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鹏
摘 要:对高中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给高中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080-02
对高中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必要途径。学校通过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但是目前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不强、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必要的教育对策,对于培养学生形成高尚、健全、富有个性的人格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缺位
现在的高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备受家长的宠爱。家长最关心的是他们是否能够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家庭中需要孩子完成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他们认为孩子的一切要求一切行動都是对的,他们怕孩子吃苦,不注意对孩子责任心的培育,从而造成了孩子“个人中心意识”强烈,对集体与他人漠不关心,不能做到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而对自己放松要求,只注重个人的成绩高低,没有形成合作奉献精神。
(二)学校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欠缺
由于学校受应该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对学生主要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学校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流于形式、滞留于表现的问题。甚至认为只要学生高考成绩上去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
这种思想观念不仅存在于学校教育当中,在社会上也广泛存在。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处于缺失状态,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相关德育活动,缺乏重视,造成了社会公德意识不强、责任感淡化的问题。
(三)受社会环境不良思潮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深刻转型,一些不良的思潮也乘机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学生也深受这种不良思想的影响。
这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不足,出现厌学情绪,不关心国家与集体等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不能正确定位自身的社会角色,存在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出现错位。
二、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
(一)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起初要在家庭中培养。作为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启蒙教育。首先,要增强孩子作为家庭主体的责任感。对孩子不溺爱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什么都包办代替,同时家庭要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完成某项任务后的成就感与乐趣。从小形成热爱家庭、热爱长辈的美德。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 家长发挥言传身教。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有度,尤其对于家中独生子女不可事事包办,而是要培养孩子自己动手为他人服务的能力,要在家庭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孩子主动做事、学习的精神。让孩子在家庭中能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自我的约束与调节,使自己成为成熟的家庭成员。
要有效优化家庭教育,学校应该起到协调与帮扶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优化家校联合机制,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联系卡等,强化与家长的联系与交流,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此外,学校要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如建立家校联系微信群,运用网络平台,强化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帮扶。当前社会处于发展时期,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学校应该教育家长要抽出时间保障与孩子的交流,提醒家长要注重时间的协调,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事务的首位。运用网络的优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如可以运用家长的休息日,召开网络家长会议,在网络会议上可以加强家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家长的教育经验得到相互传播,相互借鉴。
(二)突出学校教育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体。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模式,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有计划地来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中潜在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将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结合起来,将技能培养与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启发诱导、肯定激励、合作探究等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既教书又育人,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中要结合现实生活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增强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明确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并且在教育中要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 对于学生表现出的缺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纠正与引导,运用检查、督促等手段巩固学生的认知与实践成果,不断强化其社会责任感意识。
同时,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义务与诚信意识的教育,要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教学方式来展开,不要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融合在一起。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内化,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实践,广泛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社区、工厂进行内化教育,形成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余文化教育活动。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逢节假日引领学生公益活动,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与诚信观念。可以运用班会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邀请司法干警到学校举办讲座,案例说法,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三)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高中学生不但受家庭与学校环境的影响,除了需要家庭与学校教育来培养其形成社会责任感,还需要社会的重视与支持。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应该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也是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运用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些德育教育元素,如让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场所,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形成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等人格品质。将外在的、被动的责任意识化为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情感意识,把对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推广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广博的关心与爱心,把社会责任与个人及家庭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实现自我价值,而且有效维护社会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崇尚社会公义,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发挥学生会的积极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教育学生爱护社会的公共财物。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挥自身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如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在植树节参与社会植树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社会责任意识。
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与配合。作为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模式,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研究》立项号:GS〔2017〕GHB149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永红.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校本路径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7,(4).
[2]王宇.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3]李娓.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孙梦莹.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6.
[5]刘明云.思想政治課对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探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6.
[6]唐玉霞.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作用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2015.
[7]吴思培.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