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美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这是党中央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积极相应十八大“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表现,是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给其周边省市的发展尤其是江苏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江苏经济的发展如何趋“机遇”避“挑战”,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已然成为新经济常态下发展的新课题。
上海自贸区创新固有的制度、体系和模式等,坚持“先入区,后申报”,延展并实践“境内关外”,切实提升我国贸易的便利性和创新性。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不断拓展外商投资领域,将“负面清单管理”等策略真正落实,全面开放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服务等六大领域,使得投资更加自由化。甚至在上海自贸区,实行金融业的改革先行,进一步强化了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
1.立足发展实际,实现制度创新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中国将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和发展,是中国政府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是上海立足自身经济发展实际,通过金融、监管和贸易等领域的制度体制的创新和发展,用实践响应国家号召,并做好创新示范的表现。上海自贸区经济制度的创新给周边城市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好的江苏省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2.吸引多向资源,实现经济升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江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大步跨越之后,又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亟需更多的资源支持,从而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升级和创新。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更宽广的国际市场拓展到上海,引入更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等国际资源,这也有利于周边城市的国际贸易发展,为江苏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多元化的资源支持。这不仅让江苏更好地看向世界,为江苏整体经济的升级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更是江苏经济发展走向世界的重要催化剂。
3.加大成本上升,实现产业转移
上海自贸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上海区域范围内土地、交通等发展要素的稀缺度,使得经济发展各要素的成本不断攀升。一些对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过分依赖的企业深受打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也使得发展要素过分依赖的企业逐渐向周边延展。如被称为“小上海”的南通,在上海经济圈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其人力资源成本、交通成本和土地成本等都有一定的优势。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海纺织业向附近的南通转移,制造业向无锡转移等,这都给南通、无锡等城市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优势,也在潜移默化中给江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1.总体“虹吸”挑战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两面性,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影响亦是如此。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旨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为自由化、便捷化和国际化,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有利的政策。但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在给各企业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对外企业更愿意将大本营立于上海,“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加便捷地享受相关利益优势。这也给江苏的招商引资和进出口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2.高端服务“虹吸”挑战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其优惠条件给江苏的高端人才和企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上海自贸区条件优厚、人民币兑换相对自由、税率较低等这些优厚的条件,都使得更多高端的企业和人才奔向上海。这将给江苏的高端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更大的压力。
3.海关“虹吸”挑战
上海自贸区主要涵盖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多项功能。通关相对便捷化、自由化,因此,更多的进出口商更愿意选择从上海通关。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上海,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江苏的海关监管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江苏很多保税区要想占有优势,不得不压缩和减少自身的保税发展空间,从而使得海关监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不得不调整原有的制度和政策。
面对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给江苏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江苏要想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能趋利避害,充分运用上海自贸区带来的“溢出”效应,规避“虹吸效应”,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知己知彼,趋利避害,方能突破重围,绽放自我”。面对上海自贸区经济圈带来的优势和挑战,江苏经济要想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全面客观地在了解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辨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一方面,积极抓住上海自贸区建设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优惠,结合自身的优势产业,及时融入上海自贸区的优势产业。江苏经济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接上海自贸区各领域各行业的产业,积极学习其创新的理念、创新的制度、高端的技术等。积极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三位一体”,与上海自贸区创建积极的对接。充分运用媒体技术,专人专项负责,搭建合作平台,开拓招商引资领域等,力求融入上海自贸区。另一方面,多学习、多创新,通过更多政策方针、贸易规则等方面的学习了解,规避江苏各企业发展领域的弊端。将“走出去”和“引进来”完美结合,定期派遣专员去上海自贸区相关领域学习,定期将相关专家请进来,将先进的理念、优秀的技术传播开来。
“核心竞争力”是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大企业始终立于激烈竞争市场上游的法宝。立于上海自贸区的周边,江苏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最大程度地致力于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和创新体系产业构建等。
一方面,江苏经济发展,应紧密关注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变化和风向标,充分发挥自身产业的优势,在全面分析上海自贸区经济发展和不同时期影响的基础上,将“错位竞争”发挥到最大。如:江苏南通的轻纺织业全国闻名,南通应仔细研究上海自贸区关于轻纺织业的相关政策和影响,与上海实现错位竞争,让品牌走出去。另一方面,致力于本土产业的转型升级。江苏各企业发展应始终坚持“创新”理念,坚持全球价值导向,龙头企业为前锋,中高端企业发展为左膀右臂,创新中低端企业和产业链,招商引资高端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高端的人才,切实提升江苏整体经济的价值和地位。
在全面分析上海自贸区发展概括、优劣势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上海自贸区对江苏的“溢出效应”,全面分析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和服务,将颇具地方优势的产业推出去,及时对接上海自贸区,优化定点招商,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将上海自贸区高端的服务业、制造业等相关项目“引进来”。
独特的区域条件,是江苏独一无二的地域优势。在发展的基础上,江苏应不断提升自贸发展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资金支持力度。
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个较为先进典型的存在,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榜样。要想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江苏可以针对城市优势,申请地方自贸区,如南通自贸区、无锡自贸区等。在全面创建自贸区的基础上,对接上海自贸区,苏北苏南等全面对接、全面开花,合理分布区域,合理规划自贸区。
江浙沪撑起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半边天”。江苏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份额,且在发展中足够有能力去构建发展自贸区。一方面,江苏应充分运用现有优势和条件,派遣专人专项学习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理念、制度和技术等,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自贸区。另一方面,将地方自贸区有机联系起来,强化江苏地方自贸区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民主、协同推进江苏自贸区经济发展。江苏为地方自贸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人才引入等资源要素保障,建设有特色、多元化发展的江苏自贸区。
综上所述,上海自贸区的构建和发展,对江苏经济有着明显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融入上海自贸区、实现错位竞争、提升自我竞争力和建设有江苏特色的自贸区,是江苏及时趋利避害的重要着眼点。但如何理性对待上海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为江苏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仍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深化拓展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