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情境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

2019-01-16 14:32戎巧瑜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应用

戎巧瑜

摘 要:生活情境在课堂上的应用,是德育的现实需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改善课堂教学现状的需求。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将对教材内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渐渐提高整体知识学习效果。针对生活情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展开详细阐述,旨在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缺失之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应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规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设计知情意教学目标。为适应课程标准,要积极推广生活情境在课堂上的应用。所谓“生活情境”,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情境。它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促使他们学会正确分析情境问题,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情境问题,由此实现综合素养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实际教学中,唯“成绩论”观点的影响一直较大,因而,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灌输式”教法上,对于生活情境的应用始终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学生道德的发展。在学科知识学习中,为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时常会设计练习法、作业法等教学活动,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一直较少,使学生很难获得一些生活情境体验。同时,在生活情境应用宣传上力度不够,由此造成了对生活化教学理念认识不深入的问题。目前,生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够完善,令学生渐渐失去了学科知识学习兴趣,难以丰富知识储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探索生活情境应用策略。

二、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影片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利于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学科知识。而用影片形式创设生活情境是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影片观赏期间,学生将从中了解生活百态,增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用影片情节警醒自己不规范的行为表现。但是,在影片内容选择时,要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尽量选取与他们已有生活体验相关的影片素材,以加深他们的观影感受。同时,在影片选择时,要贯穿整合教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另外,要抓好学生的兴趣点,用影片呈现生活情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下高效获得相关学科知识。其中,在《感受生活的意义》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2017年在中国上映的《我是医生》传记片,让学生走近医生的生活百态,了解年逾九旬“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造福民生的感人故事。在影片观赏时,学生将从平实的传记故事中体会到医生为了保护每一条生命而付出的艰辛。透过影片呈现的生活百态情境,可令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意义。当学生对生命意义有了初步体会以后,可继续提问学生:“你认为,活着是为了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将结合自己的生活回答问题。有的学生会说:“活着是为了关爱自己的家人。”有的学生会说:“活着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用影片形式创设医生救助生命的生活情境,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加明确了生命的意义,懂得生命是独特的,是有价值的,是美好的。

(二)情景剧形式

实际教学中,可通过情景剧形式创设生活情境。在利用情景剧创设生活情境时,我们要收集大量生活案例和资料,再以一种相对合理的合作表演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情景剧表演期间,可以多媒体课件形式提前制作好关于情景剧的画面视频,再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真实画面,引导学生共同演绎这个真实画面,感受真实的生活场景。另外,在情景剧表演中,为引起学生共鸣,加深他们的体验,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编排情景剧,鼓励他们成为情景剧的表演者或者观众,进而在情景剧生活情境体验下,他们将牢牢掌握课堂所学内容。用情景剧呈现生活情境,是激活课堂的有效手段,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生活体验不足的问题。其中,在《尊重他人》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人,课堂上,可通过情景剧表演方式再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随地扔垃圾。情景剧表演中,对学生进行角色分工,一人扮演环卫工人、一人扮演初中生,共同演绎学生出了校门口一边嗑瓜子一边将瓜子皮随手扔到马路上,环卫工人跟在其身后不停清扫马路的生活场景。在这个情景剧表演过程中,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将有较深刻的观后感,开始进行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生活表现。待情景剧表演结束以后,可请学生结合情景剧中的生活情境谈一谈自己对尊重他人的理解。这时,有的学生会这样回答自己的感受:“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还有的学生会回答:“我们要学会关注、重视他人。”

(三)故事形式

对于生活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故事形式来进行。课堂上,可请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讲一讲自己的故事,从而准确把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中,我们还可与学生分享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在这种生活情境应用时,要注意把握好课堂教学前几分钟,用生活故事引入新知。如此,可促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要注意用一个完整的生活故事贯穿教学环节,让学生走进故事情境,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但是,在实际利用故事创设生活情境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这一剂教学“良方”,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其中,在《做更好的自己》一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积极接纳和欣赏自己,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可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怎样接纳自己?怎样欣赏自己?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要求他们在课本上勾画出问题答案。当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初步了解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后,可以故事形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期间,先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工作初期,曾陷入过迷茫状态,会当着学生的面说自己没有准备好教案。面对工作上的困扰,我没有放弃,而是先学会接纳自己的紧张、失败与种种不适应,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发展自己。分享完自己的故事以后,可鼓励学生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故事分享中,有的学生会讲自己生活中学会扬长避短的事情,有的学生会讲自己生活中主动改正缺点的事情,有的学生会讲自己不断激发潜能的事情……在这里,通过用故事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将真正理解如何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四)游戏形式

