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2019-01-21 01:28薛明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际学分教育资源

薛明智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背景及现状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将“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作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一种重要方式。2015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中明确将“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作为重点任务。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中提到“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可见,学分互认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必然趋势,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受教育者的需求,意义重大。同时,学分互认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优质资源、统筹配置及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而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更多人群享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以达到扩大高等教育的覆盖面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高校按地域范围或以联盟的形式,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学分互认的探索与实践。从实践角度来看,省域内的高校间学分互认更为容易实施,这些高校位于同一区域,在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及教材选用等方面都更为趋同。由于地理位置距离较近,便于高校遇到问题及时有效沟通。例如,辽宁省在2014年就依托MOOC在线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资源,探索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校际间学分互认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应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北京部分高校联合成立了小范围的联盟共同组织教学和管理,称之为高校教学共同体。山东省则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区域内高校联合开设优质课程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学分互认。此外,在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江西、河南等地,部分高校也尝试实践了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工作。

二、优势与策略

(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建立终身学习的“开放大学”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互认,补齐了高等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短板。为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以“在线学习”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高校合作模式改革,推动高校间结成“教学共同体”,打破高校间原有壁垒,实现了校际间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同时,各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根本目标,按照“基于在线开放课程、促进开放共享、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思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激活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从而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核心能力,建立健全促进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构建了终身学习的“开放大学”。

(二)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现“政、企、校”协同育人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入优势企业,构建基于在线学习的高校联盟实施学分互认。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下,各方应积极研发集“教”与“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平台,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服务。学习平台是师生教学的主要载体,应系统性地呈现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及成绩分析等关键数据。同时,高校作为实施主体应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育人。高校应围绕“教”与“学”的需求,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注重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构建“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生动的实验实训课程、前沿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等。通过支持建设课程资源库,促使高校之间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互补特性,突破了地域、校际限制,实现了校际间协同育人。

(三)学校主体、团队协作、跨校教研,促进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变革

各校可结合实际,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共同备课、研讨教学方法及手段,充分利用线上的教学资源,实现“课下学习基本知识,课上讨论学习难点”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研团队以课程为核心实现了在线协同备课,是一种基于网络而又超越网络的联合教研模式。通过多维联动,实现了校际间的协同育人,提升了师生的网络教育素养。“建课教师”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课程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在线课程;“用课教师”能够获得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探索案例教学、小组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其他院校的课程,免费学习优质课程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四)政策引导、项目牵动、经费支撑,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

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管理机制,明确课程建设高校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责任主体。成立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工作组,探索建立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运行保障、效果测评、学分互认及工作量认定等制度,实施开展高校间学分互认的试点工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实施项目、经费支持、政策多重激励,激发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已列入对各高校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中;对在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称号;对执行学分互认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程团队,给予课程立项及经费支持。在此基础上,各相关高校还应制定相应政策制度,鼓励和保障教师积极参与校际间学分互认,并给予相应任课教师工作量计算、年终考核、项目申报等方面鼓励和支持。

三、创新与效果

(一)跨校修读、学分互认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学分互认”为突破口,探索精品开放课程的转型升级,实现由面向社会的终身教育向服务学生的学校教育转变,促进了精品开放课程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学分互认,对精品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有效验证,促进了在线课程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学分互认,在实践层面进一步探索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机制,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校际间的有效传播与共享,实现了由“好课”向“好学”的转变。

(二)跨校修读、学分互认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的均衡发展

在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封闭的情况下,各高校、各专业呈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样态,逐渐出现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基于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开展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突破了地域、校际限制,推动了校际间的学科、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了校际间优势互补、协同育人,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跨校修读、学分互认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

开放课程教学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继承与创新,通过跨校组建教师教学团队,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方法、模式与流程,实现了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内外的统一,符合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对高等学校教学要素的突破,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跨校修读、学分互认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组织制度的开拓创新

跨校修读、学分互认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涉及不同层次学校、专业、教师及学生。此项工作的实施使高等教育教学的组织边界变得模糊起来,原来的有限班额班级变为无限班额班级,一门课程有着无限数量的可能受众,无限广阔的传播边界。这对于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随之也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组织制度上的变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校际学分教育资源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