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媒视域下民俗类非遗数字化传播研究
——以黄梅木偶戏为例

2019-01-20 22:36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黄梅木偶戏木偶

葛 芳

4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生机和巨变,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人们对精神文化也更加崇尚与追求。近些年,非遗深入社会各个角落,且随着社会工作者及政府部门的保护实践取得了斐然的成果,这也彰显出社会对非遗文化的认知。黄梅木偶戏、凤阳花鼓等地方民俗类非遗,在保护上虽取得了些许的成绩,但就其发展而言仍任重而道远。

一、黄梅木偶戏的内涵及艺术形态

(一)文化内涵

黄梅木偶戏发展至今大约有200年左右,曾在安庆地区及大别山一带盛行,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体现历史时期的人们文化生活的内涵[1]。黄梅木偶戏从艺术学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反映出当地民众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倾向,表达了对生活热爱和真实的情感诉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谚语反映了地区的不同,其环境、信仰、民俗及生产、生活习俗也不尽相同。地缘性所产生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载体都有着鲜明的具体呈现。黄梅木偶戏作为民俗文化具体的表达,体现了当地人们的乡土文化、生活风貌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潜山、岳西一带曾流行唱弹腔、高腔,随着人们对黄梅戏文化的更加喜爱,木偶表演时的曲调逐步演变成了黄梅戏曲调。通常,人们在传统节日、喜庆之事或闲暇之时,会邀请木偶艺人进行演艺。在各种道具的配合下,伴随锣鼓伴奏,艺人通过连杆操纵,使得木偶在幕台上展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黄梅木偶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当地人民有着紧密的情感连结,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它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比如,当地流行着“宁跑十里地,就为一场戏”等戏谚,就形象地表达了当地老百姓对木偶戏的热爱。

(二)艺术形态

黄梅木偶戏从剧目内容到木偶雕刻,从着色装饰到木偶表演都呈现出多姿多彩且纷繁复杂的艺术形态。

1.丰韵浓厚的地域唱腔

“民间艺术的风格特点,往往就是地方民俗审美趋向的折射反映,而民俗活动则是民间艺术的载体”[2]。黄梅木偶戏作为民俗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展现,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鲁迅先生用移人性情,涵养人的深思来述说文艺的功能[3]。黄梅木偶戏剧目主要借助于黄梅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围”的主体内容来表现,木偶表演艺人所唱的声腔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所演唱的腔调也不同。木偶戏民国前以高腔、徽调为主,民国后逐步转变为演唱黄梅戏唱腔,同时伴随“吼唱”和一唱众和等形式,在现场锣鼓、喇叭等乐器的伴奏及剧情的引领下,使得观众情感、行为表现随之而动。

2.繁琐的雕刻工艺

黄梅木偶戏的材料及制作工艺也非常考究,艺人们根据剧目内容中刻画的人物或场景制作相应的木偶造型。木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主要用樟木、椴木等不易变形且耐虫蛀的材料雕刻而成,其雕刻的手法秉承着祖辈记忆和风格模式,通过雕刀、刻刀、锉刀、锥等不同工具,在选好的木料上进行人物剧情原型的塑造,将人物的身形、五官及动物造型进行精心的雕塑,其主要的雕塑在于木偶的头型和面部特征及身形。创作的木偶造型结构严谨,造型优异,洗练的刀工与精湛的刻法使得木偶的造型包含了戏曲的生、旦、净、末、丑等各类行当及不同的人物或动物造型,形态各异,结构严谨,有的表情自然,有的富有夸张性,具有木偶艺术特点。黄梅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高度约为70∼80公分,其人物角色的雕塑注重造型手法,细腻且夸张,人物表情丰富,不仅具有戏曲化的传统,而且有着不同的造型艺术,构成了姿态迥异的木偶造型艺术世界。

3.讲究的着色装饰

偶身的造型雕刻成型后,通过对人物的角色定位来绘制和着色,契合剧本中人物形象;尤其在人物色彩上更为讲究,通过色彩的艺术表现力来图案化、装饰化人物效果,颜色的不同所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比如:黑色代表粗鲁、红色代表忠诚等等。通过细致的描线写色,丰富了木偶的艺术效果,使得其生动活泼。颜色干透后涂上桐油进行风干,不仅色泽光鲜靓丽,而且具备防雨、防潮、防掉色的功能,经久耐用,成型的木偶人物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为了使木偶人物更加生动形象,艺人根据剧目的角色定位给木偶配饰相应的服饰、装饰等,使得表演过程中更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提升美学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4.风趣的木偶表演

