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斌,陈小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就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连同习近平总书记的其他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可以从渊源视域、内涵视域、实践视域三重视域去剖析和把握。
从渊源视域来讲,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论述和思想、建国以来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有关思想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汲取。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始终站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最前沿,立足人的发展、解放与人的本质以及共产主义道德等,系统、科学总结经验与教训,深刻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主张。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对客观世界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不能抽象地仅仅理解为意识的能动性,要看到它首先是表现为实践,在这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7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无产阶级坚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和最后解放自己而斗争。并认为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1]273。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进行了一般性思考,包括对人性、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解放及其途径等问题,这是他关于人的理论的策源地。[2]1-24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去实现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在这种制度下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3]154在这里他认为,人本身的发展就是不断地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同时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社会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
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列宁指出,历史发展有其必然的趋势,体现着历史必然趋势的“合力”就是由无数个人意志构成的,在这里既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又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4]1-85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灌输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灌输论”思想。在《怎么办》中,列宁认为有一段十分正确而重要的话: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并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产生出来的东西。[4]255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247他论述了受众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强调灌输的必要性与灌输的方法,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强调意识形态内容必须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在《青年团的任务》中,他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这个科学概念,认为共产主义道德则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是为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服务的。列宁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这也就是共产主义教育、训练和学习的基础。”[5]355因此,“只有把青年的学习、组织和训练的事业加以根本改造”,使他们能够彻底完成我们已经开始的事业,“那时你们才能开始并完成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大厦的事业。”[5]356而且“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一般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5]345,在列宁看来,“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6]446
这些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在理论逻辑、认识来源和历史轨迹上贯穿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重要理论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中,对于人的培养工作非常重视,在理论上有许多重要观点和思想。其中,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是形成人的培养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志,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理论基础。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思想。他提出了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社会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论断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命题,强调“团结—批评—团结”的基础工作方法等等。他认为,教育的功用是因时代、阶级的差异而不同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教育,“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7]663因此在毛泽东这里,“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我们所有的学校中,必须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7]768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385也就是说,人的培养应该体现为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同时毛泽东亦重视实践的观点,他指出必须从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强调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民众相结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个方面真正把握人的发展的实现形式。
邓小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组成人员以及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非常重视人的培养与人的发展,并进一步进行了理论丰富与创新。他认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德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国家要做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打击破坏社会风气的行为,为教育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指出“毫无疑问,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9]104进而提出了“四有”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9]110这些标准具有相当的操作性,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人才建设和人民素质的提高。
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德育工作的基础性思想论述,强调“我们要实现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推进”。[10]200他特别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11]尤其要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要厚植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学校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观念,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2]。同时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论述。他指出,要进一步把德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特别要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2006年以后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3]。在他这里,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把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作为基础,把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教育和工作的重点,又进一步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地位。
这些论述和思想所蕴含的思想路线、理论观点与务实品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重要来源。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浓郁的育人传统,形成了非常丰富、充满价值的育人文化与思想,这是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论述的文化基因。早在西周就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德育思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排序上,“立德”放在“立功”和“立言”之前,居于首位,这也从侧面烘托出道德和德育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地位。《管子权修》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这里,古人强调了培育人才的重要性。至此,“立德”“树人”概念被直接提及。及至先秦传统德育、立德树人思想最为活跃和丰富的时期,“百家争鸣”中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对于育人思想各有论述,也各有特点。当然,在后来我国传统历史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的育人思想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思想价值,影响也最为深远。例如《论语》《礼记》等系列经典著作,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培养人与德育的主要作用、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甚而倡导把道德教育和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看成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条件和关键要素。
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涵义蕴藉非常丰富,体现着鲜明的针对性、迫切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特点。
从词源语义上来说,在中国传统语汇中,“立德”与“树人”是独立存在、各有其意。《辞源》解释“立”为“树立”,解释“立德”为“树立圣人之德”;解释“树”为“种、植”,解释“树人”为“培植人才”。从文献来看,“立德”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之“大上有立德”,“树人”语出《管子权修》之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与“树人”合为一个完整概念出现并进入教育理论视野,始于2000年8月4日《国际金融报》的报道所载——“立德树人,明志育才”(苏州育才中学校训)。此后“立德树人”便作为普通名词主要出现在一些学校教育报道中,直到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以后,“立德树人”便迅速作为学术命题成为重要理论论域,全国开始掀起研讨热潮。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也是首次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高度上对“立德树人”赋予了崭新内涵,既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有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论述基础上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相关论述思想的凝炼和深化,并从11个方面详尽阐发了主要内容,包括“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等内容。[14]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以“三传播、三塑造”为时代重任,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按照“六要”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很明显,“立何德”“树何人”“何以立德”“以何树人”等基本问题都内在地包涵在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中,这一论述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形成了体系科学、逻辑严密、内容创新的理论内涵。
一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因此就是要心无旁骛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才。毫无疑问,高校绝不能做旁观者也决不能做反对派。在这里,“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相融合的德育命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要求的题中之义,以及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本质的特征、最鲜亮的底色。
