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导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实施策略初探

2019-01-16 13:56吴琛燕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鉴赏课高中音乐思考

吴琛燕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策略;思考

立足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综合思考国内外有借鉴意义的教学法的基础上,着眼于培育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创造性地提出了范导式教学法及其教学四要素理论:真实性情境、发展性任务、多元化意义协商、创造性应用。

一、传统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弊端

首先,传统高中音乐鉴赏课是以听觉体验为主要学习形式,将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都压缩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对于篇幅较大、音乐理论及人文性还需要讲授的作品,学生无法反复聆听获得审美感知,也无法获得良好的长期知识记忆。师生互动的意义协商、评价的空间也变得局促而苍白,既影响了课堂的参与度,也束缚了学生的独特音乐思维。其次,教学目标的梯度只停留在教师设计的表层,而没有上升到个性差异、个体学习能力差异的梯度目标,甚至还要预设学生学习内容、学习主动性、表达协商能力的差异而做出梯度解决方案。因此,形成了学生对于传统授课模式不反抗即顺从的状态,很少能在课堂表现出积极、开放、自然的师生互动。而学习能力较强或有音乐经验丰富的学生则不能接受更深层次的意义协商和创造性应用。

二、范导式教学法及实施策略

(一)定义

范导式教学法,是指基于民主平等、精心预设、协商对话,以“真实性情境”“发展性任务”“多元化意义协商”“创造性应用”为基本要素进行立体式架构,融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为一体,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新型教学方法。

(二)课型实施流程

节点一:预习准备

这是高效鉴赏课的首要环节,音乐鉴赏的内容从体裁和题材上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各种听赏活动又很难帮助课堂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节约课堂时间,小组预习准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梳理整合教材,制订学年计划和周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小组预习准备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明确各自探究主题内容,内容探究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或是选取与课题内容对比较强、接近生活的音乐主题;教师课前协商沟通,帮助学生提升预习质量,避免因无效研究浪费课堂时间,影响梯度目标的实施。

节点二:课堂展示

小组预习后的课堂展示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的能力,也能引出新授主题。这个过程是教师精心预设的。不过,由于学生展示的时间有限,尽量让学生截取作品相对完整的乐句或是片段,以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情感,为讨论协商提供较好的互动氛围,也要兼顾学生展示、交流时语言的精练度和准确度。

节点三:听赏协商

学生在展示阶段完成初步听赏,进一步带动其他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教师提出鉴赏要求时一定要注意协商的方式,创造平等的、互助互学的师生共学模式。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能力制订发展性任务;鉴赏聆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情和状态,及时调整任务梯度。

节点四:创新总结

参与小组预习且表現积极,甚至深入研究的学生,在完成基础目标后,自然而然地进入创新环节,教师以已有经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创新拓展,激发更多探索的方向,总结听赏过程中的思维和方式,帮助形成新的音乐体验。

(三)课型实施的要点

首先,重视学生在小组探究或个人研究阶段的思维方式,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协商干预,确保课堂的有效开展。其次,教师与学生的意义协商一定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是支架,话语协商则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课堂话语权。尽量避免“请你们”“聆听并思考”这类隐性命令式语言,始终保持着平等、自然、生活化的状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更高。

(四)案例与分析——飘逸的南国风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预习,有两到三组学生能共同参与完成小组PPT研究,并选取一个地区的不同作品聆听,以一首当地民歌为例,结合环境、人文等分析民歌的特点,能在课堂上展示,组内成员能表达各自观点。

2.聆听《对鸟》《弥渡山歌》,学生能尝试用地方方言学唱,体验、模仿南方语言和曲调的韵味,说出两首作品的特征;能对民歌的发展传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聆听《赶圩归来阿里里》,能对当今民歌出现的新形式说出自己的见解,尝试根据教师所给的节奏改编。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今天欢迎××组为我们带来南方民歌。

生代表:很多人喜欢音乐,并且有一定的演唱能力,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同学从没有了解过民族音乐,甚至对民族音乐不屑一顾,认为它只是老掉牙的玩意儿。今天,我想来带你们了解民族音乐,打破你们仅停留在山歌的思维。(投影PPT1)

生:中国民歌地区差异很大,例如我们之前学过的陕北民歌,我给大家放一首《对鸟》,为什么南北民歌差别如此大?南方民歌旋律如何……我对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很感兴趣,譬如他们的歌舞剧《刘三姐》,我妈妈也喜欢,譬如他们的乐器芦笙、壮族马古琴、壮族弹拨乐器天琴……广西的文化丰富多彩,还有多声部民歌,强烈推荐哦!(PPT2~17)