黄梅木偶戏风趣表演是通过两根连杆和细腻的手法模仿真人跑、立、坐、卧、打斗等各种式样的动作,恰恰是模仿步态和动作的差距性产生了极具表演艺术的戏剧品种,尤其是凝固的表情与独白不相符时显得幽默感更强。木偶表演艺术具有造型和表演双重属性。表演的另一大特征是与黄梅戏曲音乐的结合,同时融入了本地的民间小调,显得更贴近当地的风土人情并获得取悦观众的效果,其乡音的抑扬顿挫在锣鼓、胡琴的伴奏之下,勾勒出故事情节及现场群众的喜乐情趣,彰显了灵动的艺术内涵。

木偶的表演形式为以偶替人,具有浓厚的艺术表演特色。通过艺人掌握的三根连杆操纵木偶,使得木偶表现出的各类动作较为逼真,使得表演具有深厚的艺术性,其人偶同台的表演手法也获得了观众的称赞,展现出表演的艺术风采。黄梅木偶戏是一种寄情于物的艺术表演,在剧本内容、表演方式及物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反映着当地民众心理结构、审美价值以及精神趋向,也体现了当地民众的乡土气息。

二、市场经济形态下的黄梅木偶戏发展制约因素

(一)市场经济发展驱使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木偶戏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得较为狭窄

黄梅木偶文化源于乡土生活,依附于人民原生态的朴实思想观念而存在。伴随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传播平台已覆盖到各区域,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普及到农村,致使人们的思想文化、生活形态等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其思想、生活受到城市文化的洗礼,对传统民俗文化已淡化。留守在农村、乡镇上的老人、儿童,在市场经济连带下,其传统的思想,被现代文明、文化替代,受众的区域、人员数量正在不断地缩减。

虽然这几年,当地文化部门在政策、文化、经济等方面予以了扶持,通过组织参加表演、经济补助及申报保护等措施试图来复兴或还原民俗生存环境,但效果不佳,并未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环境,黄梅木偶戏之类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二)制作工艺、表演技巧的复杂,致使其传承与发展受到“人”的因素制约

几乎大多数非遗品种都面临传承人老化,核心艺术、技术濒临失传,无人接手,后继乏人的困境。黄梅木偶的雕刻、粉彩、装饰及程式等专业技能,都是历经时间磨炼的结果,学徒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加上历史剧本内容陈旧、繁冗,年轻人很少对其感兴趣,不能给黄梅木偶这种民俗文化带来活力和源泉。随着时光的荏苒,老艺人年事已高,表演的活力、动作和技巧正逐步失真,剧目内涵跟不上时代需求,受众只能局限于老人阶层,不能跨界融合到中青年阶层,导致其受众范围严重紧缩,不能嵌入民俗生活形态中。

(三)文化传播的力度、推动发展的策略和方法未能形成文化产业链条

近些年,虽然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致力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但受到资金、受众文化水平及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各类因素的关联性的限制,其宣导、推广和发展的力度、策略等方面存在欠缺,黄梅木偶戏深入受众的进度、力度和创新度等方面缺乏实质效应。政府的推荐宣传停滞在广告的宣传、受众间的奔走相告,静态式自然展示,不能很好地利用数媒环境下各类传播平台和工具(如微信、微博、电视等)去影响和渲染受众,也未能深入市场,利用自身平台优势,结合旅游产业开发衍生品而形成互动的文化产业链,没有深度挖掘出黄梅木偶戏的文化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文化内需的显著增长,非遗作为承载民族记忆的活态文化资源,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移动互联网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更为简捷、广阔和实效的平台;然而,作为民俗类的非遗文化在良好的政策扶持及社会关注下,并未很好地利用现有的政策及平台去活态化这类非遗文化,仅限于静态化展示,并未很好地将其融合于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随着文化与科技的不断融合和深度互嵌,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媒介平台,通过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相关行业融合,找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是黄梅木偶戏这类非遗得以广泛传播进而实现传承的必需举措。

