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静,李俊杰,肖文刚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重庆400038)
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基础医学教学是医学院校教学之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同时质量监控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职能[1]。笔者所在大学构建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以教学过程为保障和监控对象,达到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获取教学状态的真实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教学效果实行反馈控制的闭环式教学管理体系。
1.教学质量保障模块。(1)建立教学管理系统。结合教学实践,建立了一套具有动态管理、奖优罚劣、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管理、课堂授课管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教学监督与评价、教学档案管理、教学奖惩制度等,具体有教研室教学组织工作规范、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办法、考试管理规定、“教学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调动了“教、学、管”三方的教学积极性,对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2)建立教师培训系统。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应当抓住教师这个关键要素,要健全系统完备的教师培训制度[2]。一是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成立了教师成长中心,专门负责教师培养和成长;完善了教师培养制度,制定了《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以及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信息化教学等岗位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了“名师讲坛”,邀请国内外教学名师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信息化教学等学术讲座,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综合素质;对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进行系统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岗位任职能力。二是实施骨干教师支持计划。以培养教学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出发点,实施骨干教师支持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在国外知名大学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专修基地,选送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进行教育教学专修。三是开创教师培训新模式。按照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培养优秀教学团队指导思想,开创了“四人同上一堂课”的教师培训新模式,该模式是以教研室为单位,遴选高中初级职称共4名教师组成授课团队,由教研室领导或教学名师、教学明星任指导老师,通过每人授课10分钟、4人共同讲授一门本专业理论课,加强集体备课、集中试讲,最终以“擂台赛”形式现场展示交流,使青年教师在备课、说课、磨课、赛课过程中,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3)实施教学改革系统。一是开展创新性教学改革。制定了《开展创新性教学实施方案》,从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第二课堂实践、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深化改革,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建立科教融合式课程体系,推进创新性教学改革;开展启发式、研讨式、交互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在生动灵活、丰富有趣的教学过程中启迪智慧,培养能力。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有基础、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早期参加科研活动,或以进入课题组方式开展专门性科研训练;开设创新性实验课,让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究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英语教学改革和医学英语教学力度,推行外籍教授为本科学生授课制度。三是开发第二课堂活动潜能。搭建综合展示素质教育的宽阔舞台,包括“解剖学论坛”“组织胚胎学论坛”“细胞生物学论坛”等医学基础课程论坛;设立“本科学生创新基金”,加强本科生科技创新实践研究;开展“人体解剖标本制作”“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等专业技能竞赛;开展病原生物学流行现状调查、医学遗传学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与社会融入中,不断校正学生“三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适合自身的展示舞台,开辟创新教育的生动局面。
2.教学质量监控模块。(1)建立质量评价系统。一是建立了学生评教制度。学生是高等教学服务对象之一,有权利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3]。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最有发言权,为此把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最主要指标之一,制定了“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表”,从“教学设计是否科学、重难点讲解是否清楚、课堂管理是否严格”等10个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学生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对教师及时改进教学起到帮助作用。二是建立了教师评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师生共同责任,教师评学主要从学风纪律、学习方法、教学管理、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做到及时沟通,共同研究评价教学工作,该制度的实施达到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三是实施了教学质量讲评制度。每年召开教学质量评估报告会,通过对教学任务、师资结构、教学督导、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学生考试成绩等统计分析,对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和绩效排名,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四是坚持了教学督导制度。成立了教学督导专家组,实施教学督导二十多年,督导专家坚持“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督导结合”原则,对教学工作进行专门性检查指导,对授课教师进行检查性听课,督导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依据。(2)实施教学运作系统。一是坚持集体备课和试讲制度。有计划安排教研室集体备课和集中试讲,凡试讲不合格者一律不能上讲台授课,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课堂教学质量也起到实时监控作用。二是实行“教学日”制度。规定每周三为学校法定教学工作日,专门研究安排教学工作,“教学日”期间,各级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专家必须跟班听课,检查指导授课情况,或专门研究解决教学问题。三是发挥管理人员监控作用。业务机关、教研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互相监控的良性循环机制。机关重点发挥好计划、指导、服务、协调、创新等管理功能,教研室主任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教研室全体教师在主任领导下完成好任务。
3.实施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制度建设与完善,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通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可将机关教学管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督导意见及时反馈沟通,形成了一个闭环式教学管理与监控系统,使教学工作呈螺旋式上升态势。
1.建立了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了教学制度,创新了教学管理模式,规范了教学过程管理,形成了具有军医大学特色的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该体系具有完整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对教学过程与质量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闭环式管理。
2.规范了教学管理,形成了长效机制。通过构建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近几年,教学管理干部发表教学论文38篇,主持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5项,获教学成果奖8项。同时制定了关于开展创新性教学、教学实验室管理、教学督导等系列管理文件,搭建了创新教育管理平台,建立了以制度为主导的长效机制。
3.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近几年,教师发表教学SCI论文21篇,参加全国、全军教学能力比赛均取得一等奖和教学标兵等荣誉,打造出以国家教学名师、军队育才金奖、全军优秀教师、教学标兵、学校“教学名师”为代表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指导本科生发表SCI论文125篇,本科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4项,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8项,多篇论文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十佳论文”并做大会交流,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等奖10项,获2016、2017年本科生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银奖;创新教育成果在 SCIENCE 杂志刊登,并获“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达到了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和军队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与操作的教改途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实践和应用,对提高创新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