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9-01-17 05:36黄国庆徐江燕
锋绘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黄国庆 徐江燕

摘 要: 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不仅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为相关行业输送“知识精、能力强、素质全”复合型人才的保障。本文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院在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旅游管理

1 引言

随着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教育部门争相追求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如何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培育管理类本科生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教育部,2010),探索管理类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不仅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为相关行业输送“知识精、能力强、素质全”复合型人才的保障。

为深入了解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者通过问卷的方法,对本科毕业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升培养质量,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2 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关于毕业生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调查,包括性别、毕业时间、目前工作单位的性质、月薪等基本情况,共计4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毕业生对本科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包括对本科教学中讲授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共计5个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毕业生对本科教学意见和建议的开放性问题调查,包括对学生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实践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共计2个问题。其中,毕业生对本科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中立、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5个等级供毕业生选择。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问卷星的链接,发送至各个毕业年级学生的微信群,委托年级负责人宣传动员,号召毕业生填写。问卷发放时间是2019年11月10日,截止11月13日晚12点,共回收问卷114份,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100%。

3 问卷调查结果

3.1 毕业生基本情况

此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共得到114位毕业生的参与和信息反馈,其中男生43人,女生71人,分别占比28.13%和71.88%,和旅游专业的生源结构基本一致。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2010-2018年毕业的本科生,即2006级-2014级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其中2010年毕业(2006级)的参与度最高,其次是2017年(2013级)、2018年(2014级)的毕业生。数据分析得知,毕业时间越短,参与度越高。但2010年毕业的学生填写问卷踊跃,是因为2年前他们刚刚回母校举办了“相识10年,再聚西大”同学会,和老师们的深入交流,对专业发展有更高的期待所致。

毕业生目前就职的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民营(私营)企业(46.88%),其次是国有企业(21.88%)和教育科研单位(18.75%),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相对宽,选择面广,民营(私营)企业有利于发挥旅游专业学生的优势和专长,更受毕业生的青睐。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月薪主要集中在5001-12000元之间(59.38%),月薪超过12000元以上的占比10.94%,充分说明我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强、薪酬水平相比同龄人高,是企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核心人才。

3.2 毕业生对本科教学效果的评价

毕业生对本科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包括对本科教学中讲授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具体结果如下:

“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能满足现工作的需要”的选项,毕业生的评价普遍偏低,保持中立的和不太同意的人数持平,占比达到62.5%。关于“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能满足现工作的需要”的评价,毕业生并不认同,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和保持中立的比例高达85.94%。关于“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操作满足现工作的需要”选项,毕业生的评价不高,不太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人数为54人(46.88%),保持中立的人数为34人(29.69%)。在 “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现工作的需要”选项,59.37%的毕业生持(比较)同意的态度。说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自学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能较快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4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4.1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技能

首先,加强专业感知教育。毕业生普遍认为大一进入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感知教育,通过实地考察、行业调研的方式接触旅游、感知旅游、思考旅游,明确专业学习的未来发展 目标和奋斗方向、了解旅游行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清晰自己的发展定位。第二,增设专业技能模块培训。立足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结合行业和市场的需要,分设不同的模块,强化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特别是运用互联网方面的实战能力训练。第三,多参加行业技能大赛、学界创新实践大赛。比赛中学习、比赛中积累经验、更能从比赛中看到自身的差距、明晰未来发展的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第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接触行业实践,提升对行业的认知,弥补知识的缺陷,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五,严格实践教学考核环节。严格考勤、周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实践考察不是旅游活动,应加强实践总结、实践体会分享等环节,让专业实习不仅仅流于形式,能推动学生真正成长。第六,加强与行业接轨。教师教学仅仅照本宣科,没有新知识的融入,建议老师加强对行业新闻的敏感度、行业新业态发展的关注度、行业新政策的研究度,让教学更接地气、更能与行业接轨。第七,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不流于形式,选送学生到企业实践、建议让行业指导教师现场指导,专业指导教师协同跟进,产学融合、产教合一,解决理论與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学院可以与实习单位洽谈管培生协议,让学生能安心实习、用心实习、能看到未来发展的职业规划路径,避免实习仅仅是获得学分。

4.2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用程度

首先,降低理论课程比重,提高实践技能课程。基础课、理论课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设与行业紧密联系的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学习实实在在的知识。第二,选派老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有从业经验的老师才能胜任实践课程教学,改变老师放视频、学生模拟学习的低级教学方式、增强教师的权威和专业性。第三,教学中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创新创业是时代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课程的设置应紧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增设旅游创新、创业课程的安排,拓宽就业选择、培养未来的时代精英。第四,增设管理沟通等人际交往、语言类课程的设置。旅游业是对客服务行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始管理沟通、旅游英语等类似课程,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有利于在职场集聚人脉、拓宽交际圈。第五,增设文献导读课程。对于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在选修课中建议增设文献导读、论文写作、学术动态前沿课程,让学生对旅游研究领域有大致了解、对学术科研有感性认知、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初步涉及。第六,增设旅游运营部门方向的课程。比如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创意策划部等,特别是创意策划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既是基本技能,也是实现职位升迁的重要方式。第七,建议选修课分方向设置。每个人的兴趣、就业意愿不一样,那么就没必要开设的选修课强制每个人必须选,比如出国深造的、旅游行业就业的、从事旅游教育的、考研的、自主创业的、不同的需求对选修课的选择就完全不一样,建议选修课的设置应有一定的区分度。

参考文献

[1]石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2).

[2]刘雁.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4,(2).

[3]李自维,赵小鲁,王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探索[J].社会科学论坛,2014,(7).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