三、数媒语境下的民俗类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方式的思考

(一)多元形式的数字化传播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民俗类非遗的发展,而数字化的传播是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于民俗非遗的传播在传统媒体传播的基础上,要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新媒介平台拓展到各个领域,不断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1.专业化影视拍摄及多媒介传播

通过与老艺人的沟通,将其表演的经典剧本进行原生态的专业化拍摄,后期借助于AE、premiere等软件进行非线性编辑、剪辑等技术制作出黄梅木偶戏的艺术宣传广告片。通过与电视台等公开媒体的合作,将宣传片通过电视、电子屏等在城市、乡村公众媒介区域进行滚动播放,从精神文化方面去引领和渲染受众,提升其文化影响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化氛围,促进黄梅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

2.静态化数字广告制作及宣传

通过对木偶的艺术特性,采集的静态视觉语言并运用到平面设计领域里,提炼体现黄梅木偶艺术及文化特点的广告创意符号,制作成海报、宣传广告册等,并应用于旅游广告宣传、社区文化广告宣传等领域,从人文环境中去熏陶、渲染受众,为其传承与发展渲染文化氛围。通过对传统媒介、数字媒介的传播优劣势分析,整合各自的优势,并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强化人们在日常舆论、社交平台等方面对民俗类非遗的认知和认可,从而扩大民俗类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

3.网络化原生态表演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平台的多元化已介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微信、QQ、微博及平台直播等新媒体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获取各种数字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将民俗非遗原生态表演制作成网络数字化资源进行传播对黄梅木偶戏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天柱山、太湖文博园、岳西司空山等旅游景区安排现场表演,不仅可以让游客现场欣赏其艺术文化表演,还能通过手机、拍照摄像并转发朋友圈进行分享,很大程度上扩充了传播渠道,对于黄梅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非遗的传播过程中,要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网络共建、共享的特点,对非遗资源要素转化,贴近公众,使得民众产生亲切感和现实感。例如,可以开展“锦绣黄梅”为主题的品牌活动,现场表演并邀请网络平台参与互动直播,这样能创造出较好的文化和社会效益。

4.先进技术的应用

网络媒介是非遗传播的重要路径,利用先进技术借助于网络媒介可以使得非遗的传播更加具有互动感和体验感。我们可以借助AR技术来还原和展示黄梅木偶戏的制作及表演等,活态展现,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使其表现得更加生动、鲜活。比如:让人们扫描AR卡片、AR电子书就能在手机上观看立体化的剪纸、皮影及木偶表演等民俗类非遗;让公众戴上VR眼镜,置身于传承人工作室中学习竹刻、徽雕等非遗技艺,是非遗传播发展的趋势。

(二)动漫化教育、展览及延伸发展衍生品

非遗文化进校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有效路径。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是非遗文化普及教育的重点阶段[4]。非遗的教育需要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结合当前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与需求,探索合适的方法和途径。

黄梅木偶戏要实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尝试对相关剧本、人物及情景的动漫化,并应用于幼儿园及中小学的拓展教育教学中。通过对黄梅木偶戏的元素、符号、剧本等相关因素的选取和制作,可运用flash、3D及MAYA等软件去制作二维或三维动画等,例如黄梅木偶戏《对花》,就充满戏剧性,将其制作成动漫片,能活泼现场,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激情,能有效拓展其艺术文化素养。

当前,展览是对非遗文化展示、传播及公众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动漫作为一种多媒体、数字化的影像技术与手段,符合现代化会展需求。运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将黄梅木偶戏动漫化,并将其投入到相应的数字博物馆、网络展示平台等新型展示空间中,能有效发挥其社会文化作用。与此同时,黄梅木偶戏的动漫作品涉及到剧本内容中所需的道具、服装、饰品等设计元素,这些设计元素是传统技艺实物化的动漫符号。通过木偶制作技艺,并配以动漫符号加以开发经典角色模型,制作具有动漫色彩的衍生产品,并投入到旅游景区市场中,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传递木偶的社会文化价值。

