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班建设下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

2019-01-15 04:23刘洪作曹思敏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易班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刘洪作 曹思敏

摘要: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互联网思维,辅导员应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我国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项工作也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易班建设的意义,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症结,希望努力实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拓展,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易班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

一、易班建设下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的方式呈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2017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43号令中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价值引领上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校易班平台建设应运而生。

截至2019年2月19日,全国已有834所高校,314548个班级,13360277名师生加入易班。通过合理运用微博及微信等方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了与学生近距离地沟通及交流,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易班新媒体平台,大幅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率及实效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希望借助互联网思维的优势,充分利用易班新媒体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从2007年上海高校首创易班开始,经过11年的发展,易班风靡全国。而辅导员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想要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这样才能与时代同行。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症结

1.网络生态复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来源和传播渠道趋于丰富,网络信息的内容和来源所具有的可调控性较差,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比较大。第一,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在抖音、快手等泛娱乐氛围浓厚的生态环境中,大学生是主力军;第二,网络思想日益多元化,很容易形成思潮,使大学生迷失自我。网络环境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加大了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2.教育效用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赖课堂教育,师生是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任何一件小事情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带来深远影响。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渠道不断增多,有效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范围。因此,引入交互式的、碎片化的易班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3.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脱离现实的各种约束和压力,他们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赌博、校园贷,甚至有的学生参与裸贷,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性造成辅导员获取信息滞后。长此以往,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多种心理问题,给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4.校内网整合资源不力,造成资源重复浪费

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尝试与大数据时代接轨。但是,由于高校各部门系统各异,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教务有一套系统,招生与就业有一套系统,学工有一套系统,后勤有一套系统,各个系统并不兼容,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造成信息单向发布、资源不共享,最终导致重复建设,重复管理,产生了效率低下、用户分散等问题。不仅如此,对于很多工作,辅导员还是依靠手工记录,工作量大,管理效率偏低。

5.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易班作为一个新媒体平台,部分辅导员尤其是年纪较大的辅导员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同时,大部分辅导员习惯使用QQ、微信等工具,不愿意接受和使用易班。此外,易班的功能和使用界面不够便捷等,辅导员对易班印象不好,所以不愿意使用。

三、易班建設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生产网络文化产品,加强网络教育引导

高校应建立一个易班网络思想政治平台,使其具有集思想教育、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互动、开放、共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结合学生特点,努力建设网络文化产品,打造一批网络名篇名栏,并定期开展和更新网络教育内容推送,全覆盖、多内容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品生产由宣传、学工(易班发展中心)、团委等部门负责组织,也可以充分发挥各教学院、学生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并在易班平台和其他网络教育阵地进行推送。

2.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高校应逐步开展在线课堂、网络阅读、资料下载、网络测验、教学互动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实现学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提升教育质量。笔者认为,易班可以与学校的精品课程体系挂钩,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并通过新型网络信息交流传播途径,扩大思想政治理论的覆盖面。易班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和新方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便于辅导员更细致、更全面地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3.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构建文明网络生态

高校网络中心应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出台学校平台建设管理规定,通过易班平台,广泛开展网络法治教育和文明教育,严格师生网络行为督查,增强广大师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师生网络文明行为的养成,从而科学、文明、依法使用互联网,构建健康和谐的文明网络生态。

4.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高校应加大投入,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构建完善科学的信息过滤体系和安全管理机制,及时处理各类信息安全隐患。同时,高校应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坚持正面信息传播导向,牢牢掌握学校易班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最后,高校应建立“十九大精神”易班网络宣传团、思政名师易班工作室等,培育一批思想觉悟高、网络水平高、影响力大的“易班网红”系列。

5.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思想教育成效

第一,高校应以易班平台为基础,支持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在易班社区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尤其要将原有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如优秀学生评选、文艺比赛作品展示、网络主题班会等融入易班社区,注重活动的前期宣传、过程参与、成果展示,形成线上线下的密切互动;第二,高校借助易班平台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增强易班社区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易班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据分析提供了依据,便于高校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6.建设专业团队,扩展发展空间

专业的团队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实施评优奖励、培训研修、资质认证认定等计划,打造易班思想政治专家队伍,进一步体现名师课堂、学生达人空间等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栏目的特色,形成集思政名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学生骨干于一体的易班思想政治队伍专家团队,坚持主动触发、正面发声、切实增强主流价值观在校园网络中的话语权。

易班上线后,高校应集中联合学工系统、教务系统、公寓管理系统、图书馆、校园论坛、后勤系统等。这样一来,学生日常事务性管理和相关功能便可以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相继出台,易班平台建设对于加快高校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具体实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辅导员应注重合理运用易班平台,以提升相应工作环节的整体实效性。基于对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与分析,笔者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徐.互联网思维视阀下的高校易班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2019,(6).

[2]刘斌.山东高校易班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23).

[3]曹海军,李军.移动互联网视角下虚拟有机社区治理模式构建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2).

[4]林宸羽,刘宸利,刘振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探索与发现[J].电子信息,2018,(84).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易班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易班实名制下陕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生态构建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易班平台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