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海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意避免过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让学生追求学习成绩,而应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旨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打造高效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如果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会导致学生不懂得自主思考。这样,学生虽然可以应付目前的考试,但不利于学生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打造全新、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高效学习的能力。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对于学生来说,死板的课堂教学氛围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
小学生刚刚接触系统性的教学时,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应。这时,教师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课堂。
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笔者运用故事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成员给自己贴上“鸡”或“兔子”的标签,然后按照不同的身份代入题目。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告诉学生:“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综合水平。
二、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
不管在哪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复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在预习时,学生能基本了解所学内容,知道哪里是自己不懂的地方,是需要在课堂上着重学习的;在复习时,学生能利用复习时间,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查缺补漏,了解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所以说,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都对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前,教师应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告诉学生预习时可以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好相关的标注,然后在课堂上提问,并且在学习后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这样,学生将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在学习其他新知识时也自然而然地会提高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学习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告訴学生数学问题的答案,应避免学生盲目学习,学会掌握数学学习的重点,学会解题的思路,并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举一反三,不仅让学生学会解题,还能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数学学习主要是培养数学思维,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思维,才能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如在讲解习题时,教师可以把习题分类,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习题用什么方法解答。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将学习到更多知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结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数学教学尤其如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好相关的教学调整,努力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艳平.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学苑教育,2018,(14).
[2]张倩.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7,(5).
[3]王美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9,(13).
[4]田露玲.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杉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