(三)非遗微信公众号的引入与应用

省级非遗专题公众号在数媒视域下俨然已成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信息枢纽与互动平台,通过定位传播对象,分析受众需求,在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推送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以及线上线下联动与融合,必将取得斐然的效果。

微信公众号是当前网络媒介语境下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将民间非遗文化与微信公众号相融合是民俗类非遗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何从定位、功能及推广等方面进行非遗微信公众号的顶层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及优化等一系列的手段或方法才能完成。黄梅木偶戏等民间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传播途径实现。

当前,非遗保护机构专门设立的非遗专题公众号,且都以广义的公众进行定位,除了发布业内交流信息的平台外,也考虑到了大众的浏览、留言等需求[5]。对于黄梅木偶戏小类民间非遗,不仅要考虑到当地区域的受众,还应考虑到年轻群体的对新媒体内容与形式的需求特点,在发布非遗活动类信息时,要考虑到推送的形式是否有视觉冲击力;氛围是否轻松活泼、幽默诙谐等方面,以给用户留下回味和情感上的留恋。同时,非遗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分类的基础之上,应包含满足民众需求的其他服务功能,如:公共服务、文创产品、社会教育及评价反馈等,将服务延伸至方便于民的互动诉求上。

非遗微信公众号的推广与应用最有成效的方式是与实体活动相结合,运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能有效地吸引用户持续关注与参与。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开展非遗主题活动,通过精心策划,从活动主题、受众范围、新闻报道及展示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吸纳文艺界、学界、教育界及社会民众的共同关注与参与,形成一个庞大的微信朋友圈,构建起民间非遗的微信传播群体,凝聚起联动的传播力量。与此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密切联动,提升影响力,扩大用户范围、巩固用户人群以及扩大实体活动的社会参与度和关注度,平衡好民间非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基于UCD(User Centered Design)的非遗APP平台的实效服务体验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记忆”计划、法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已经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6]。基于大数据融合的互联网时代,APP的应用覆盖了社会教育、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特别是手机APP的应用已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知识获取方式。黄梅木偶戏这类民间非遗应借助APP的平台作为传播与发展有效途径拓展到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中。

非遗APP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拉近了时空与题材的距离,使得用户能有体验感,有效掌握文化知识。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虽然一些机构、文化公司开发了非遗的APP,但通过实践运用,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实践的调研、分析及路径的思考,非遗的APP的设计定位不仅要突破小众范围的思想,同时要总结先期运作的经验、不足并结合当前现状,在政策、市场、运营、用户体验、营销模式等方面着手,并在市场运作、政府指导与扶持及文化政策的推动下,发挥高效、实在的APP功能效用。一是APP应用应是开放式的运作,不应设置登录、注册、验证等壁垒,影响用户的体验感;二是APP的内容要呈现出多元化导向。不仅延续用户感兴趣的栏位,而且内容分类要齐全、要明细和丰富,比如:小众类的黄梅木偶戏、凤阳花鼓、皖南皮影等需要有历史发展、表演制作、艺人简介及视频素材等具体延伸内容。三是APP界面设计要有吸引力。APP设计的色调、图案要具有动感和吸引力,不仅图文并茂,还可在音频、展现方式等方面下功夫,给用户以美的感触。四是要有互动功能与动态信息维护。非遗的APP不仅让用户能够获取知识,同时要形成互动,掌握用户的信息、心理需求,并予以改进和完善,切实提升用户的体验与感受。同时,APP的内容信息要予以动态更新和维护,推送非遗市场的文化动态信息、主题活动、实践邀约活动等各类形式的信息,且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联系。

基于UCD的非遗APP的交换服务系统设计,旨在提升用户规模和感触,增强用户黏性,促进黄梅木偶戏这类民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体现其文化、社会和艺术价值。

四、结束语

民俗类非遗蕴含着敦厚和淳朴的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数字化是非遗传承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媒时代,民俗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需要融合视觉艺术、媒介传播及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创新传承思路和发展方式,在政府、社会、学界的扶持和把向下,发挥其内在的文化、经济与社会职能。

猜你喜欢
黄梅木偶戏木偶
木偶和木偶戏
黄梅之星 范璇璇
黄梅之星 朱婷婷
传统戏剧——木偶戏
黄梅之星 赵长玖
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黄梅落尽,佛心始开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