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月
(安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多义情态动词,在现代汉语的情态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对外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通过分析制约“应该”情态义的分化因素,厘清“应该”的两种情态义的使用条件,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情态是说话人对句子所表达的命题或命题所描写的情境的观点或态度”[1],Lyons最早给情态下了定义,并且将情态分为道义情态和认知情态。而Coates将情态分为根情态和认知情态,其中根情态包括道义情态、动力情态[2]。Tiee在继承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现代汉语的情态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将情态分为认知、道义和动力[3]。目前学界对情态的研究都是根据这一分类标准来对情态进行研究的。认识情态表达说话人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看法和态度,或者说,它表达说话人对一个情境出现的可能性的判断[4]。这里提及“可能性”和“必然性”的概念,实则是逻辑学的概念。“可能性”,即“该事件至少属于一个可能世界”,也就是说,某个事件在一个可能世界是真的。可能性认识情态动词表示对某一个命题或者事件的可能性的态度和判断。“必然性”,即“该事件属于所有可能世界”,就是说某个事件在所有可能世界都是真的。必然性认识情态动词表示说话者对某一事件或者命题的必然性的推断,这时表现的是一种非常确定的判断。除了“可能性”和“必然性”的推断,还有处在“可能性”和“必然性”两者之间的“盖然性”的推断。如果说必然性的认识情态动词的“可能性”为1,那么盖然性的认知情态动词的“可能性”则在[0-1]之间。与认知情态不同,道义情态动词是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或者自身实施某些行为的必要性。它主要源自于某些有权威的人或者法律条例、社会规约,实则就是说话人出于自己的权威或者法律社会条例要求说话人有义务地实现所要求的事件。道义情态最普遍的类型是“指令”,这种指令可以是说话人对听话人下达的指令,包括许可和义务两种形式。其中,许可义道义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允许或禁止听话人做某事,义务义的道义情态动词表达的是道义情态动词的必要性,是说话者根据自身的权威或者社会法律条令对听话者发出的指令性的义务行为,其表达的语气十分强硬,不容辩驳。
吕叔湘将“应该”作为“助动词”,也即是本文所说的情态动词,解释为:(1)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否定用“不应该”。应该可以加小句。(2)估计情况必然如此[5]。从上面义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应该”既可以表达道义情态义,也可以表达认知情态义。彭利贞也认为,“应该”是可能性上高于“可能类”又低于“必然类”的“盖然类”认知情态动词[4],同时又可以作为表示“义务义”的道义情态动词。由此可见,“应该”是一个多义的情态动词。如下面的例句:
①他昨天动身的,今天应该到了。
②这是尼龙的,应该比较结实。
③学习应该认真。
④我是队长,出了问题,应该我来负责。
从上面的例句看,①表示说话人根据“他动身”的时间“昨天”,用“应该”来推测“他今天到了”这个事件,在这里“应该”表示的是认知情态义。例句②的“应该”也是对“尼龙结实”这一命题的推测,也是认知情态动词。而例句③④则是一种区别于“推测义”的“义务义”,例句③表示说话人从道义上对听话人提出的要求“学习应该认真”,“应该”表达的是道义情态义。例句④则是说话人对自身从道义上提出的要求“出了问题我负责”,“应该”在这里也是道义情态动词。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应该”既是道义情态动词,也是一个认知情态动词。那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应该”情态义的解读呢?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到“应该”情态义的分化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应该”情态义分化的因素:
