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婷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毛泽东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这是先人早就说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许多历史事件进行了阐述。习近平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1]
习近平的历史观洋溢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弥漫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他强调:“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2]不止是领导干部要多读历史,我们每一个人也要熟悉历史。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传统,历经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即使中间有帝国主义的入侵,发生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的国家。五种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虽然不同,但是都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在论及历史的来源、特征时, 习近平强调,历史的过程虽然可以分成多个时期、多个阶段,但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是前后承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不管经过多少曲折,历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坚持历史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观点,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青年一代要掌握历史史实,善于不断总结,形成正确的经验观和行动观。
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在世界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仍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扎根于人民群众中,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古往今来,凡是能够亲民,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的领导者,其所在的时代都是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的局面。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在上任后就对寿宁做了全方位的深入调查,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了一手资料,以此来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想尽办法让梁家河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即便是离开了梁家河也是心系群众。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任职历程中的政绩,可以看出他心系群众。
矛盾具有普遍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十九大的召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迈入新时代之际,十九大根据我国现状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重大的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八大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3],就需要进行具有时代性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反腐败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军事领域的斗争等多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尽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但我们又通过不断摸索,获得稳步发展。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中强调:“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看得准。”[4]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观,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实况进行创新。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改革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就要求我们自主创新,在竞争合作中促发展,通过不断地与自己比较、与别国比较来获取更多有利的信息。坚定“四个自信”,将回看、比较、远眺相结合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古代,朝之栋梁乃其根本;现代,少年乃强国之基础;只有少年强大了,国家才能强大;只有少年富裕了,国家才能繁荣。在历史发展的今天,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生活》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的内容,旨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引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中国领导人的历史观对我们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它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历久弥新,经久不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爱国故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的事迹来说明某些道理,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学生在此阶段还未形成价值观,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容易受到不正确价值观的诱导。学生通过充分了解这些历史故事,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精神对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文化始终没有间断,正是因为我们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历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榜样示范是指向学生提供榜样,示范榜样的行为,并使学生进一步做出模仿操作而习得良好观念、行为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搜集、讲解典型的榜样,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思想道德模范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雷锋,这一广为人知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真正的舍小家为大家,真正的做到了为人民服务,群众为本。利用榜样示范法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提高思想道德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一榜样的观点和行为来形成并加强学生的替代性经验。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在习近平看来,“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从近处来看,教师自己也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形象。不断的学习历史方面的学识,提高自身文化质量,以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来陶冶学生,加强思想以及各方面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师自然是要根据学科性质与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将来踏入社会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我们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正是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历史是时代发展的印证。真正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前行。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教育是继承、发展和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将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真正了解历史,以史为镜,做好充分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