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及优化策略

2019-01-20 22:36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陈 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战略高度,多次提出我国高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大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交流时就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一次强调,高校要紧紧把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总开关”,坚持不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有思想、最有文化的群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社会和谐、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因而,新形势下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对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

“知情行”规律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机理。其中,知、情属于意识与观念层面上的认同,“行”则是在“知”与“情”的基础上外在化、显性化的认同实践,三者互相促进,构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在这一认同机制中,认知是基础和前提,情感是动力和关键,行为是目的和归宿。正是通过理性认知、情感共鸣、自觉践行三个环节,大学生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自身并逐渐沉淀固化,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认同境界。

其一,认知上不了解。知就是认知,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是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认知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认同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只有首先解决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问题,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本质内涵,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共振。然而在“知”的维度,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却有所欠缺。例如,一些大学生不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逻辑结构,一些学生缺乏对其历史演进与时代背景的整体把握,一些学生缺少对核心价值观理论基础、文化蕴含、道德根基等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等等。

其二,情感上不共鸣。情,即情感,情感共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之上,是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表现出的一种更加强烈的心理倾向。大学生与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共振,是深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一环,是拓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广度与深度的关键点。然而在“情”的维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仍然偏弱,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消极情绪,如以敷衍、拒绝、抵触、反对的心态对待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活动。这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缺位的典型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的症结所在。

其三,行为上不自觉。行即行为,是大学生依据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自觉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的与归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仅仅靠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形成自觉。然而在“行”的维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性仍待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知行矛盾、知行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的归因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当前,部分高校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解读、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存有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教育解读僵化

教育解读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解读必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相连,具有历史深度、政治力度、时代高度、生活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所自觉自愿接受。但是,当前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解读在内容与话语上缺乏创新,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疏远和疏离。

在内容方面,一些教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和思想实际,内容设计过于理想化,针对性、时代性明显不强。教师或是单纯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粗线条的解读,或是将一些抽象的原则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这种泛化与僵化的内容解读方式不仅造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只是浮于表层,虽记住了这些名词短语,却不了解其背后的政治立场、历史积淀与实践归旨,也直接导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签到率”双低现象的产生。

在话语方面,当前部分高校缺乏话语创新意识,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多以八股模式的官话、缺乏情感的套话出现,采用控制式、劝导式的话语模式而非同学生进行积极的对话、交流、问答,这就给“95”后大学生造成一种居高临下的“疏离感”,使其将培育核心价值观与“形式化”倾向、“填鸭式”灌输等同起来,继而产生“不想学、不相信、不喜欢”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文化建设缺失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2]。文化的作用体现为文化凝聚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传播力等方面,它在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个人规范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是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自觉、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共鸣、凸显核心价值观理论魅力的力量来源。“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世界范围内先进思想文化的吸收借鉴,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性演化与创造性发展,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先进文化的涵养作用,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能量与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渗透到大学生具体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认同。

但是,受当前国内外多元文化的渐式渗透和复杂多样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开始追求肤浅的感官刺激和精神的瞬间愉悦,娱乐性、消遣性、时尚性甚至庸俗性的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有较大空间。加之校园媒介宣传的相对滞后,致使一些快餐式、娱乐式的思想文化逐渐占据校园文化高地,进而造成文化主旋律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渐进式微。此外,当前大学校园中传统文化的底蕴仍不深厚,以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氛围、育人机制尚未形成。大学生不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对匮乏,而且在实践中出现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不良倾向。这势必影响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与良好道德的养成,也势必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魅力,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认同。

(三)社会实践缺位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3]292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所认知理解、情感认同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不一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在理念层面上认识不清,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外延存在误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产生积极的情感互动,由此导致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知行脱节。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部分高校中社会实践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尚未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中;或者高校在推进实践活动过程中,缺乏整体设计和规范管理,缺少完备的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这就导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呈现出自发性、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影响了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认同的效果。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的优化策略

(一)深化教育解读,破解认知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绝不限于简单的12个词、24个字,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基础之上的。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创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且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新理论成果。[4]56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解读中,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发挥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涵育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引导广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积极审视当下多元思想文化的本质,提升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认同。