师:谢谢王同学带来的精彩汇报。对于他们的研究,你们还有更好的建议么?PPT的制作很精美,图片清晰度高,视频和音频都是高清版,很棒!(学生打分、老师打分、组内自评)

2.学唱《对鸟》

师:说到南方民歌,就得说说方言,试想普通话版的《对鸟》是什么效果。(师唱用普通话、没有装饰音版与原版比较。)

师生探讨。(方言的语音语调、咬字吐字和民歌旋律创作息息相关。)

师:A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浙江乐清版(方言)。

B加点旋律呢?不会的轻轻用普通话唱。(幽默诙谐的语气)

师带生跟着钢琴学唱两句,关注滑音、咬字。

3.《弥渡山歌》

师:再来感受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的山歌,它与《对鸟》有何不同?(旋律图谱、PPT投影中国地图)

能推测一下成因么?

我们也来模仿两句(唱不上的可以轻轻哼)。

现在诗词大会很火,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背唐诗,你们回家路上会唱山歌么(笑)?去广西、陕北旅行,我们还能听到山歌,而去浙江,很少再有这样原始、淳朴的聆听,原因是什么?你怎么看待民歌传承的问题,有什么好的办法?

4.拓展

安徽卫视有档娱乐节目《耳畔中国》,我称之为国家队和民间队的较量,今天推荐给大家《赶圩归来阿里里》听一听,与刚才纯正的民歌相比,多了哪些包装?

我们也用《弥渡山歌》来玩一玩,编个简易版本。

师生合作演唱,加节奏、伴奏。

5.总结

今天一起感受飘逸的南国风,借用王同学的PPT,接触到民歌的时候,你们会思考些什么呢?

音乐是心灵的伙伴,民歌是音乐中最久远的告白,它含蓄地展示了人类最古老的秘密,期待下节课精彩的展示。

案例分析:

1.让学生做PPT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能从学生的制作过程中发现他们在聆听音乐或者探究中的不足。小组预习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小组探究是真实性情境的创设,学生在课堂展示,既能以典型“范例”建立良好的學习模式,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并能在课堂创造一种平等协商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讲解地理、人文,聆听《对鸟》,分析激进的旋律特征,初步完成对南方民歌的理解体验。

2.教师作为课堂发展的导向,在学生讲解知识进行铺垫的基础上,通过歌唱,带学生进一步聆听《对鸟》,歌唱作为初次聆听后的第二个梯度,增强学生的音乐印象,同时对方言与音乐的联系作出了进一步探讨。

3.用对比法聆听、歌唱、分析《弥渡山歌》,引导学生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不同地区南方民歌的差异。在两首作品鉴赏的过程中,学唱过程要时刻关注主观不愿意参与以及音乐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仅符合多元化的意义协商,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梯度目标也能实现。

4.音乐学习不仅是美的鉴赏,通过情感体验来丰富、纯净内心,更重要的是用音乐来回归生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探讨民歌传承的看法,能够发现学生内心世界,并且激发他们的民族文化忧患意识。这是高中音乐鉴赏课更高一级的发展任务。

5.在网络、大数据发达的时代,学生获取音乐的渠道很多,如音乐栏目、音乐网站、音乐活动等。选择合适的作品,能使课堂回归生活,回归真实情景。民歌的改编、创作、编辑也朝着多元化发展,学生通过对《赶圩归来阿里里》的分析、探讨,在生活中获取音乐聆听新的方式。

(五)课型实施的思考(不足)

这类课型实践的难点在于,小组探究每节课仅局限一组展示。如果通过云平台共享,所有学生都能看到,就能对每节课需要讲授的知识有了提前预习,课堂的探讨应该更为热烈,学生还能在课前根据兴趣作出更多拓展研究,弥补师生思维的不足。但是仍有极少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参与小组探究式预习,对课堂的展现表现漠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学生无法接触到电脑,音乐的剪辑、知识的查找就很难完成。另外,国内音乐资料库依旧缺乏优质音乐资源,教案设计不同于传统教案,这样的课堂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应变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不断提高、拓展。同时,课题内容的研究、课堂的反馈要形成可行性数据调查表。

三、结语

范导式教学法还在探究尝试阶段,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实践调研。这类课型范例只是教学中的一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课堂效果和反馈可能截然不同。相信通过更多的教学尝试、总结、交流,课堂经验、课型一定会不断地完善,形成最终的适合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洋阁.运用范例教学培育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2]胡丰涓.“探索—创造”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7.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鉴赏课高中音乐思考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改进与实践
课改新时期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鉴赏课之我见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