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波 乐长高 马建国 郭伟华
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激增的就业压力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备受关注。“1+n导师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易于实现“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对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本科生“1+n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1+n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006-02
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素养提升与培养备受关注,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基于此,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各大高校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来看,并不很理想。导师专业指导不足;学生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学生缺乏交流表达的倾诉对象,学生一些既存的心理问题制约其成长;高校学生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缺乏特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潜能,导致导师制人才培养缺乏实效。因此改革原有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构建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一、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各大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尝试了一些新模式,比较常见的是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而这两种导师制度的灵活性或培养面有限,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1+n导师制”,从大二开始,不同学生根据自身差异及需要,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择相应的导师进行学业、就业或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指导。该模式使得学生不仅局限于校内专业导师的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也获得了其他方面导师的针对性辅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致力于其创新创业多元化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相对固化,特别是从近几年的人才输出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应用与创新创业意识。在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专业知识的讲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往往集中于课堂,虽然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思想,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创业及人生发展指导,但也不够系统,多数是即兴所为。不乏有些教师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会留下联系方式,希望学生课下与自己交流,但真正愿意交流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受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干扰。教师除了教学还要备战科研、忙于个人生活等,因此专业教师与学生课下交流并没有实际效果。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而辅导员面对的是众多学生,不可能基于某个学生进行某方面的专业指导,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而学生却希望有专业的教师能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也希望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教师倾诉,更希望能有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来实现自身发展。大二是学生的职业迷茫期,又是职业导向明确的关键期,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其必然性。
三、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构建
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兴趣爱好、学业规划和职业导向等,将学生分配给具有相应特长的指导老师,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也是本文赋予“n”的基本含义。
1.“1+n导师制”中“1”的含义。“1+n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是主要针对“大一”的学生;第二是只有“一年”的时间;第三是指导方式较为“单一”,辅导员、班主任和一两位专业导师组成导师团队,帮助大一新生尽快熟悉、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就业前景;帮助新生树立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大一是大学生活的关键时期,学生处在从中学阶段普通教育向大学阶段高等专业教育的转变时期。环境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人际交往的多样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不适应。导师团队可以在充分了解大一新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帮助新生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2.满足学生的“n”种选择需求。“1+n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n”是指从大二开始,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业规划、不同职业导向的学生,基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完全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相应特长的指导老师;“n”赋予了导师制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
四、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1.导师遴选机制的建立。导师遴选是导师制成功的关键,因为虽然部分导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但专业研究局限性大,对专业领域之外的东西了解不多,因此在创新创业指导帮扶上明显不足。多数学生觉得导师创业指导枯燥无味,偏于理论,实际指导价值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导师的遴选工作。导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能较全面解答学生专业领域的疑问;导师要具备较高的教育引导能力,其教育引导能被学生接受、认可并喜欢;具备创新创业的专业能力,能指引学生从学科专业层面去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导师必须具备科研创新项目的实施经验,只有这样的导师才能起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2.导师考核机制的建立。考核是导师制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取得实效的必要措施,考核机制应当具体化、量化,考核结果应当记入个人业务档案,考核业绩与年度考核、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挂钩。教师除了专业教学和指导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对于优秀的导师必须进行物质及精神的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应让其意识到自身不足,以期有效改进。考核应当公平、民主,能全面反映导师的工作质量。
3.导师监督机制的建立。监督机制的建立是导师制实施的重要保障,所以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约束导师的行为。建立监督体系,对导师的指导时间和频次进行监督约束,确保导师创新创业人才指导的质量;可以开展导师创新创业指导满意度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导师的教学指导不当进行明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结束语
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需坚持校企合作,倡导工学结合,通过对高校学生的专业指导帮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整改,实現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指导,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显著提升;学生为主体,导师为辅助,让学生获得专业的指导帮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实践机会,真正实现自身创新意识的强化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更加积极主动地创业就业。对于高校教学及人才培养来说,既实现了教学及就业创业指导中的因材施教,又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因此,基于“1+n导师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辉.高职院校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4):68-70.
[2]孙旭,邓明阳,陆蓉蓉.“校企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5,(05):43-46.
[3]俞婷.导师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