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珍妮,康红芹,张家辉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党和国家的迫切需要,更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发展状况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一致重视。1996年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建议书《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指出:“应该对刚开始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的最初职位及他们将要进行的工作,对其以后的培训和职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P530)我国为促进新教师的发展,也提出了重要举措。由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统筹规划,推行集中培训和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2]可见,新教师的成长备受重视。同样,地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究地理新教师如何实现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新手型教师、初任教师等,一般指入职时间短,教学经验少的年轻教师。不同学者对新教师的入职时间界定不同。OECD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TALIS)将有两年及两年以内工作经验的教师定义为新教师。[3](P19)潘海燕认为,新教师是指从师范院校或其他高等院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尚未完全适应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一般是教龄在三年以下的教师。[4](P1)段冰、施春阳认为,“新教师”一词的界定没有固定标准,主要指有师范教育背景,从事教学工作1-2年,缺乏足够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师职业认同的初始教师。[5]可见,教龄短、经验少是新教师最突出的特点。据此,本研究将地理新教师界定为:承担地理教学工作往往在三年以内,尚未完全适应和胜任地理教学工作的职初教师。
近年地理新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地理新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如PCK与核心能力方面。研究者通过建立PCK标准、核心能力诊断量表,评价地理新教师的相关专业素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建议。二是对地理新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包括对教师的整体教学行为的研究,或某一教学行为的研究,如课堂提问、专业表达、教学语言、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等。此研究主要通过探究地理专家型和新手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行为差异,或以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地理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处理建议。三是对地理新教师教学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多用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分析地理新教师教学适应性问题存在的几个方面,并对教师自身、工作学校和师范院校提出相应策略。
从已有研究中可看出,学者们意识到地理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实现地理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尚不充分。虽然也有研究者采用访谈法探索地理新教师如何在专业素养、课堂教学等方面实现快速成长,但对访谈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的研究较少。研究者多是对访谈资料进行简单罗列,缺少较为规范的质性分析。本研究采用访谈法,通过对10位地理高级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为辅助,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以期通过高级地理教师的视角,对地理新教师提出实用性强的发展路径。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对10位地理高级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是中学地理教师中的佼佼者,他们从缺少工作经验的新手型教师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总结了许多教训。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前辈,他们常在学校工作中对地理新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地理高级教师给出的建议既基于自己成长的经验,又围绕当下学校中地理新教师的现有发展问题,建议言辞中肯且有时效性,可信度强。所访谈的10位地理高级教师,其中来自吉林省、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各两位,其余4位分别来自河北省、四川省、福建省、海南省。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前设计了访谈提纲,访谈过程中对具有实质意义的回答进行了适时的追问。主要围绕如下问题展开访谈:第一,为了促进地理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您最想提哪几方面建议?第二,您为什么提出这些建议?第三,您认为地理新教师对所提出的建议应如何实施?在征求被访者同意的前提下用录音笔记录谈话内容。
2.研究工具
本研究借助NVivo10分析访谈资料,它具有强大的编码功能,便于研究者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以协助探究资料之间的关系并建构理论。
1.资料整理
笔者对访谈录音进行逐字转录,整理为word文档,并以被访者姓名拼音首字母为文本命名。接着以被访者为单位将所有文档以内部材料的形式分别导入NVivo10软件中,为接下来的资料分析做好准备工作。
2.资料分析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仔细阅读分析,以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三级编码是基于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核心环节,同时它也是进行理论建构的分析程序。编码即将访谈资料打散、并赋予概念,再以新的方式将数据重新放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6]
