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雅 邓宏宝
摘要:在新时代重提劳动教育,对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有积极意义。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分析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其特点,提出可通过单独开课、学科渗透、社会实践和技能大赛等途径开展劳动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12-0021-05
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价值,指出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多次阐述“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世界”等观点。这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点,还从战略高度,把劳动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一、新时代倡导劳动教育的动因
(一)劳动教育的性质决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任务。无论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科技创新人才,还是高素质劳动者,劳动教育都是培养更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导向。这是由劳动教育的多维性、融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决定的[1]。
(二)信息社会时代需要新的综合技能
在信息社会时代,中小学从劳动课程设计到劳动教育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社会对从业者的的素质要求,将信息技术等代表未来社会就业发展方向的劳动技能融入到劳动教育中。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利维基于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指出计算机和人类各有千秋,一些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这些工作正在越来越频繁地由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但人工智能毕竟发展还不够全面,那些没有既定规则可以遵循的工作,需要人类用复杂的主观认知去判断、执行,从而有效地完成。
(三)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与之息息相关,要从这两方面来思考建构劳动教育体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教育中的渗透,来传承中华民族勤奋上进的传统文化,培育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劳动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脉相承,相互交融。目前,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已出现刘易斯拐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在短期内不会增加。这一现象,要求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人员数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难以乐观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学校劳动教育片面化和狭隘化。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很多学校仍坚守“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智育至上”,作为“五育”之末的劳动教育更是不被重视。很多学校不安排劳动课,或者劳动课由语文数学等学科取代,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另外,很多学校对劳动教育内容理解太过狭隘,认为劳动教育就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没有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劳动教育中,这是劳动教育内容的一大偏差,导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与分离。其次表现在家庭劳动教育边缘化。一些家长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只一味地无条件疼爱孩子,向孩子灌输“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不需要管”的观念,导致一些孩子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教育越来越边缘化。
基于以上论述,在新时期重提劳动教育,对改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状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将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进行探讨,并分析劳动教育內容和特点,最后提出有效性解决途径,以图加强学校、家庭及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其依据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依据
1.政策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且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对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必要途径。
2.社会需求
随着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一些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工岗位将逐渐被机器代替。这不仅给制造业、服务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还使得社会对未来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业者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还应具备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文化素质。中小学作为学龄期,是强化这些综合素质的关键期,体力劳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脑力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素质、智力素质,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是必要的。
3.学生身心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个性发展八阶段理论,中小学学生正处于学龄期和青春期,在这两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和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作为学生身体和心灵发育的成熟前期,在这一阶段要加强个性、品德、习惯养成和矫正,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更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此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关键期,要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实践、勇于创新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4.技能形成规律
心理学理论表明操作技能形成有四个阶段,即操作定向阶段、操作模仿阶段、操作整合阶段、操作熟练阶段。若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劳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然后让学生能主动去劳动,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的劳动观念,最后让学生能够自觉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
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回归教育的本质。由于中小学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学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与实践,具体可定位为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内涵与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技能以及为学生成为更好的公民奠基。
1.理解劳动内涵与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常被看作是解决学生不热爱劳动、不爱动手操作等问题的手段,然而这是对劳动和劳动教育过于狭隘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应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根据不同维度,可将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随着21世纪无人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后者正慢慢取代前者[3]。劳动教育内容包括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劳动教育应当能使学生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而不是一味地引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体力劳动。
2.培养基本的生活与职业技能
心理学上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结合劳动教育的分类和自身特点,劳动教育将培养学生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能。
生活技能首先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活动,可以通过社会活动课或劳技课来实现,日本中小学里的“家政”学科即提供了很好的范例[4]。但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中还应包括更高层面的生活技能,如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要让学生不仅在未来能够生存,更能有尊严、有质量的生存,良好的生活质量是个人劳动的终极目标,因此应当更加贴近真实生活[5],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掌握更好的生活技能。
职业技能首先表现为择业技能。应当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并尽早开始与之适应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于中小学来说,这是一种职业启蒙教育。然而择业技能恰恰是我们中小学教育目前非常欠缺的一部分,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未来选择职业时普遍无助、迷茫与不知所措,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途径。为此,劳动教育可吸取西方“生涯教育”[6]的优秀经验,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更好地为以后选择职业方向做准备。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更应有助于其长远的职业发展,从中小学开始职业启蒙教育,因此应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为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基
现代社会中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显著性的公共性活动,其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是个人与家庭,更是外部众多群体。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当前,随着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公民教育理念的传播,学生不仅应成为一名劳动者,更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够拥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积极的社会认同,具备宽容自信的心态和理性思考、辩论、批判的能力。
公民教育以往常被归于德育的范畴,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公共性,为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实践取向与德育层面的探讨能够相互交融与借鉴。因此,公民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应通过劳动教育带领学生从校内走向社会,让学生从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中提升公民意识、职业素养和社会道德认同感,培养乐于助人、善于奉献、宽容为怀的高尚品质。
