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波 张耕
摘 要: 数码影像、印刷打印、手机4G网普及的当下,造型能力作为中小学书画教师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受到质疑。然而通过照片与绘画真实性;手写与印刷体差异性的比较,系统地认识造型能力,认清其综合性特点。并在教学中,造型能力对于教师整体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教师自身的自信心、学生的认可度、教学的生动性和连贯性,等多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造型能力;中小学书画教师;当下;核心素养
1 当下造型能力的意义
以往形象的再现主要是依靠手眼配合的传统造型能力得以实现。而如今,数码影像的普及尤其是手机照相功能的不断强大,使得图像的获取变得极为便利,同时随着打印设备和成像设备的普及,使得图像的复制与放大也更为便利。所以這种传统的造型能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中的必要性也逐步受到人们的质疑。
同样,以往文字的记录传递主要依靠碑刻、竹绢帛纸传统书写得以实现。而如今输入和打印设备的普及,使得文字传输极为快捷,强化了其符号功能也使其更规范易于识读,同时也使传统手工书写受到极大冲击,其似乎丧失了大部分的实用功能,传统书法以及相应的造型能力存在的必要性也逐步受到人们的质疑。
1.1 当下绘画造型能力的意义
当下传统的造型能力面对现代手段的冲击依然有着自身在当下以及未来更久远的意义。
这里以照片与绘画真实性的比较来进行类比。说到真实性,大家多会认为照片更真实。我们不可否认从“相”这层面来说,照片对于事物的形态特征还原得更为准确。但从人的认知角度而言,照片较绘画更为片面。比如我来到一个校园,我们拍一张照片只是记录下校园某一个角落或是从某一个角度看到的校园场景,这只能算是校园整个形象的一个切片,不能代表一个校园。而好的绘画则涵盖的信息会更为丰富,往往是作者将整个校园游览过后的整体感受,利用构图、色彩、选景、形象处理等等手段呈现在作品中。这时的绘画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对于校园外在形象的呈现,而是涵盖了作者对于校园的认知以及这样的认知所带来的感受。这样的绘画相对照片有了更多的人的认知,观者通过绘画作品结合自身的认知在头脑中对于对象将会形成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认知。而传统手工的造型能力就是这样绘画产生所必备的能力。
1.2 当下书法造型能力的意义
同样传统书法及其相应的造型能力面对日益被边缘化的危险依然有着在当下及未来更为深远的意义。
从如今传递记录信息的角度来看,印刷体应用的便捷性和广泛性远超过传统手工书写;作为文字表达的途径来看,传统手工书写所承载的个体表达及情绪更为微妙,且其能承载更多文化含义,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不顾笔墨之工拙,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看似凌乱的字中呈现出写过程中书家对于侄子取义成仁的痛心疾首。
并且印刷体本身也源于传统书法,也必须建立在传统手工书写的书法上才能定型化和进一步发展,未来印刷体的结构演变也必然会从传统书法造型中不断吸收借鉴。而书法造型能力正是传统书法所必备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
2 造型能力的系统认知
强调造型能力依然是当代中小学书画教师的必备的核心素养,就必须更系统地认知造型能力。造型能力不是简单的画得像、临得准,而是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
2.1 感知形的能力
所谓感知形的能力就是感受和认知对象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更多体现的是对于事物认知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入性,也是造型能力中最先行也最基础的能力。我们要试图呈现对象必须先认知对象、了解对象。
美术中,我们要呈现这组静物就需要认知到每一个物体的外形特征、表面质感以及内部结构甚至这一事物的生产或生长过程;进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主次关系、疏密节奏关系、色彩的统一对比关系等等。而这一系列的感知也都是建立在以往习得并积累的类似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东西方的空间理念等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并同时结合当时作者本身主观的情感、情绪。
书法中,通过临帖,探究笔法,结字,章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元代书家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有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一语道破书法造型中笔法的重要性,书法造型临池能力不体现在对于表面字形的机械描摹,而在于理解笔法后的准确书写,在于对碑帖书风趣味的透彻理解与把握。
2.2 再现形的能力
书画中,所谓再现形的能力就是把感知到的对象准确地呈现出来的能力。首先,这样的能力体现为手眼控制的能力。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使得作者有效地控制手中的笔,使其行至希望行至的地方。同时手眼的配合使得形象能在大小不同的尺幅中等比例的缩放。其次,这样的能力体现为对于材料的熟悉度。通过大量实践对于表现材料的全面认知从而转化成为内在经验。最后,这样的能力体现为手段方法合理运用的能力。
2.3 创造形的能力
所谓创造形的能力是建立在感知形、再现形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理论,结合当下的现状与变化,同时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情感,而创造新的形象的能力。
(1)变化形的能力:对于客观形象的主观异变的能力。
这样的变化是个体与群体的差异,是当下对历史的变迁,是对于相关领域的充分了解和对自己深入认知后的,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的呈现。
(2)抽象形的能力:对于客观形象解构、抽象的能力。
这更源于理性思辨的层面,利用相关理论的支撑,以点、线、面这些抽象的因素使形象彻底脱离了事物的外在形象束缚。以更纯粹的方式对于情绪、节奏、旋律等等抽象的事物给予视觉的呈现。
(3)重组形的能力:这是一种组织和架构形象间关系的能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象以一定目的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些新的可能性。
3 造型能力是中小学书画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
3.1 促进整体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造型能力的系统认识,我们了解到造型能力是对于中小学书画教师从认知体系的深入和丰富,到表现途径的准确和熟练,最后实现丰富演变创新的整体能力的培养。而在这样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形成的同时,自身的审美能力也随着知识结构的丰富,视觉经验的积累,自身感受的沉淀,而有着明显的提升。
而这种有知识架构和丰富视觉经验支持的審美能力对于中小学书画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带给各个阶段的学生更系统的审美体验和引导。
3.2 自信心的建立
造型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能给予教师自我和他人多方面的认可与支撑,从而促使自信心的建立。也有助于其对于教育事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形成。
3.2.1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最直接的呈现就是造型能力的提升带来中小学书画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这样的提升可以通过一件件作品清晰的感受到。看到自己的提升必然对于自己的专业认同感会更强。
3.2.2 学生的认可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目前国内各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的学生对于“像”还是有偏好的,对于有较强造型能力的教师容易认同。这对学生最初的兴趣启蒙和学习的愿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落在课堂学习中,对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和注意力的集中有着明显的帮助,从而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使得教师对于教学的信心增强,也是其对于教育事业本身更有归属感。
3.3 有助于教学的生动性和连贯性
具体在教学中,良好的造型能力对于教学本身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教师可以跳出教材的束缚,结合当时的发展和当地的特色,在教学前制作特色的PPT课件会有助于教学的适时性和独特性,从而带来生动性。
并且教学中难免有备课环节不能准备完善的地方,有良好造型能力的教师便可脱离课件,信手拈来的板书或简笔画会有助于师生的互动,同时结合一些生动的形象,使课堂既生动又适时的推动教学的进行。
在教学中,造型能力的必要性更多的是对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因为造型能力是一个较为综合、整体的呈现,从相关知识的积累到表达能力的完善,再到创新、组织、建构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从而使得造型能力在中小学书画教师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而造型能力这种潜移默化正好体现出了必备的核心素养的专业特性。
参考文献
[1]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2007.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3]朱志荣.中国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5).
[4]谭天.软现实主义[M].广州:小谷围.出版,2007,(12).
[5]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 .[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
[6]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7](宋)米芾.书史[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