情态和体的联系一直为语言学家所关注。他们在研究英语的情态动词时,使用体的限制将认知情态从非认知情态中分离出来。可见,情态动词和体存在着同现限制性关系。Givon(1984)最先认为情态、体和时态处于一个语法子系统中,并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证明了情态和时态、体之间的联系[6]。可见,情态动词和体存在着同现限制性关系。现代汉语也存在体范畴,最早较完整地对体进行定义的是戴耀晶。他认为:“体是观察时间进程中的事件构成的方式”,并且对体进行了两大类六小类的分类,其中最常见的体包括:处于词尾位置的现实体“了”、经历体“过”、持续体“着”[7]。它们和多义情态动词“应该”共现时,对“应该”所表示的情态义起到一种分化作用。如下面的例句:
⑤a.他来美国这么久了,应该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b.她应该爱上了那个小伙子。
⑥a.他对这里的路线很熟,应该来过这里。
b.他上星期去了北京,应该参观过故宫。
⑦a.小王:他应该心里想着事呢。
b.别过去,那里应该潜伏着敌人。
例句⑤a、b,“应该”都是认知情态动词,分别表示对“他习惯美国的生活”“爱上那个小伙子”事件的推测,其中现实体“了”使得事件具有实现意义,“应该”则表示是对已然事件进行的推测。例⑥“应该”表示的是说话人对“他来过”“他参观故宫”的推测。句子中含有经历体“过”,含有“过”的句子表示事件曾经发生且已结束,“应该”则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可能性的推测。因为道义情态多表示“指令”,事件具有未然性,和将来时有着密切联系,这时候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无力改变,所以,“应该”不是道义情态动词而是认知情态动词。例⑦“应该”表示的是对“他心里想事”“敌人潜伏”事件的可能性推断,“应该”和持续体“着”同现,“着”表示的事件正在发生的状态。此时“应该”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状态进行的一种断定,和道义上的要求无关,表示的是认知义,因此也是认知情态动词。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体标记对情态义具有分化作用。“应该”在和“了”“过”“着”共现时,“应该”表示的是认知情态动词,而不是道义情态动词,情态和体标记存在共现限制。
情态动词后的谓语动词也会影响到情态意义的解读。马庆株将动词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助动词和自主动词连用时,助动词可以表达可能也可以表达能力,但是和非自主动词结合时,只能表示可能[8]。因此,谓语动词的性质对情态意义的分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来看一下“应该”分别和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搭配情况,如下例句:
⑧a.他熬了好几天了,应该在家休息了。
b.你的身体素质太差了,应该锻炼身体了。
⑨a.他这几天没来上课,应该病了。
b.我说的这么清楚他应该懂了。
⑩a.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应该读书了。
b.这个礼物很用心,小王应该很喜欢。
例⑧a句“休息”是一个自主动词,自主动词是由动作发出者做主、主观决定、自由支配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动作义。“应该”表示道义情态义时,是说话者基于情理上要求听话者或者自身去施行义务,所以“应该”和自主动词“休息”结合时,是道义情态动词,表示说话者提出“他在家休息”的要求,是一种弱义务。b句中的“锻炼”也有[+自主]义,在和“应该”结合时,“应该”表达的也是道义情态义。我们再看例⑨a、b两句,“病”和“懂”都是非自主动词,表达无意义、无心的动作行为,即动作行为发出者不能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动作义不明显,多表示状态义,因此和非自主动词共现的“应该”表示是对“他病了”“他懂了”事件状态的一种推测性判断,“应该”是认知情态动词。例句⑩“读书”是一个动作意义很强的自主动词,和“应该”同现时句子表达的是对对方提出的义务性的要求,而“喜欢”作为一个描绘心理感觉的非自主性动词和“应该”同现时表示的是对“小王”收到“礼物”后的状态进行推测,是认知情态动词。自主动词和“应该”同现表示道义情态动词,和非自主情态动词同现表示认知情态动词,所以谓语动词的性质对多义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起到了分化的作用。
是非问句经常可以用“吗”和“吧”进行提问,表明说话者对听话者提出疑问并且希望听话者给以回答。“应该”的两种情态义在是非问句的疑问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别。“应该”在表示认知情态动词时,是对命题或事件的可能性的推测,在是非问句中提出疑问时只能用“吧”进行提问,而表示道义情态义时,则用“吗”进行提问。如下例句:
11他应该还在那家公司上班吧?/吗?
是的/不是。
12他应该向小明道歉吗?
应该/不应该。
13明年你应该还去他们家过年吧?/吗?
是的/不是。
14他把我的被子打碎了,我应该骂他吗?