三、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7],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需要。劳动教育理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一般来说,劳动教育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在中小学阶段,不仅要重视体力劳动的训练,更要注重脑力的开发。根据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要求将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列为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且两者都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基础。
(一)校内劳动
校内劳动主要指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种劳动,是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校内劳动内容主要是完成教室和包干区的清洁工作,帮助老师和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校内劳动主要是“出谋划策动脑子”,比如班级要出板报,可以为板报的排版布局做设计、为学校的大型活动制作活动方案、为班级建设献言献策等。
(二)校外劳动
校外劳动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劳动。校外劳动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学生所参加的校外劳动大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家庭自我服务劳动和社区公益性劳动。
1.自我服务劳动
家庭是自我服务劳动的第一生活环境。一方面,可以注重个人卫生,自觉承担自己的事情,比如学会自己叠被子、整理床铺、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学会扫地、抹桌、拖地板、帮助家长购买日用品等;另一方面,在进行体力劳动的同时,可以思考如何将事情做得又快又圆满。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为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基。
2.社區性公益劳动
社区性公益劳动主要是志愿服务劳动,既可以是学校组织,又可以是一种自发性的志愿活动。在学校层面,学校可以组织参加社区整顿环境、清扫马路、植物绿化等公益劳动;在个人层面,个人可以自主去做一些志愿服务工作,如周末可以去敬老院给老人讲故事,并思考如何才能将故事讲得既生动、又有趣。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还能激发学生个人的自我成就感。
四、劳动教育的特点
劳动教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岁月的不断洗礼,慢慢积淀出特有的属性,形成自己的特点。
(一)民族性
自古以来,勤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文化积淀,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必要条件。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朱子家训》 开篇就要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班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古有“天道酬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训诫;还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蒙以养正的经典蒙学童诗,都是劳动教育的传统渊源。
(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知识,劳动创造美,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总之是劳动创造了一切,因为“创造”一词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荀子在《劝学》里讲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 中提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尔基曾言“咱们世界上最完美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更深刻揭示“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8]”古今中外的劳动思想表明,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学生通过劳动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财富,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长期性
从马克思主义开始至今,我国一直着重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集立德、益智、健体、育美功能于一体[9],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职业教育领域劳动教育被多次提及,在普通教育、大中小不同学段等教育形态面前,劳动教育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劳动就有劳动教育,它是人一辈子的教育,不是一时一事的教育。早在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观点[10]。如此普遍又广泛的劳动教育,是教育界永恒的课题,它伴随人类发展的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小学开始实施劳动教育,是一种职业启蒙教育,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实践,不断地充实内容,从而为学生以后掌握基本生活与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做准备。
五、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途径选择
当前,许多学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或者是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导致劳动教育的效果不明显,达不到劳动教育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个要求明确地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虑,揭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
(一)单独开课
劳动课是向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它担负着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内涵、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平均每周一课时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在劳动课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 ,鼓励学生在技术实践活动中运用求异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和技术思维能力,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生存。
(二)学科渗透
劳动教育不是一项容易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技能形成规律,制定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体系,按照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特点,因材施教,安排不同水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规定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课时基础上,应结合各科教学,挖掘蕴含在其中的劳动教育内容与特点,并且在当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融合,使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桥梁。例如,在介绍语文课文《核舟记》雕刻的精巧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赞颂精湛的劳动技艺,使学生感受劳动技艺的魅力。
(三)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不仅要注重校内教学,也要注重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学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这也是校外劳动的拓展。在中小学阶段可安排一定时间的农工商和服务业的体验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其他实践渠道,结合本校综合实践专题活动,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意识,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城镇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性公益劳动,乡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呼吁学生在农忙时节帮助家长进行一些农业生产劳动。
(四)技能大赛
在进行劳动教育期间,要有一定的成果验收。学校可举办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技能大赛。这不仅是体力劳动的展示,更是脑力劳动的测验。通过这个平台,学校能够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能够证明自己的生活能力。比赛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变废为宝”,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决不能让一部分学生去指定和实现一些创造性计划( 如设计装备模型) ,而让另一部分学生只去做单调的体力劳动。[11]”脑力劳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进行体力劳动,还要懂得思考。技能大赛不仅可以给学校提供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更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实践的平台。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基于劳动的教育意义,应大力倡导中小学劳动教育。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唯有尊重、倡导劳动教育,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卓晴君.劳动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J].创新人才教育,2017(1):14-16.
[2]解鑫,李晓燕.学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119-120.
[3]赵吉伟.揭开21世纪人类劳动的神秘面纱[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13-14.
[4]张德伟.国际中小学劳动教育初探[J].中国德育,2015(16):39-44.
[5]董宝良.陶行知教育名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1.
[6]王占仁.英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之启示——以英国里丁大学为个案[J].教育研究,2012(7):134-138.
[7]曲永礼,孙肇明,姜培祥,等.实施养成劳动教育 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1995(1):51-52.
[8]谢丽玲.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53-55.
[9]王维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概述[J].中小学德育,2018(7):4-9.
[10]顧建军,邓宏宝.职业教育名著导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4.
[11]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68.
(责任编辑:张维佳)
Abstract:Re-introducing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has certain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arget ori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education, and proposes that labor education be carried out through separate courses, subject penetration, social practice and skill competitions.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abor education; 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subject pene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