第一,一级编码。一级编码也称开放式编码,它是三级编码中的第一步。一级编码的目的是把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通过提取资料、贴标签、概念化的具体步骤,用概念和范畴来反映资料的内容。笔者将访谈整理的文档资料分解、提取,并借助NVivo10软件将其中有意义的词语或句子贴上标签,在贴标签时尽量按照访谈资料里的本土化概念定义现象。如一位高级教师说:“在多媒体技术比较普及的当下,我就强调,新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上课,但是一个星期最少要上一次纯板书课,或者每节课可以用多媒体,但是每节课必须要有板书。”笔者为这段话贴上“一周至少上一次纯板书课”的标签。接着对所贴的标签进行概念化,即将本土化定义的现象转化为概念化名称,如将“一周至少上一次纯板书课”概念化为“用板书授课”。
第二,二级编码。二级编码也称轴心编码,它的目的是发现和建立一级编码所得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归纳为更高级的类属。例如,通过自下而上地分析发现“用板书授课”“用板图板画授课”均属于利用“三板”教学的建议。基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考虑,将“用板书授课”“用板图板画授课”整合为类属:“利用‘三板’教学”。经过二级编码,共形成15个类属。
第三,三级编码。三级编码也称核心式编码或选择式编码,即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对二级编码中所得的类属关系进一步深化,通过系统地再分析,抽象出其中的核心类属。核心类属必须在与其他类属的比较中一再被证明具有统领性,能够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6]经过反复分析,笔者最终抽象出五个核心类属即发展意识、教师学习、充分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第四,理论建构。本研究在分析、归纳原始访谈资料的基础上,探寻各类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构建了地理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框架(见表1)。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地理新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其成长的关键所在。访谈中Y教师认为地理新教师一定要有专业发展的意愿和上进心:“我觉得上进心特别重要,如果新教师没有发展意愿的话,带教师傅再怎么使劲地帮新教师改进,这个新教师很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成长空间。”可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对地理新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的新教师,高级教师主要提出了聆听故事和感受氛围的建议。
1.聆听故事
对于专业发展意识较弱的地理新教师,S2教师建议“旁敲侧击地给他树立榜样”。地理新教师通过聆听成功者的故事,以榜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进取心。
2.感受氛围
Y教师建议地理新教师参加地理年会:“先带他们参加地理教学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这样的一个场所会对他们有所震撼,他的心理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地理新教师通过感受优秀地理教师对地理教育的热情和周围地理教师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激活其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增强其专业发展的意识。
被访者中多位高级教师认为,地理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F教师提及地理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如果年轻教师前三年或前五年不成长,后面很难成长。地理新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其教学威信。”持续地学习是帮助其知识水平提高的必要路径。由此,被访者分别对地理新教师提出了读书、做题、网络学习、听课等建议。
1.读书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访谈中,五位高级教师表示,要通过多阅读来学习理论知识。Y教师认为:“一个地理教师读书之后,会对作者的观点有一定的思考,会思考一些之前不曾思考的问题,思考后还可能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可见,通过读书不仅要提高新教师的知识素养,更要多思考、多感悟。读书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为了促进自我观点的生成。在读哪些书方面,多个被访者建议读地理学类、地理教育类、教育学类、通识性等类型的书籍和杂志。阅读这几类书籍,意在丰富地理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W2教师提出:“读书,就要做读书笔记。要阅读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包括地理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还要读一些教育期刊。”对于地理新教师而言,初登讲台各方面能力比较薄弱,现有知识水平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读书是丰富自身知识,开阔教育视野,做好地理教学的有效路径。新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期刊等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2.做题
对于为何要做题,F教师解释:“要让学生跳出题海,地理教师自己先要跳进题海。所以地理教师只有做更多的题,才能懂更多的题,才知道哪些题好。”有三位高级教师认为,做高考题或模拟题是促进自身知识、能力和思维提高的重要途径。Z教师认为“做题是锻炼地理思维的一个特别经典的方法。”S1教师解释:“通过做题可以帮助新教师完善知识点、知识结构,完善他对知识的深入挖掘。”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做题还能收集案例,因为题里面都有很多资料。并且,你可以知道,试题是如何考查的。”高考题是经过专家团队依据《考试大纲》、地理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屡次商讨的研究成果,题目质量高,素材紧扣当下热点,是学习、参考的重要资料。做题过程中注意分析题目的考查方式,也有利于帮助新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3.网络学习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师的学习资源得以丰富、学习场所不再局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当下教师学习的重要途径。W2教师认为,通过网络可以学习的资源有很多:“第一,通过网络主动学习学科知识。第二,通过网络可以学习到一些地理优质课、公开课,特别是一些获奖的课,它是有很多亮点的。第三,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大量制作课件的素材。”
