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馬王堆漢墓帛書與張家山漢簡中經脉文獻札記二則*

2019-01-19 06:50劉建民劉如夢
简帛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獻文字

劉建民 劉如夢

關鍵詞: 《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槫

馬王堆漢墓和張家山漢墓出土的文字資料,已經公布多年,目前學術界已有非常豐富的研究成果。[注]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彭浩、陳偉、工藤元男主編: 《二年律令與奏讞書: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馬王堆漢墓簡帛整理小組: 《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叁)、(肆),文物出版社1980—1985年;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1—6册,中華書局2014年。這兩批文字材料中,都有與人體經脉有關的一些文獻,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陰陽十一脉灸經》還有甲、乙兩個不同的抄本。將這兩批材料中的相關内容互相比照對讀,可以不同程度地補充對方文字的缺損。但是它們對同一經脉的記述,也頗多文字差異之處。筆者將目前學界通行釋文中的這些差異之處對比時,發現有個别的幾處差異實際上是由文字誤釋造成的。陳劍先生曾在《讀秦漢簡札記三篇》中指出:“秦漢簡帛篆隸字形中真正不認識的難字並不多,釋文可能出現問題的反而往往倒是一些容易混淆而又習焉不察的常見字。”[注]陳劍: 《讀秦漢簡札記三篇》,《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79頁。筆者下文指出的兩處文字誤釋,就是這種“習焉不察”之字。

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脉灸經》乙本第6行記載陽明脉所生的“十病”如下:

其所産病: 顔痛,鼻鼽,頷頸痛,乳痛,心與胠痛,腹外腫,腸痛,膝、足(痿)痹,【爲十病】。[注]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6册第10頁。本文所引馬王堆帛書釋文,均引自此書,正文中提到此書時,簡稱爲“《集成》”。另外,本文所引出土文獻釋文,如無必要,直接使用寬式釋文。

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脉灸經》甲本第12、13行關於陽明脉所生“十病”相應的文字爲:

其所産病: 顔痛,鼻鼽,頷【頸痛,乳痛】,心與胠痛,腹外腫,腸痛,膝跳,跗【上痹】,爲十病。[注]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5册第197頁。

張家山漢簡《脉書》第25、26行與此相關的文字則作:

其所産病: 顔痛,鼻鼽,頷疢,乳痛,儙5痛,心與胠痛,腹外腫,腸痛,膝外(?),跗上痹,爲十二病。[注]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120頁。

《陰陽十一脉灸經》乙本“膝”下是“足”字,甲本是“跳”,張家山漢簡本則是“外(?)”,三者各不相同。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已經指出所謂的“外”字可疑,或應釋爲“兆(跳)”。漢簡《脉書》此字右側筆畫類似“外”字右側的“卜”形,有這種“卜”形的“外”字在秦漢文字中比較常見。但是張家山漢簡《脉書》中多次出現的“外”字,其右側的“卜”却從無這樣的寫法: 所有的“卜”形豎筆均無向外的折筆。[注]邱玉婷: 《張家山漢簡文字編》,碩士學位論文,復旦大學2015年,第477—478頁。而且此字左側雖然不能辨識,但其下部殘存的筆畫,也明顯與“外”的“夕”旁下部不合,所以張家山漢簡脉書第26簡“膝”下之字肯定不是“外”字。考慮到帛書甲本與此字對應之字爲“跳”字,且此字右側也可以與“兆”旁最右側筆畫相合,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認爲此字或應釋爲“兆(跳)”的意見是比較有道理的。

乙本第14行所謂的“”字“(跗)”

帛書《陰陽脉死候》第2—4行記載有陰陽脉的五種死亡之徵:

□□五死: 脣反人盈,則肉【先死。齦齊齒長,則】骨先死。面黑目睘視衺,則氣先死。汗出如絑(珠),傅而不流,則血先死。舌卷睾拳,【則筋】先死。[注]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5册第210頁。

類似的内容亦見於張家山漢簡《脉書》第51、52兩簡:

