晰,层次井然,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