4.听课
有四位高级教师都提出了听课的建议。S1教师建议:“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需要先靠模仿。模仿到一定程度再去熟练应用。熟练应用之后,慢慢地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F教师特别强调“先备好课再听课”。他指出目前新教师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新教师很难突破一种瓶颈?因为他们受师傅影响太大。有些新教师很积极,经常听师傅的课。然而,师傅的课也有可能会限制新教师的教学思维。师傅怎么讲,新教师就怎么讲。所以我经常强调,新教师要先备好课再听课,再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听课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要有选择地吸收。新教师要通过听课分析其他教师上课的成功之处,总结老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再结合自身的长处,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由于缺少授课经验,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对地理新教师而言是一项重要而有难度的工作。L教师指出,刚走上讲台的地理新教师由于缺少专业自信而普遍感到害怕,他认为:“应对这种害怕心理,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就不慌了。”
1.多轮备课
F教师对如何备课,提出三次备课的建议:“第一次自己写教案,先看课标再看教科书,不用看其他的教案、课件。第二次参考别人的教案和课件,改动之前写的教案。备完课把教学内容理清楚就可以上课了。地理教师有一个优势,上的班往往都很多,所以他上完一个班,课间就可做第三次备课。以此类推,上完第二个班又可以继续改进。第三次备课就相当于反思式的备课。”W教师认为:“弄清楚这节课要落实课标当中的哪一点,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那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又要做什么,这就要弄清楚教学逻辑。”由这两位教师所提的备课要求,可将这三次备课概括为:首先,明确课标要求,进行自主备课,避免直接参考他人成果先入为主的弊端;接着,通过借鉴他人的备课成果,取人之长,理顺教学逻辑,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最后,通过实践,利用课间反思教学,改进之前备课的不足之处,继续实践。L教师也指出备课的要求:“备课不是说简单地停留在我们把这节课准备好,其实是带有一点研究性的备课。”备课不是简单地知识罗列的过程,地理新教师要思考怎样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如何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一生的工作,没有最好的教学,只有不断完善的设计。
2.适宜时间备课
备课不仅要做到教学内容的充足准备,而且要选择合适而充足的备课时间。L教师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备课:“要把白天的好时光用于备课上,不要熬到深夜才开始备课。”他还指出:“一定要留出一个大段的不被打扰的时间去备课,备课时间上要有保障。”集中而充足的大段时间是充分准备教学内容的基本保障,适宜的时间点、时间段可以帮助新教师全身心、高效率地完成备课工作。
3.写“详案”
针对备课,S教师提出写教案的建议,并指出:“写教案必须手写,你自己去写,而且要写‘详案’。”写“详案”即具体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反复推敲每一个知识点,仔细斟酌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地准备,将详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写在教案中。写“详案”对地理新教师来说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班情学情,写的过程就是对课堂教学预设的过程。S教师认为,通过写详案,可以“锻炼教学语言、提高板书设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上课是地理新教师在学校的核心工作,也是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后面临的最大挑战。访谈中多数高级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给出了建议。
1.践行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是地理新教师应持有的教学理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应该选择符合学生情况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Z教师建议,地理新教师“把自己的思考方法统整到和学生相同的水平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思维整合到学生思考的背景去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上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这堂课的内容。
2.利用“三板”教学
F教师指出:“在多媒体技术比较普及的当下,我就强调,新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上课,但是一个星期最少要上一次纯板书课,或者每节课可以用多媒体,但是每节课必须要有板书。”F教师在描述为什么注重“三板”授课中强调:“PPT容易导致碎片化,使知识讲解不够系统化,而用板书在讲解地理原理知识时逻辑性会更强一些。再比如说,讲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时,用课件展示出来讲和用板图板画边画边讲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讲课过程中也可以教学生画图。如果学生能把三圈环流示意图画出来,要比学生只看教师画图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更牢固。”传统的“三板”可以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步呈现在黑板上,便于学生随时回顾。尤其在讲解地理过程性知识时,“三板”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三板”的使用,对新教师自身知识、逻辑方面的提高也是一种帮助。如何提升自身的“三板”水平,将其与PPT有机结合,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是当下地理新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3.注重课堂总结