凡視死徵,唇反人盈,則肉先死。齦齊齒長,則骨先死。面墨目圜視邪,則血先死。汗出如絲,榑(傅)而不流,則氣先死。舌楊橐卷,則筋先死。[注]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124—125頁。

其中帛書《陰陽脉死候》的“汗出如絑(珠),傅而不流”,漢簡《脉書》則作“汗出如絲,榑(傅)而不流”。《集成》注釋已經指出漢簡《脉書》所謂的“絲”字右側亦作“朱”旁,此字應釋爲“絑(珠)”,與帛書一致。[注]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5册第210頁注釋[七]。

帛書《陰陽脉死候》的“傅”,張家山漢簡《脉書》相應的字則釋作“榑”,而《張家山漢簡文字編》則將《脉書》此字釋爲“槫”。[注]邱玉婷: 《張家山漢簡文字編》第412頁。帛書《陰陽脉死候》此字左側偏旁過去被釋爲“人”旁,是不正確的。馬王堆帛書“人”在文字左側作偏旁時,左上的斜筆要高出豎筆,且豎筆接近垂直,並不向上傾斜。而帛書《陰陽脉死候》此字左側偏旁明顯與“人”旁的寫法不合。此偏旁實際上是“木”旁,只是上部有所殘損,下面舉出的“木”旁之字也可以與之對照。所以帛書《陰陽脉死候》第3行此字與漢簡《脉書》51行之字,左側都是“木”旁。它們右側偏旁也幾乎相同,二字應該是同一個字,也就是説它們的釋法應該一致。張家山漢簡《脉書》此字學界釋作“榑”,《張家山漢簡文字編》則釋作“槫”。那麽此字右側究竟是“專”旁還是“尃”旁呢?

首先我們從字形方面來分析。從下表所列字形可以看出,此二字的右半不僅與《五十二病方》常見的“傅”字右半區别明顯,與張家山漢簡《引書》的“傅”字右半亦區别明顯。它們右側偏旁的寫法,却與下面舉出的“傳”右半寫法一致。所以我們認爲此二字從外形上看,無疑可以釋爲“槫”。

里耶秦簡第八層第661號簡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10行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16行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第286簡張家山漢簡《引書》第38簡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145行“傳”“傅”从“木”之字

我們再從文意方面來考慮此二字釋爲“槫”是否合適。《集成》注釋在解釋“汗出如絑(珠),傅而不流”時,引到下面幾種文獻:

《脉經》卷九:“小兒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

《素問·診要經終論》:“太陽之脉,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絶汗乃出,出則死矣。”王冰注:“絶汗,謂汗暴出如珠而不流,旋復乾也。”

《難經·第二十四難》:“六陽氣俱絶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絶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注]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5册第210頁注釋[七]。

其中《脉經》的“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與帛書“汗出如珠,傅而不流”最爲密合,“傅”與“著”含義接近。從這點來看,“傅而不流”的文意似乎並無問題。而此字釋爲“槫”的話,“槫”有圜轉之義,《楚辭·九章·桔頌》:“曾枝剡棘,圓果槫兮。”王逸注:“槫,圜也。楚人名圜爲槫。”“汗出如絑(珠),槫而不流”,“槫”字不僅可以描述汗珠圜轉的外形,亦能表現出汗水凝動不流的狀態,從文意上講也十分切合。[注]上引《難經·第二十四難》的“轉出不流”用“轉”字,此句或跟出土文獻此處“槫而不流”有聯繫。

無論從字形方面還是文意方面考慮,此二字釋爲“槫”都是十分合適的。另外,“榑”字還不見於目前已公布的秦漢文字資料,而“槫”字不僅多次見於馬王堆漢墓帛書,還多次見於銀雀山漢簡,亦見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注]陳松長等編: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48頁;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編: 《秦漢魏晋篆隸字形表》,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年,第398頁;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9頁簡96、第57頁簡1458、第64頁簡1532;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15頁簡四四、125頁簡七三。應是當時一個比較常用的字,這裏出現在帛書《陰陽脉死候》和漢簡《脉書》中也是十分合理的。

猜你喜欢
文獻文字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The windmill trend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Cauchy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简单应用
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打乱的文字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