其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正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之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进行的推陈出新与革故鼎新。因而,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释放力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友善等有益思想。例如,增强高校关于中国古代诚信故事、诚信典故的课程设置,建设推出相关的在线开放课程,将蕴含诚信、友善等传统文化典籍作为大学生推荐读物,融入学生的“第二课堂”之中,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友善观念。

最后,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展开伟大斗争、奋勇向前的革命征程中,形成了象征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与自强不屈、砥砺民族气节和锤炼民族精神的红色文化。”[5]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家国意识,是教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极好教材。高校要充分认识并善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自觉将其纳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高校可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教育活动,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举办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纪念展览活动,使学生深刻领会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切实体会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而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强大认同。

(二)营造文化场域,激发情感共鸣

情感以一种弥漫性的方式对是否内化以及内化程度产生影响。它存在于认同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注意、理解、接受以至价值形成诸环节都有导向和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对信息、信息选择所发挥的过滤作用和对认同活动所发挥的激发作用两个方面。[6]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风尚。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展开校风、学风建设。这包括在物质层面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包括在精神层面将核心价值观融于校园文化活动中,推动实施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宗旨的文体活动等。高校要通过举办先进的文化活动,营造出适宜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术氛围。如围绕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研讨、学术汇报、读书交流等活动,使同学们在火花四溅的学术碰撞中形成对爱国主义历史源流、理论基础、实践指向等的探寻意识与分享热情。此外,高校要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带动作用。学校领导、教师要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表率,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品质;要充分发挥先进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利用校园广播站、红色网站、文化长廊等大力宣传身边的爱国主义事迹,以爱国主义引领校园风尚,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另一方面,增强媒介融合,发挥舆论合力。媒介有主流媒介及新媒介之分,主流媒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最大优势在于长期以来在公众心里形成的权威性与信誉度,是我们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战场。主流媒介必须承担道德与文化领域内惩恶扬善的责任,用学生听得懂、易于理解的形式强化沟通与交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深、社会认同度更高。新媒体作为当前网络化、信息化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媒介的话语权,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校既要合理规避新媒体对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肃清网络新媒体中的错误观念,控制、引导舆论;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有效平台,将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崇高理念及正确的“中国好声音”覆盖到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中去,营造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弘扬的舆论场。

(三)拓宽实践载体,提升行为自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个人层面的要求,高校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友善观念等方面靶向发力,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自觉。

首先,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突出诚信意识培育。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良好风气。这一活动特点与目的符合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要求,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是一项人人皆可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此,高校要革新观念,注重发挥劳育的积极作用,倡导和支持学生参与生产劳动。高校要抓住重要节庆日及寒暑假的契机,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如大型国企,进行见习和实践,或走进社区、街道,参与义务劳动。此外,高校要不断开辟勤工助学岗位,拓展勤工助学渠道[7]290,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助教、助管、助研工作,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解决自身经济困难,并在劳动中感受诚信劳动、爱岗敬业、大国工匠的精神力量,从而砥砺自我,成就未来。

其次,拓宽志愿服务形式,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志愿服务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生活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多种类型。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出发,其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是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雷锋同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无私精神归根结底源于他能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倡导友善价值观,就是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和睦友好的新型人际关系的生成。[8]226为此,高校要加强对“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投入力度,定期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学雷锋”活动,如开展“三下乡”“关爱农民工子女”“扶老助残”“环保宣传”“义务募捐”等活动。广大教师要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志愿服务,使学生亲身感受雷锋同志时刻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风尚。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考察活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考察是大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社会实践形式,是认识、研究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将社会考察法用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将其总结为“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重视社会考察的育人作用,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考察活动。高校要抓住建党、建国、建军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拜访革命人物、体验革命生活、重走红色革命之路等活动;要积极邀请老战士、老干部、老专家为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故事的宣讲,使大学生获得关于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整理、分析,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树立起更为自觉的爱党爱国意识。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要通过理论教育、文化熏染、实践体验等环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细落小落实,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追求,进而达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认同境界。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