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2019-01-15 04:23徐秀花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木棒反比例情境

徐秀花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留下探究学习的空间,通过创设多元情境、教学方法指导、采用适当方法等路径,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以讲解替代学生的思考,忽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養。初中数学教师受中考的影响,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知识,学生没有自我思考与感悟的时间,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让学”,为学生留有思考、探究、体验的时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学习。

一、创设多元情境,培养探索欲望

初中生对新奇的事情十分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善于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在教学苏科版七下《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三根木棒能连成一个三角形吗?”很多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的。”然后,教师可以拿出三根木棒让一位学生试一试,当这位学生怎么都摆不出一个三角形时,大家都感到疑惑。此时,教师将最长的一根木棒截去一段时,三根木棒就能顺利地组成三角形,教师提出问题:“满足什么条件的三根木棒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呢?”教师以疑问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具有相似属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抓住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再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然后对照一次函数的性质,试着说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比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探究。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提问意识

教师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在学生不能用原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而面露难色时,要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启发,引导学生去尝试、发现和解决学习的障碍,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能解决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的思维不停留于问题的表层,而要提高学生深化问题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乐于探究、乐于反思的习惯,从而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不应以题量压制学生,要精心设计一题多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生活知识”的过程,能从问题中发掘新的问题,教师可以类比、拓展、引申,通过解答一道题学会解答一类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题多变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关联,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简单走向复杂、从一般走向特殊,能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升学生梳理知识、类比推理的能力。如有这样一道题:“若关于x的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教师可以将“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改编成“两个相等的实根”,或改编成“没有实数根”,也可以改编成“有实数根”,这样的改编能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直观地展现出来。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在“问”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针对学生的特点加以诱导。针对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写成文字后再提问。

三、采取适当方式,培养自主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发挥角色的关键作用,先让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再为学生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例题,通过必要的点拨诱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要为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释疑解惑,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同时,教师要善于“二次加工”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均昌.重视变式教学,培养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月刊,2001,(4).

[2]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晶晶.关注学习方法引导,构建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第二中学 )

猜你喜欢
木棒反比例情境
上期《〈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参考答案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挑木棒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隐含结论及其应用
挑小木棒(节选)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聪明的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