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泉
摘 要 在新闻采访工作当中,提问是最高效、最实用、最直接的一种获取信息和素材的方式,不论现代的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始终要通过采访提问,获得快速、真实、客观、深入的信息,才能保证新闻的质量,确保新闻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文章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主要就新闻采访过程当中,有关提问的一些技巧及注意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为新闻采访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6-0045-02
新闻的主要职责是反映社会现状与客观事实,而为了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素材,我们就必须要进行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最为实用的还是“提问”,通过提问能够高效、直接的获取得到新闻所需的信息和素材。不过在实际的采访过程当中,对受访者的提问,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讲求技巧性,同时还有相关的注意事项,作为记者来说,必须要掌握这些技巧和注意点,才能真正获得快速、真实、客观、深入的信息。
1 新闻采访过程当中提问的技巧分析
1.1 要具有明确的逻辑性思维
要想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作为记者来说,在提问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具有明确的逻辑性思维,这一点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的基础,所有的记者都应当掌握[ 1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逻辑性提问,将会引导受访者清楚的、有条理的表述出信息,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获得。
例如,在如东洋口港通航仪式现场,我们采访洋口港建设的倡导者、中科院院士王颖教授时,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问题,是如何发现洋口港港址的?建港口的优势条件有哪些?港口将来的定位是什么?王院士作了系统性的回答,解决了当时国内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一些专家的疑惑。如果在采访过程当中,作为记者的提问就缺少逻辑性的话,受访者的信息表述便会更加的混乱,双方都不知所云,难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1.2 紧扣采访的主题和目的
其次,在采访提问过程当中,作为记者应当提前确定好采访的主题和目的,然后根据主题和目的来设计提问,所有的问题都要与采访的主题和目的环环相扣,不能显得漫无目的、抽象笼统,否则的话这会打乱受访者的思维,到最后双方都无从谈起[ 2 ]。如东是一个农业大县,在针对粮食丰收后的农民采访中,我们没有直接提问今年的粮食丰收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而是紧扣“增产”“经济收入增加”的主题,向受访者提问今年的作物收成较往年增长了多少?经济收入增加了多少?这样农民就有话说了,就能把自己的收获和盘托出,起到了新闻深挖一锹的效果。让受访者快速的组织语言,准确的提供出相关信息,进而保证采访的效率与质量。
1.3 营造轻松的采访提问氛围
在采访过程当中,氛围对于受访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氛围紧张,受访者的情绪肯定也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甚至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戒备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记者显然是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的。为此,作为记者在实际的采访提问当中,应当注意营造轻松的采访提问氛围,不能一开始问题就过于的尖锐、严肃,应当从一些较为轻松的话题着手,让受访者逐渐的适应采访,戒除防备,从而对记者知无不言,保证采访能够获得充足的信息。
例如,在向某企业员工采访了解其企业情况的时候,如果记者一开始就询问薪酬、福利等情况,肯定会让受访者非常不适应,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记者可以首先从企业的环境方面进行提问,对于此问题员工肯定都是乐于回答的,不会让他们感到过于的紧张,在受访者适应采访过后,记者在逐渐的切入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提问,便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不会让受访者在这个问题上产生过强的戒备心理。
1.4 合理选择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当中需要熟练掌握与合理应用的,如果记者在实际的采访提问中,所采取的提问方式不够合理,就可能会获得错误的信息,或是导致采访的效率下降,只有正确的采访提问方式,才能快速得到清楚、明确的信息。
例如,通常来说采访当中的提问方式有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引导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即答案不固定,受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想法随意发挥,封闭式提问则具有明确的答案选项,如对与错、是与不是等,引导式提问则主要用于帮助受访者理清思路,逐渐的得出核心信息,具体应当选择哪种提问方式,需要记者在实际的采访过程当中,根据需求合理选择。
1.5 控制好提问的频率
虽然提问是非常高效率的一种新闻采访手段,但是在实际的采访当中,作为记者来说必须要控制好提问的频率,如果频率过高的话,肯定会让受访者感到较为疲倦,会认为自己是在接受审问,这样的话越到采访后期,记者所能够获得到的关键信息也就越少。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记者一方面是要学会精简提问,不相關、不重要,或是可以从其他提问中分析出来的信息,最好是不要作为采访问题,再者就是要学会组合问题,将相关的问题组合成一个问题,通过一次性提问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减少提问次数,降低提问频率。
2 新闻采访过程当中提问的注意点
2.1 注意提问的及时性
“新”,是新闻的特点和要求,只有“新”才能赋予新闻更高的生命力。为此,作为记者在面向受访者提问采访新闻信息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保证提问的及时性、时效性,这样才能得到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得到受众的认可。当然,这需要记者本人具有非常强、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清楚的了解当前社会、受众对于哪些新闻信息是高度关注的,而同时又没有被报道过的,如果对于某一事件的社会关注热度已经过去,记者在采访中依然重复的提出相关问题,肯定就会让受众觉得疲劳,得不到认可。
例如,前段时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韩美“萨德”事件,具有敏锐观察力、洞察力的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通过提问采访了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对此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这立即引起了社会的热切讨论。不过当事件的社会关注度过去之后,如果记者向相关政府人员再次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肯定会让社会觉得实在“炒冷饭”,不能构成社会影响力,也毫无新闻价值,由此可见作为记者必须要在采访中,注意提问的及时性。
2.2 注意提问的计划性
新闻采访,其实是一个对无序信息的有序组合过程,所以记者的提问必须要注意计划性,这样才利于信息的有序组合。电视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无法精准地控制受访者的回答内容、方式和态度,需要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时时调整提问内容和方法。因此,这一高难度的过程要求电视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这一工作。一方面,充分了解受访者的家庭、工作和性格特征,通过简单的沟通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帮助受访者降低压力,同时有助于受访者更好的表达;另一方面,预设访问内容,准备访问过程中将要提问的问题,预判如何在受访者每个回答后顺利引出下一个问题。开展结构化、系统化的提问,在采访过程中主动引导受访者全方位地表达个人对事件的观点,以保证访问顺利开展[3]。
2.3 注意提问的客观性
保持客观,是新闻最为重要的一个要求,这一点在采访提问当中,也必须要得到反映和坚持。所以在实际的采访当中,记者对于受访者的提问,需要注意客观性。一方面,记者与受访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是平等的,双方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主要扮演提问者、倾听者、引导者的角色。
例如,今年我们在采访中得知,如东掘港市民季小飞的爱人金秋燕四年前不幸患上了被世界卫生组织开列的五大绝症之一的“渐冻人症”,但在季小飞不离不弃和精心护理下,加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恒泳教授的关注和科学调理,病情有所好转,我们在采访徐教授时,没有夸大徐教授的治疗方案,也没有提问徐教授研制的产品,而是注意了提问的客观性,引导徐教授作了客观的科学论述:现在的所有慢性病,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就是要用大自然真正完整而全面平衡的系统性食物链来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解决“病从口入”的问题。客观的提问,得到了客观的回答,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 结论
作为如今的新闻记者来说,在采访新闻信息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正确的应用好提问技巧,同时还要对相关的事项加以注意,從而提高采访提问的有效性,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使新闻信息内容能够最终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参考文献
[1]郑培銮.充分运用提问艺术手段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效果[J].西部广播电视,2018(13):168-169.
[2]王冰.试述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J].新闻传播,2018(6):100-101.
[3]王东广.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分析及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7(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