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军
游记是“一种源远流长、自成体系且生机勃勃的文学存在。”[1]26乔治·罗伯逊在研究游记的文化叙事时认为,游记叙事既有空间的移动、地理的经验,也以隐喻的策略记录旅行者内心精神生活的过程,在记录他者的同时也在探索着自我。在中国,游记萌芽于东汉,起步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大唐,繁盛于宋代、晚清。游记作者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一部分,自身也受制于社会集体想象,在建构一个意义纷繁的世界同时也形塑了他者的文化形象。游记一直作为副文学处于纯文学相对的位置,同自传、回忆录等并列,因此,游记研究很容易被边缘化。周冠群认为游记有“内容的记游性”“形式上的散文美”的特色。[2]1其实,这个结论还需要深入讨论,并不是每一本游记都是“散文”风格的,部分游记是以诗歌、小说等形式写作,如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收录诗歌27首,赋1篇;王韬《漫游随录》收录诗歌22首,《扶桑游记》插入诗歌190首。显然,游记诗文互渗现象很多。
域外游记研究可以对域外文学的创作在民族国家的身份建构中的作用加以探索,分析跨民族、跨文化的游记文本从自我文化到他国文化的文化位移,最终是为了建构一个想象的国家形象。目前,国内域外游记研究主要采用了比较文学形象学、跨文化旅行的理论与方法,重点集中在晚清域外游记、日本人来华游记,而对西方国家域外游记关注不足。本文以“游记”为关键词,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和教育部社科基金数据库检索,对2008—2018年有关域外游记研究的国家级、部级资助项目,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者研究成果作一个梳理,归纳国内学术研究得失,为进一步拓宽本领域研究提供扎实的学理与事实依据。
在《剑桥游记文学指南》“引言”中,主编彼得·休姆和蒂姆·杨斯提出域外游记在近年来获得很多学者重视,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学术研究成绩斐然,特别是跨学科游记研究成果使得这一文类的历史复杂性得以充分展现出来。[3]1就中国而言,国家层面对域外游记研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笔者根据2008—2018年域外游记研究项目资助作了如下统计:
表1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08—2018)
表2 教育部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08—2018)
需要说明的是,检索关键词“游记”,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08—2018)共有28项,涉及到域外游记研究共14项;表2是笔者根据教育部网页公布的历年项目(2008—2018)收集整理;没有立项的年份在两个表格中直接省略。根据以上两个表格分析,国家项目与部级项目对比情况如下:首先,游记文学研究是跨学科研究课题,主要涉及中国文学(11)、外国文学(5)、中国历史(4)、交叉学科(1)、民族问题研究(1)、民族学与文化学(1)、艺术学(1)等学科领域;旅行是体验异域文化空间的记录,将游记作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切实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其次,游记研究主要分布在中国人(包括作家、外交人员、学者等)在域外世界的见闻,这个时间点以晚清时期居多;第三,东亚地区域外游记研究占比例较大,主要体现在日本人在中国旅行的状况;其他国家的域外游记研究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第四,域外游记的未来研究大有作为,国内学者可在这个领域广度和深度上作进一步的探究。
另外,考虑到“游记”的同义词有“旅行”的含义,在2008—2018年的国家资助项目中检索发现,以“旅行”为主题的项目共有16项,外国文学领域有6项:如“大改革”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西方旅行书写研究(龙瑜宬2018)、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田俊武2014)等,这些项目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域外游记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和方法上的指导。
域外游记是作家在旅行的过程中把异域的历史、习俗、人物、自然风景、个人感悟等记录下来,具有普通游记特色。域外游记描写异域生活,或移居国外作家描写国内生活、异域生活,常得到跨学科研究者的重视,如地理学家期待游记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人类学家渴望游记资料的可靠,历史学家希望游记中事件记录真实。因此,游记研究成果“异化”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著作。整体考察国内域外游记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晚清域外游记研究。晚清域外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游记文学的新大陆”,是“近代文学研究开拓的一个重要方面,”[4]4是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直接文献,具有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及转型的意义。钟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通过叙论方式,评价每一本晚清游记,表达了学习西方、拯救民族的期待。陈晓兰也指出,近代中国域外游记首先是晚清出使各国外交大臣的出使记述;其次是二十世纪前半期知识分子的游记;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旅外游记写作。[5]112这种总结基本上是完整的。中国域外游记总体特征归纳为:忧郁、感伤、苍凉是特有的审美基调;书写了中西文化撞击下独特文化心理的展示,强烈的民族意思与乡恋意思是思想基础;域外文学的产生根植于中国百余年特定的社会背景。[6]53