学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游戏是帮助他们学习知识的窗口。在生活情境应用时,可尝试用游戏来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发展良好学科素养。用游戏来创设生活情境,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在组织游戏时,要尽量选择有生活气息的游戏材料,布置富有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以促使学生在玩中学,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在游戏中,要注意设计一个生活主题,紧紧抓住生活事例布置整个游戏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巩固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在《情绪的管理》一课教学时,可设计“情绪病毒”这样一个小游戏。游戏中,精心创设一个“酒会”情境。在这样一个情境下,先指定一名学生为“情绪源”,再鼓励学生在酒会上与他人展开交流,而“情绪源”要在交流中用眨眼动作将自己的不安情绪传给其他人。被感染的学生要继续将这种不安情绪传递给下一个人。5分钟游戏结束以后,学生发现所有人都被这种不安情绪传染了。在这里,通过游戏形式创设“酒会”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学生了解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待学生理解了这一方面学科知识以后,可向其讲解情绪调节方法,让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善情绪,不将孤独压抑、消极低沉等不良情绪传递给其他人,能够做到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实现健康成长,拥有一定的自我调试力、自我控制力。

(五)实践形式

俗话说:“生活处处皆学问。”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情境的运用。对于生活情境的应用,可通过实践活动形式来实现。用实践活动来创设生活情境,可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会。但是,在实践活动组织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设计主题,再引导他们对活动主题进行剖析。如具体内容是什么?当学生抓住活动主题以后,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生活体验中,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思考。同时,在实践活动组织期间,为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情境中,要注意强调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精心选择比较适合的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组织形式。其中,在小组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保证每个小组有4~6人,并确定好组内核心成员,引导他们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活动方案。用实践形式创设生活情境,可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要把握好这种生活情境应用法。我在《爱的家人间》一课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家人亲情,让他们学会改善家庭亲子关系,增进与父母的情感。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我先组织了一次个人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或者捶一次背。课堂上,我随机叫了一名学生提问道:“回家之后你有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或者捶一次背吗?”这名学生回答道:“我为爸爸妈妈端了洗脚水,帮他们洗了一次脚。”我继续追问:“那他们的反应怎样呢?”这名学生回答道:“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接着,我请其他学生说一说这次实践活动的感受,其中一名学生说道:“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的关系更近了。”待学生对亲情有了一定体悟以后,我开始用《相亲相爱一家人》这首歌曲导入课堂新知。在用音乐熏陶氛围的基础上,请学生结合为父母洗一次脚、捶一次背的生活情境谈一谈自己对家人的爱。然后,进行一次“你了解父母吗?”小调查,增进学生对亲情的了解。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以实践形式创设洗一次脚、捶一次背的生活情境,达到了知识教学目的。

三、教學实践后的反思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创设生活情境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的关键,也是提高课程改革中教学活力的重要途径。回顾以往生活情境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教育成果,基本实现了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课堂知识学习中,仍需要继续开发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尽早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要在生活情境下,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性学习行为,让他们的学习方法得以完善,发展他们的个性,改善他们的道德品质。另外,要继续丰富生活情境创设手段,用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法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通过较好地处理生活情境教学和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点,学会运用学科知识。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得到: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导向,重视应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是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关键。而在生活情境实际应用中,要利用好影视片段增进学生对生活百态的了解。同时,要尝试以情景剧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生活体验,再通过故事、游戏等趣味性较强的形式,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切实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秋波.创设生活情境构建《道德与法治》活力课堂探研[J].成才之路,2018,585(29):15.

[2]孙培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