应该/不应该。
“吧”在表示疑问时,其包含了一种不确定的推测语气,“应该”在表示认知情态动词时,表达的是说话人对某一命题和事件的推测,在语义上可以和表推测语气的“吧”很好地融合。如例11表示说话者对“他还在那家公司上班”的推测,其中说话者内心又不够肯定,因此用不确定语气的“吧”进行提问,在回答上用“是的/不是”。例句12也表示说话人对“你明年去他们家过年”事件的推测,和表示不确定语义的“吧”能够很好地共现。相反的,当是非问句中的疑问词是“吗”时,因为“吗”是一个单纯的疑问语气词,说话者内心对所提问的问题一无所知,没有任何的答案倾向,并且希望给予回复。而“应该”在表达认知情态时,说话者内心已经对答案有所倾向,并且“应该”表达的是比“可能”还要高的“盖然性”的情态动词,因此和单纯表示疑问的“吗”在语义上不能共现。如例句11和13,当我们在句句尾用“吗”进行发问时,句子就不能成立了,所以“应该”表示认知情态动词时,和“吗”不能同现。当“应该”是道义情态动词时,表达的是说话者对听话者或者自身在情理上提出的要求或者是要施行的义务,就可以自由地和疑问语气词“吗”搭配构成是非问句,且在回答上也和表达认知情态义不同,用“应该/不应该”来提问。如例句12 14分别对“道歉”“骂他”义务的是否施行进行发问,并且希望对方给予一定的回复。由此看出,是非问中疑问语气词“吧”“吗”也对“应该”情态义的分化起到了制约作用。“应该”表认知的情态动词时一般用“吧”的疑问形式,表道义情态动词时用“吗”的疑问形式。
主语人称的不同对多义情态动词意义的解读也起到一定的分化作用。人称是用来表示人际交往中的谈话体,具有一定的指称作用。人称关系到说话人、听话人或者其他行为主体,而情态则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观点,如认知情态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命题和事件的认知,道义情态动词是说话人发出的要求或者义务。由此可见,人称和情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汉语中普遍的人称代词有:你、我、他(她、它)以及你们、我们、他们等。在中性或者非限定性语境下,三身代词和多义情态动词同现时,第一人称与动力情态无标记匹配,第二人称与道义情态动词无标记匹配,第三人称与认知情态是无标记匹配[9]。基于此,我们试图将人称代词和情态动词“应该”进行匹配,得出下面的例句:
15 a.他应该睡觉了。
b.你应该睡觉了。
c.我应该睡觉了。
在中性的语境下,从例句15 a来看,“应该”用在第三人称中,表达说话者对“他睡觉了”事件的可能性的推测,“应该”表达的是认知义。b句,“应该”用在第二人称中,表达的是说话人在情理上发出听话者“你”去实现“睡觉”这个要求,“应该”在这个时候是道义情态动词。但是在c句中,“应该”和第一人称“我”共现,我们发现有两种解释,如下:
16我应该睡觉了。
a.(都这么晚了),我应该睡觉了。
b.(你昨天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应该睡觉了。
在不同的语境下,“应该”和第一人称“我”共现时,会得到两种解释。在例句16 a句中,“应该”是认知情态动词,是说话者觉得时间已经很晚了,到了睡觉的时候了,说话者在情理上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或者一种弱指令。而在b句中,“我”在“你昨天打电话的时候”,可能没有接到电话,因此“我”推测那个时候“应该睡觉了”,在这里“应该”表达的认知义,是说话人“我”做出的一种推测性判断。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无标记的中性语境下,多义情态动词“应该”和三类人称代词共现时,会出现同现限制情况。“应该”和第三人称无标记匹配时,表达的是认知情态动词,“应该”和“第二人称”共现时,表示的是道义情态动词,而“应该”和第一人称时,情态义就会出现两种模糊的现象,这个时候在不同语境下,则会产生认知义和道义义的两种解读情况。因此,主语人称代词和情态在共现时也会产生限制,也就是说人称代词会对多义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义产生分化作用。
全文首先通过“应该”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得出,体标记“了、着、过”对多义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义具有分化作用,此时“应该”表示的是认知情态动词。其次,我们发现谓语动词的词性也会制约“应该”情态义的解读,谓语动词具有[+自主]性时,“应该”表示的是道义情态动词,当谓语动词为[-自主],“应该”表示的是认知情态动词。然后,在是非问的疑问句中,疑问语气词“吗”“吧”对“应该”的情态义也起到限制作用,和“吗”共现时“应该”是道义情态动词;和“吧”共现时,“应该”表达是认知情态义。最后,人称代词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应该”情态义的分化。在中性的语境下,“应该”和第二人称共现时,“应该”是道义情态动词;和第三人称共现时,“应该”是认知情态动词;在和第一人称共现时,在不同的语境下会得到不同的的情态义的解读。由此来看,多义情态意义的解读会受到体标记、谓语动词、疑问语气词以及人称代词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