杨汤琛系列论文从不同角度探究晚清域外游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体系。首先,她认为晚清域外游记突破了古文的义理藩篱,建构了中国散文史的精神世界;在语言层面上,域外游记激励了汉语书面语体系的裂变;在文体层面上,域外游记与现代文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是五四散文发生学的前提。[7]89其次,她从行旅、西方、想象三个层面考察了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构成了晚清域外游记现代性研究的立足点。[8]196其实,晚清域外游记与现代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主题,周宪也曾提出晚清域外游记包蕴了游历中现代性的体验以及时空交错中的现代性体验。[9]115第三,杨汤琛指出晚清域外游者因为域外感受,自我认知发生多种裂变,启动了国民性省思。[10]144域外游记凸显的宣教式创作,逐渐完成了启蒙的价值,启蒙思想开始流布在读者群中。[11]85第四,晚清域外游记在“奇技淫巧”记录过程中,创作思路也逐渐转换,求知、求真、追求科学,科学世界观慢慢形成、成长起来。[12]121
国内其他学者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研究成果。代顺丽认为近代域外游记内容多,手法多样,有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思想价值。[13]57李岚借助跨文化的视野和文学史的理论解读晚清游记,从行旅体验和文化想象两方面考察晚清游记的特征,探讨游记与社会观念变革以及现代文体的渊源。[14]苏明提出了晚清域外游记的繁荣与官方的推动、政治的需要、留学热的涌动、现代交通、旅游的迅猛发展有关。[15]381尹德翔的《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考察、认证与选择》是当前该领域较为厚重的一部杰作。台湾学者对晚清游记也有深入的讨论,如《近代域外游记研究1840—1945》记录了鸦片战争以后的域外游记,呈现了旅行者走向世界、面对他者与自我的辩证历程。[16]25陈晓兰先生在《民国时期旅美游记中的美国再现与“民族自志”》一文中提出:藉异国风景抒发个人政治情怀、国家理想,将游记作为政治论坛,针砭时弊,以美国为参照,提出国家建设的方略,是民国时期游记的归宿。其实,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当下的美国旅欧游记研究。那些美国旅欧者根据旅行的经验对欧洲、世界的局势作出判断,对美国国家建设发展提出建议可谓一举两得。
考察晚清域外游记,勾勒了中国游记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有趣的是,河南学者杨波在研究域外游记对中国文学文类的影响之外,特别关注郭嵩焘与牛津大学[17]70、李圭与牛津大学的关系,弥补了晚清域外游记与西方教育的研究缺憾。整体上,晚清域外游记体现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诉求,既是中华民族自叙,也是域外“再现的政治”。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域外游记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如晚清域外游记的作者群体、情感导向是什么?域外游记中的异国形象蕴含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域外游记的地理、文学、史学价值是什么等等。
第二类:日本人在中国的游记研究。当前,在日本人来华游记研究中,国内学者关注较多的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如高洁博士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及其《中国游记》为研究对象,探讨游记中所体现出的积极意义。芥川龙之介在追寻中国古典文化时,也试图认识中国社会的现状,并将自己的认知传递给日本读者。[18]泊功以萨义德的东方学及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日本人接受汉学的清况,以及他们的游记是如何描写中国的。[19]胡天舒在研究内藤湖南、宇野哲人、小林爱雄与夏目漱石等中国游记时指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双重中国认知”的中国观。[20]国内学者通过域外游记考察日本人的中国观时,主要涉及他们从侵略的角度所阐述的中国观、强调东方主义的中国观以及日本人中国观的变化、不同旅行者的中国观之比较等方面,如陈云哲探究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游记的中国观时,分析了塑造中国形象本质的差异性。[21]苏明指出变形的中国成为异国形象进入日本的社会集体想象,并进而影响了日本人的中国观,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反躬自省的他者之镜。[22]109比较久远的研究涉及到明朝时期日本使节来华,如《行观中国:日本使节眼中的明代社会》,使节以日记、绘画或者诗文的形式记录明朝在制度、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也记录下了他们的对中国文化的观感。[23]
面对繁多的日本作家游记,中国学者使用现代性、跨文化旅行的理论,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跨学科方法研究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反思:当下的中国如何走出曾经日本人对中国丑化的书写与想象,如何为当下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言献策。
第三类:国内关于欧美域外游记的研究。中国学者关于欧美域外游记研究成果如下:庞荣华基于文本细读的基础,解析毛姆在其游记中建构的“毛姆式东方”:《客厅里的绅士》是观景之旅;《在中国屏风上》是阅人之旅;《西班牙主题变奏》是文化之旅。研究者认为毛姆在中国的含蓄、泰缅的简朴、西班牙的奔放三个差异性的异质文化中找到了原始生命力的张扬、自然原始的生命状态、感性的生命体验。[24]王莹以十九世纪恺加王朝初期的两部波斯语记录访英游记作品为文本考察对象,阐释游记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旅行身份以及游记内容,考察历史上伊朗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实貌。[25]王建平教授研究了美国作家在19世纪的圣地游记,他认为以纪实为主要特征的游记文学,大多是美国人在巴勒斯坦游历的记述,也是美国作家关于近东的文学想象,解释了美国深层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误读,以及误读背后的帝国书写符号,“为解读当今地缘政治背景下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冲突提供一个文化视角。”[26]96杨金才研究了英美游记体现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叙事。英美旅行文学是一种非虚构的文类,有教育启迪的作用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常肆意夸大旅行者的主观臆断,以便迎合西方君临天下的观景方式,用一种系统化的言说方式建构了他者的东方主义文化体系(2011)。[27]79
