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摘要:低年龄段的幼儿受家庭影响明显,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价值观的树立。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就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家庭教育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行为习惯;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222-02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处于心智发育的初级阶段,其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十分明显。家庭教育、家长行为影响直接体现在幼儿的行为习惯上,很大程度上,幼儿的行为习惯就是父母言谈举止的映射。如何在幼儿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做好其启蒙引导,做好其教育培养,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答案是必须从家庭教育的优化入手。而家庭教育的优化建立在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与家庭教育的优化策略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引导与培养的重要性
必须明确幼儿行为引导概念,就是让幼儿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中对特定行为长期重复训练而实现行为的内化,引导其基于自身的判断与分析转化为行为的具象表现。行为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其甚至会伴随人的一生,对其后期的生活方式固化和成长发展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指引我们更好地学习发展。而家庭教育对人的行为固化培养是首位的。幼儿时期行为的引导具有现实紧迫性。幼儿群体其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其行为习惯更是参考模仿其身边的人,幼儿行为模仿能力强,而家长作为其联系最为密切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行为。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也对幼儿行为的培养有刺激和影响作用。幼儿生活经验少,也是行为塑造的黄金期,家庭教育必须在幼儿行为引导中承担主要责任,通过家庭教育的优化,为幼儿行为固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自我控制,做好思维判断,健康全面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也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父母必须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培养的重要性,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示范,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做好家庭方面的支持。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影响的具体表现
1.家庭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主要体现为父母感情的和睦,在和睦的氛围中建立温暖友爱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十分明显,父母是与幼儿联系最为密切的个体,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幼儿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暖,性格活泼开朗,树立乐观心态。幼儿阶段是幼儿语言能力训练提升的关键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幼儿与父母交流互动,行为习惯更合乎常规。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环境冷漠,导致幼儿在行为上具有胆怯性和冷漠性。家庭关系不和谐,幼儿行为带有明显的忧郁性。而和谐的父母关系,开明健康的家庭环境才能带动幼儿的健康成长,让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
2.父母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主体实施者父母必须关注自身行为,父母对儿童起到榜样力量,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父母的教育行为对幼儿行为起到带动与榜样作用。父母如果价值观导向不正确,幼儿就容易人格缺失,无论是处世态度、品质精神还是行为习惯都带有偏激性。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导致幼儿行为任性、偏激;父母对孩子过分约束管教导致幼儿行为暴力、冷漠。因此父母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既存问题
1.忽视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重要影响。多数家庭缺乏明确的教育意识,在家庭教育中针对幼儿行为的引导基本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放任自流,认为必须尊重幼儿的天性,幼儿会在相应的年龄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不需要家庭家长的指导干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其更关心幼儿学习成绩,关注幼儿艺术技能的培养,依然受应试教育左右。另一种觉得幼儿行为引导是幼儿园的事情,家长工作繁忙,幼儿园理应承担幼儿行为引导的全部职责,家长无须操心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两种态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家长对幼儿行为引导关注不足,缺乏责任感与重视度。思想的不重视,幼儿行为习惯家庭引导意识的缺失,使得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受阻。
2.家长不良行为会对幼儿行为产生误导。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也是幼儿接触最为密切的场所,而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良行为习惯也影响到幼儿,对幼儿行为引导起误导作用。就当前的幼儿家庭教育来说,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长辈追着正在玩耍的孩子吃饭或者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幼儿挑食厌食家长就买零食。更有甚者,妈妈训斥幼儿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但是幼儿发现,爸爸看着电视吃着饭,幼儿也跟着爸爸一样,吃饭看电视。幼儿年龄小,但是模仿能力强,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幼儿产生误导作用。
四、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正确引导策略
1.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重视家庭教育。思想上的重视带动行动上的落实,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成长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关注幼儿艺术技能的培养提升,家庭教育特别是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引导关注较少。家庭教育意识弱,家庭教育缺失,幼儿行为过于偏激或者冷漠。而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幼儿行为引导可以可无,基于这些错误思想,家庭对幼儿行为引导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而家庭教育意识弱,家庭教育关注不足也导致家长行为的不当,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不利于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幼儿时期是幼儿行为引导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关键期,后期的行为教育与纠正难度很大。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幼儿行为引导,重视家庭教育,做好自身行为的正确引导示范。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的引导必须落到细节上。一些细微之处的家庭教育弊病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对幼儿行为进行科学的有的放矢的教育引导。在家庭教育中必须严格要求与积极关爱相结合,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引导幼儿要诚信诚实,不能用打骂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孩子胆怯。家长只有正视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力,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才能实现幼儿行为的正确引导。
2.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好榜样示范。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必须融入到家庭日常生活。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心理和物质两个层面加强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带动幼儿与家长的交流互动,幼儿在父母的关爱、教育引导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性格开朗,懂礼貌,会尊重别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关系和睦,家庭的和睦气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亲情浓厚的家庭氛围,幼儿从出生就能体验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积极乐观的情绪的感染。而单亲家庭的幼儿或者父母经常吵架的幼儿,享受不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不利于其行为习惯的积极培养,并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物质方面,父母切忌对子女过分溺爱、担心、保护或者过分严格、歧视,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等,这些都不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儿童的挫折教育,从小培养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作为父母,切不可错误地认为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尤其是物质上的要求,一味地迁就子女是对孩子的关爱与优良抚育,而应让子女在艰难困苦中加以磨炼,才能真正达到锻炼和增强其独立自主、自强的信念的育人目的。
五、结束语
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是幼儿行为习惯引导的重要支持。在幼儿培养中,必须关注家庭教育,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引导,让幼儿在快乐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在父母正面的言传身教指引下做好行为判断分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成长。本文在论述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培养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引导的负面问题进行剖析,基于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为家庭教育的优化,幼儿行为的正向引导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借助学习故事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03):74-76.
[2]許海珠.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我见[J].好家长,2017,(66):204.
[3]栾长红.关于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7,(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