如何依据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设计课堂教学,通过地理课堂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是地理新教师需要思考的方面。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F教师给出建议:“他们每节课必须要有总结。如果没有结构式板书小结的话,那学生对系统知识是很难掌握的,因为知识容易呈现碎片化。如果每节课有小结,每个单元后有小结,这样也是一种复习的方式。”
1.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地理新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过程,可以总结自身在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以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反思是帮助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途径。
访谈中,有三位高级教师表示,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有四位教师提出,要坚持以写作的形式把教学活动中的感悟、想法、反思总结记录下来。如上文F教师所说的三次备课,在第三次备课中提到“第三次备课就相当于反思式的备课。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地理教师有时候讲课很烦,因为一节课要讲五六遍。但如果你每节课有点不一样,就不会烦了。新教师要有一种意识去改变自己的课堂,慢慢培养这种反思性的意识。其实,这样做就相当于自我磨课。”由于中学资源有限,地理教师给几个班级上同样的课是一件很常见的现象,F教师提到的课后及时反思,及时改进,一方面可促使每课时的教学在调整中不断完善,另外也避免了自身的教学倦怠感。Y教师在提到写教学反思时说到:“我们在写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就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我们写博客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思想积累的一个过程。”对于新教师来说,写反思总结的过程就是最有效的积累经验的过程,对一段时间的记录进行回顾,审视自己这段时间在各方面的表现,对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及时调整。这正是地理新教师的成长历程。
2.开展行动研究
教学行动研究是指由实践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情境当中,根据自己实践活动上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通过实际行动付诸实施,进而加以评价、反省、回馈修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7](P7)访谈中,有三位高级教师提出了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的相关建议。其中,C教师建议:“地理新教师首先要有想法,第二要有实践,第三要有所思考。所谓的想法就是你对某一个问题要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说你对一次会议或活动的哪方面感兴趣,你一定要把感兴趣的点提炼出来,然后落实在课堂当中。”M教师对如何开展行动研究提出了相似的路径:“新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一节课要有一个主题和一个设计理念,通过我的设计和实施如何能反映出这一理念?之后,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地理新教师要对教学活动保持敏感性,有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的意识,有自己的想法,并预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周密的计划,最终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活动后对教学过程不断反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3.参与教研活动
为了帮助新教师做好教学研究,S2教师提出利用自己的资源给地理新教师提供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我带他们编报纸、编资料,带他们搞学科实验活动。”通过参与专家型教师组织的教研活动,地理新教师可以“如影随形”地学习专家型教师的教研行为,掌握编写教辅资料、开展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的方法,自下而上对十位地理高级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挖掘了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眼中的地理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地理新教师可通过提升发展意识、重视教师学习、学会充分备课、练就课堂教学本领、注重教学反思和开展教学研究等路径,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长为基本功扎实、不断追求发展的地理教师。如上路径较好地关照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其中,理智取向强调理论知识和专家观点对教师成长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涉及到地理新教师通过阅读地理学、教育学等文献,自主学习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等理论知识;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个人的、实践的知识的作用,在本文中涉及到地理新教师对教学活动不断进行反思和研究,改进教学行为;生态取向强调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涉及到地理新教师以身边优秀地理教师为榜样,以团体动力督促自身提升发展意识、明确发展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是一种便于理解的权宜划分。地理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之中一般不会只选择某一种专业发展取向,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多种取向,实现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