泽拥在《欧洲游记文学在19世纪科学境遇中的“异化”:以法国人古伯察游记的批评史为线索》中认为:19世纪欧洲游记文学在科学思想挤压下处于“尴尬”状态,游历者为了探险、游历或传教等目的到了欧洲之外的世界。游记内容有纪实性、保守性、娱乐性,但也受到外加的强制性的规范。[28]55国内学者也讨论了法国让·波德里亚的游记《美国》:在波德里亚看来,美国是一个实现了的乌托邦,一个未来的原始社会。所有欧洲人关于美好世界或者天堂的想象都在美国已经得到实现。[29]104研究者认为平等、自由、疏离的人、单调的沙漠形态、文化的提纯形式等是波德里亚哲学化下的美国想象。
其实,西方学者也在域外游记研究中关注中国,如图林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旅行者及中国的开国,1842—1907》记录了自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六位旅行者的中国之行与他们的见闻,考察了中国文化的变迁。道格拉斯和朱莉亚所著的《一个世纪的中国旅行》整体上相对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城市的形象,并从游记者的视野中记录了中国的变化。美国学者詹森的《德川世界中的中国》描述了德川幕府时期到明治维新后十年间的中日关系,分析了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研究认为中国失去了在东亚的领导地位,日本人的国家认同感与在亚洲的优越感因此获得了巩固。1996年,佛格尔在《从游记文学看日本人的中国再发现:1862—1945》中将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旅行之始定于1862年,并指出几乎所有的著名的作家、诗人和画家都曾经去过中国旅行,近代日本所著中国游记有近500种之多。库恩等主编了《百年中国游记: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游记》2007年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的真实印象”:1880—1949年英美在中国的旅游写作》由密歇根大学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的域外游记研究提供参照和借鉴。
中国域外游记中的“域外”并非那个自然存在的实体的“域外”,而是经过游记作家过滤后的“域外”,是承载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想象、国家理想、国家认同的“域外”,也是一个体现改变中国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他者性”的“域外”。域外游记研究既是认识异域他者,也是自我认识反思的内在需求。
首先,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文学形象学和跨文化旅行的理论视角。学界现有的研究仍止于经典名作的解读,大量边缘作家的重要作品未进入研究视野。研究思路灵活多样,如郭绍棠《旅行跨文学想象》吸收了旅行人类学的观点。现代性体验、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也已经引入到这个领域。
其次,国别域外游记研究内容体现了包容性、开放性、误读性三个方面,但整体研究面狭窄,主要集中在欧美几个发达国家,这不能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遗憾的是,国内对西方域外游记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既没有介绍当前西方的重要成果,也没有整理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既不能跟踪这个领域的前沿动态,也不能借鉴他们研究的方法。尽管认识到域外游记研究非常重要,但是研究投入有限,为研究而研究,没有基本的数据库建设。西方很多游记没有得到国内重视,原因主要在于,一则是语言问题;二则是思想重视不够;三则是从业人员不充分。部分研究者没有个人的行旅积累与个人感受,多偏爱书斋,固守书本,研究文字缺乏感情色彩,基本上是在乌托邦想象之下的闭门造车,这导致研究成果影响有限。
笔者对美国19世纪域外游记文学比较关注,但是通过资料收集,发现19世纪美国域外文学研究也非常有限。“实际上,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严肃的作家——梭罗、惠特曼和狄金森除外,都曾经进行过域外旅行。富兰克林、亚当斯、杰弗逊等所发起的对欧洲的关注和审视之后,欧文、库柏、爱伦·坡、爱默生、霍桑、麦尔维尔、洛威尔、马克·吐温、豪威尔斯、亨利·亚当斯等以浪漫、批评、怀疑、道义和习得等多元的方式继续凝视欧洲……其实,也只有19世纪的旅行者才有更强烈的激情、更亲密的个人需求等动力,而且在那个时代旅行最大限度地为人们的浪漫教育和道义自决提供了机会。”[30]19美国域外游记作家真实地记录了所见所闻,是对域外的再现,是美国“民族自志”的一种形式,在国家想象中真实地呈现了国家认同思想。在美国的文学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中,美国知识分子域外游记对于欧洲文学的接受和对于欧洲价值观的阐释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19世纪美国域外游记表明了美国文化关于异域的想象与美国社会自身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与美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有一定的契合度。期待学界对此领域作深入的研究。
展望域外游记研究,我们有信心认为它将会成为文学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中国域外游记文学史的建构有助于拓宽中国域外游记和近代文学的研究视域,同时不能否认西方研究的成果。域外游记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文化、政治历史信息,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值得探究和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