二是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最高标准而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除了对各级政府、社会提出要求,也特别对高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其立身之本与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其根本保证在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其重要使命在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托重心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当然也体现为对全社会德育体系的整体要求,以及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的教育定位。这是对我们党的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明确阐明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深刻揭示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三是深刻体现了“立德”“树人”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立德”回答了教育“立何德”“何以立德”等问题,“树人”回答了教育“树何人”“以何树人”等问题。很显然,第一,这是一个双重指向的德育论题,是双主体、多层面的面向,不能简单地窄化,对教育者来说,立德在于主体自身修德性、成德业,并发挥对于管理对象、教育对象或后辈的道德示范引领作用,这既是自身以德立世又是在垂范他人,而不是简单使他人之德形成。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教师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同时“树人”也是强调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身心发展、终身发展等相结合,不是简单窄化为“在思想道德方面培养人”,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内在包含着人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这种“树人”。第二,这是一个高度体现为总体性深刻关切教育的论题。在这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等论述涉及整个国家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发展,是内在包含在这种总体性当中,提出了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一个强调超越学校教育的全社会视野,具有社会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可以说,在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下,这种总体性既强调政社行企校的齐抓共管,强调体制改革、管理治理改革,强调合力的形成,又强调成人成材的生命全程关怀;既强调这种事业要在“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下重建重构并实现系统的良性运行,也强调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论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还是教育发展,都应该是提供更好的条件。目前,我国发展提供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性,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这种可能性最终转化为现实的最大推动力量。第三,这是一个渐次递进、相辅相成的论题,不可随意分割。“立德”与“树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属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能断章取义,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理解,而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从完整意义上来进行把握。一方面“立德”是“树人”的根本方法和关键途径,另一方面“树人”是“立德”的价值对象和最终目标,只有把“立德”贯穿于“树人”的整个过程,立足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这样才能促成完整的把握两者关系。很显然,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思想不仅在于指明了高校立身之本、人才培养与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总体性关切当前国家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和深刻拓展教育实践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强调实现全社会教育系统良性运行重构的更高教育目标。
(1)针对性。作为当代教育理论界的重要词汇,立德树人立足于教育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是必须全面落实的根本任务。目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家庭与网络负面因素影响等;同时教育部门与学校本身在思想观念、工作主动性与创新性、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改进。
(2)迫切性。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处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当代中国发展展示了更加光明、壮阔的前景,也凸显“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0]。也就是说,高校承载的人才培养功能,更要从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现实来审视,更要自觉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一流的科学技术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
(3)时代性。我们的学校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应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做出富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回答,必须牢牢把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也就是说这决定着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提升到教育方针的高度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当然,这也彰显了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性意义。
(4)历史性。立德树人必然反映着一定的经济政治要求,并随着所依存的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不断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同时,立德树人也必然体现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历史传统、经验教训与阶段性现象,一些具体方法、原则、内容等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因而必然会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会继承和发展历代国家领导人的立德树人理论,会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先进成分,会具有开放性的丰富融合内容。
全员主导机制,其核心就是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在理念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各级组织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牢固确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念,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真正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机制上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多位一体、专兼结合为主导;在队伍建设上注重教育培训培养、实践锻炼和激励机制导向,以中坚力量为核心整体提高包括党政工团干部、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能力素养,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工在立德树人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是主导机制的内在要求和以学生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全程整合机制,其核心就是从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外部整合入手,完善校内机制的整合与外部协同机制。从内部整合来说,就是要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任务,把围绕这些任务所形成的各级各类自成体系的运行机制整合到立德树人的运行机制上来,充分发挥课堂、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切实形成符合高校实际的育人模式。从外部整合来说,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作为教育系统和教育工作者的分内责任,也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和责任,由此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运作体系,通过多层多向沟通方式、请进来或走出去途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模式等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外部协作机制。
全方位保障机制,其核心是立足调动多方积极因素,利用包括组织领导、激励制度、环境育人等多方资源条件为基础的保证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主导、主责,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深入到各个高校现场,深入到师生工作学习一线,零距离倾听民意,在座谈会、专题报告、专项调研等形式中直面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高校自身要从办学理念上真正确立起立德树人的中心地位,要把这一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要点,贯穿于学校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去,要从核心理念、制度建设、物质环境等多方面为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其中特别是要突出制度建设。同时要压实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分解和细化具体任务与阶段性目标,具体布置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各个方面去。要以师生为本,为师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平台,确保工作落地。
必须牢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是教育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因此,首先要注重德育对于高校整体教育的先导性、引领性作用,这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在这里,要从学生品德形成的知情信意行要素来着眼于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握品德对于人的知识、才能、业绩的主导性、主控性作用,从而发挥德育对于各种知识学习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其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教育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必须重视顶层设计和宏观筹划管理。作为面临外部复杂环境考验又有自身独特运行规律的复杂系统工程,“立德树人”需要借助顶层设计和宏观筹划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全面分析并主动适应内外部复杂环境,着眼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机制层面与德育和整个育人工作融合上进行科学设计、宏观筹划,从整体上把握趋势、找准症结、明确对策,构建“立德树人”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科学方案。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涵实质,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基础上,实现“立德树人”形式与内容统一、过程与结果统一、宏观与微观统一、投入与产出统一、质量与效益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亲和性、感染性和实效性,推进和深化思政理教课改革与提高思政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保证这支队伍战斗力、发展力和持续力。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他们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水平,因此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教师队伍的知识积累、素质要求、能力水平、人员构成、教育培训等方面,按照“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标准,培养和造就一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的教师队伍。同时要统筹兼顾,拓展选拔视野,注重学习教育,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
必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因此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通盘考虑,要特别突出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所涉及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围绕学生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等主旨问题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这种机制务必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真正有效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能力。同时,要以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为视角,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聚合各方面、各层次、各类型的考核评价观测点,完善工作测评体系和指标,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